劉漢
當前,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問題,越來越受到專家學者的關注,特別是對于基礎較弱的中職學生來講更是如此。因此,本文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并結合本人所在地區及周邊城市中職學校實際進行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最后提出促進體育課堂有效教學之策略,為優化當前中職學校體育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有的中職學生體育基礎知識較差。在某些學校,體育只是一種所謂的“副科”,導致很多學生忽視了“副科”的實踐性學習。這導致有的學生學習體育課的動機很弱,他們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甚至厭惡和逃課。
(2)有的中職學生學習、認知能力較差。由于有的學生未能在義務教育階段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他們的文化基礎也是十分薄弱的。這對于體育教學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這影響中職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也給中職體育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3)部分中職學校體育教師缺乏正確的思想認知。很多調查和研究表明,一些中職體育教師,由于個別學生存在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方面的問題,所以主觀判斷學生的基礎差,進而忽視對學生的管理,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敷衍應付的現象。
二、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應注意的問題
(1)課堂上的紀律問題。明確課堂紀律即建立學生課堂行為準則。古語有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課堂行為準則的建立是保障體育教學開展的重要手段。嚴格的紀律要求,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能夠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與此同時,課堂紀律的保證,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
(2)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提高中職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種最佳的捷徑。如何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教師在嚴肅課堂紀律的基礎上,要重視構建合作、和諧的課堂關系,提升課堂的互動有效性,從學生的關注點出發,重視學生的需求和建議,并且設計一些趣味性強的學習任務,構建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
(3)加強德育同步進行。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應該關注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更應該加強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也是體育教學中的任務之一。
三、如何提高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之有效性策略
(1)注重體育教學基礎性與職業性相結合。提升中職學校的體育課教學質量,要秉承下列兩個原則。第一,重基礎。即教師要充分把握體育項目的基本動作要領和技能,使其成為教學活動的根基。例如,充分重視跑、跳、投等技能技巧的培養和鍛煉。第二,重實效。所謂實效,指的是教學內容的實效性。作為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規劃,這樣就能夠將未來所需的知識與現在的體育教學緊密結合,充分展示體育教學基礎與職業的高度契合,能保證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可以學以致用。
(2)將傳統的體育鍛煉意識轉變為教育教學的意識。很多學生僅僅認為體育課程是為了鍛煉身體,保障自己能夠完成學生任務,保障緊張的學習生活能夠順利度過。因此,一部分學生就認為,如果我身體好,那么根本不需要鍛煉。但是,他們卻忽視了鍛煉身體不只是體育課堂的宗旨,它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合作精神,提升他們的精神素養。例如,足球、籃球等合作項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因此,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融合這些體育訓練項目,充分挖掘其內涵,進而形成一套完備的體育教學方法。
(3)關注學生“心理”,達到健康教學。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講的是人的性格。從這句話可以得知,人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因此,教師就要結合具體的情況,個性化培養學生,讓學生人人成才。有的學生,可能會有身體上的先天缺陷或身體素質較弱,導致自卑、心理素質差。對于這樣的學生,可以采用賞識教育的方式,鼓勵他們,讓他們逐漸提高心理素質。因此,教師的導引,將成為學生心理成熟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讓他們放下包袱,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4)少做“技術性”運動。傳統的體育課堂中,教師是典范,學生始終是模仿的角色。這樣的課堂缺乏活力,教師的嚴格要求也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倦感。很多學生很難模仿到位,僅僅是做個樣子而已。因此,教師要充分重視課堂運動的安排,少做一些“技術性運動”,多設計一些學生興趣濃厚的運動。
結論:綜上所述,提升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在于打破現有的傳統教學的制約,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結合終身體育的理念,重新構建體育教學框架。教師通過不斷反思與創新,讓學生能夠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充分體會到體育課堂里的重要知識底蘊,同時還能夠在課堂上充分表現和展示自己的才能,實現師生共同進步,從而達到體育教學所要求的目標,進而實現中職體育教學的優化,促進學生人人成才。
(廣西梧州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