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園
摘 要:醫學院校為迎接就業挑戰相繼開設非醫專業,就業情況不理想。通過對非醫畢業生心理現狀的分析,旨在引導學生做好充分的就業心理準備,以良好的心態順利就業。
關鍵詞:非醫學專業;就業心理;問題
隨著高等教育進入“大眾教育”,醫學院校也隨之招收非醫學專業,且人數逐年增加。作為云南省唯一一家醫學類本科獨立院校,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于2009年陸續開設了公共事業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醫學英語等非醫學專業。相對醫學專業,我校非醫學專業創辦時間短,學生就業能力弱,就業心理壓力大。如何有效緩解其就業心理壓力,提升其就業競爭力,成為我校重點關注的問題。下面就以我校為例,簡要分析一下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就業指導服務,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
一、我校非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心理現狀
大學生就業心理,指畢業生在考慮就業問題,為獲得職業做準備以及尋求職業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心理現象。它貫穿于整個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不良的就業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畢業生的正確擇業和順利就業。
目前,我校許多非醫專業畢業生職業準備不充分,就業、擇業時產生諸多不良的就業心理。因此,我們應客觀分析其產生原因及解決途徑,從而有效避免其不良心理的產生。
1.職業角色定位模糊
角色定位,指在一定系統環境下,在一個組合中擁有相對不可代替性的定位。當畢業生進入社會后,他的角色將從一名大學生轉變為社會中的某個特定的職業人。從我校目前情況來看,多數非醫專業的畢業生職業角色認知較模糊,職業心理定位及職業意識不健全。學生根本不清楚自己適合從事的職業,不了解自己想從事職業的性質和內容。對未來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和定位。導致擇業盲從,人云亦云,缺乏個人主見。比如,和自己要好的同學專業是臨床醫學,因此自己也將就業方向定位為醫院或醫療機構,忽視了所學專業的特點及方向,沒有從職業發展與個人前途考慮,導致就業渠道過窄。
2.不能正確進行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恰當地認識自我,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是自我調節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我校部分非醫專業畢業生,自我認知不準確,要么過高估計自己,擇業時對工作性質、工作地點、工作環境及工資福利等要求甚高,擇業條件過于苛刻,就業目標定位在事業單位、公務員或公辦醫療機構等方向,而對于其他性質的企業或公司,則不屑一顧,在無形中失去了許多就業機會,造成自己就業渠道窄,就業情況不佳。
學生擇業的另一種誤區即過低評價自己,對自己的綜合能力評價過低,不敢主動向用人單位推銷自己,不敢參與競爭。這使得他們在求職過程中盲目地自我抱怨,不善于發現適合自己的職業崗位,從而影響就業。
二、應對策略
1.學生方面
(1)準確自我定位,合理確定職業規劃
就擇業而言,自我評價是擇業意識從“想干什么”轉到“能干什么”的過程。非醫學專業學生進校后應對未來的職業進行合理規劃,為將來希望或熱衷從事的職業全面充實和武裝自己。對自己有正確的評價,通過自我探索的方法了解自己是否愿意、是否適合就讀專業的工作;是否具有相應能力對所學的專業技能、愛好特長、優勢劣勢等進行全面把握。同時,學會在擇業中不斷調整期望值,確定合理的擇業目標,正確認識就業形勢,了解用人單位需求,采取“先就業,后擇業,再立業”的辦法,逐漸找準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積極努力,最終實現就業。
(2)及時調整心態來應對外界的挑戰
在求職、擇業的過程中,非醫學專業的畢業生應適時進行自我心理調適,根據自己心態的實際情況,選擇諸如自我靜思法、自我轉化法、自我適度宣泄法及理性情緒法等來調整心態,重新建立心理平衡。通過對擇業中出現的不良心態分析,發現平時不易察覺的人格缺陷,積極改變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順利就業。
2.學校方面
(1)開展就業心理咨詢與服務
就業指導部門應將就業心理咨詢納入日常就業工作中來,通過開展心理就業咨詢,加強就業的心理指導,培養學生健康的就業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排除心理危機,從而順利就業。
(2)制訂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
學校開展就業指導課程時,應針對非醫類學生制訂更加有針對性的課程,使它更加職業化和專家化,通過有的放矢地指導,使學生明確本專業的就業方向,更加合理地制訂自己的就業目標,更好地評估自己的自身價值,更加科學、合理地制訂自己的職業生涯,從而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3)加大對用人單位的宣傳力度
針對目前有部分招聘單位對非醫學專業不了解,我校應加大對非醫學專業的宣傳力度。例如,在學校招聘會時向用人單位發放非醫學專業介紹的小冊子,讓單位深入了解專業詳細信息。同時,學校就業部門還應主動加強與招聘單位的溝通與交流,例如,前往用人單位進行拜訪或電話訪談等,向他們推介非醫學專業畢業生,或直接邀請企業或單位負責人前來學校召開宣講會或企業文化講座,增加學生對企業的了解。通過上述方式,有力增進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溝通與了解,切實拓寬非醫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渠道。
參考文獻:
李茂祝.醫學院校非醫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及對策思考[J].南方論壇,2011.
編輯 魯翠紅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