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顯軍
摘 要:如何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從事一線教學的各位教師所面臨的一個實際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還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物理規律;課堂教學;學習技巧;有效性;學習方法;學習習慣
一、初中物理教學的難點
1.生活經驗的影響
生活經驗的影響主要指在學習物理知識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對事物和現象的看法。一方面,這些經驗對物理的學習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而另一方面,會對學生接受物理知識形成一定的阻礙。例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塑料、木頭可以浮在水面上,很容易就接受浮力的概念,但是同時也會對沉入水底的石子、鐵塊也受到水的浮力感到不解,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難以糾正這種生活經驗的影響,使得知識的傳授十分困難。
2.相似知識點的影響
相似知識點的影響指之前學過的知識點與后繼學習的知識點相類似,對其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這樣的現象也就越來越頻繁,對相似知識的辨識越來越困難。例如,在學習壓強的概念時,固體壓強的計算公式為P=F/S,而液體壓強的公式為P=ρgh,之后再講氣體壓強,使得學生的認知混亂,難以區分,導致學習效果無法提升。
二、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措施和方法
1.有效的學習方法
在物理學習中,只要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就可以做到舉一反三,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物理知識教學時,要注重方法的傳授,注重的基本方面:
(1)感悟:要引導學生立足已有知識和經驗,對新的知識點進行感悟,改變原有先下定義后強調的教學方式,通過試驗或現象,引導學生自行感悟新的知識,加深記憶。
(2)思考:思考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核心,沒有思考的學習知識死板的記憶,沒有任何意義。
2.改變教學模式
(1)教師必須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合理的處理和安排,根據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也可以打破教材的章節限制,將內容相似或相連的知識放在一起,進行集中教學,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2)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要以學生為主體,運用探究式教學或啟發式教學的方法,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消除學生對物理學科的畏懼和抵觸心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教學作為物理教學的啟蒙階段,對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提升教學效果,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編輯 謝尾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