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玉
【關鍵詞】閱讀主動性 閱讀活動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4A-0052-02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遍喿x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閱讀審美的樂趣。那么,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激活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呢?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激活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一、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實現面向全體,在參與中激活閱讀主動性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也不是增加工作量,而是閱讀再閱讀?!苯處熆赏ㄟ^點面結合的方法,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地開展閱讀活動,激活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耙渣c帶面”中的“點”突出重點,體現深度;“面”顧及全局,體現廣度。因此,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著力抓“點”的示范,帶動“面”的鋪開,在每個年級設立一個讀書引導班,定期舉行閱讀觀摩活動。在讀書引導班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礎上,教師要進一步拓展讀書活動的安排,注重突出讀書的層次性:一是在選讀內容上分層次,根據不同年級、不同能力的學生選擇讀物;二是在讀書要求上分層次,如閱讀同一本書時,能力較弱的學生只填寫閱讀卡(寫書名、摘抄好詞佳句),而能力較強的學生除填寫閱讀卡之外,還提倡寫讀書心得等;三是在閱讀匯報上分層次,即交流讀書心得或交流閱讀卡。學生在讀書活動中相互學習、相互影響,大多數學生從中體驗了讀書的歡樂,并積極投身于讀書活動中,使其閱讀的主動性落到了實處。
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地增強讀書的趣味性,在變化中激活閱讀主動性
《論語》中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睙釔坶喿x可以使學生受益終身,為了保持學生閱讀的新鮮感,教師可通過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閱讀方式增強學生的讀書趣味,具體方法如下。
(一)調查法
教師圍繞讀書專題安排學生自讀相關書目,再組織學生走進社會開展調查活動。在讀與查中,學生充實所讀專題的內涵,擴大認識事物的視野,提高分析說理的能力,能夠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上理解、獲取大量資料,并能對資料進行量化處理,掌握文章的主題,達到讀懂的目的。比如在閱讀有關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篇章時,教師結合教學實際組織學生先到南寧市邕江河段考察水質的情況,再組織學生到南寧市污水處理廠參觀了解污水處理的復雜工藝流程:污水進入廠區先通過截流井,進入粗格柵→污水泵→細格柵→沉沙池→生化池→終沉池→D型濾池進行紫外線消毒→出水,最后流入千家萬戶。學生通過了解污水處理復雜的工藝流程,激發了環保節能意識,培養了從我做起節約能源、節約用水的習慣。
(二)表演法
教師以范本為基礎,組織、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戲劇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現,以達到學習交流和娛樂的目的,促進審美感受、提高學習興趣。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百萬首都人民肅立十里長街,頂風冒雪哭送周恩來靈車的動人情景,體會首都人民對周恩來的懷念和敬仰之情,筆者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用角色表演的方式突破教學目標。筆者先將學生分好角色,有的扮演“紅領巾”,有的演老人,有的演青年人,有的演小孩的,筆者扮演的是一位年輕的媽媽。經過認真排練后表演開始了:筆者把旁白念完之后,扮演老奶奶的方潔清上場了,她雙手拄著的拐杖,背靠著黑板哭泣著。接著,黎卓明“爸爸”背著“小女兒”蔣進上臺了,他們一邊望著靈車開來的方向,一邊哭泣。“年輕媽媽”筆者牽著“小女孩”董典上臺,三個“紅領巾”也上臺了,大家不約而同地摘下帽子,追著靈車跑……
通過角色表演,學生理解了課文內涵,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具體實踐中去,把課堂教學及德育、美育結合在角色的表演之中,達到激活學生閱讀主動性的目的。
(三)集市法
集市法就是以“讀、講、寫、畫、做”為形式的閱讀活動展示會,學生通過上述形式匯報讀書收獲。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組主題為“走進西部”的教材時,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書籍等搜集有關資料,更多地了解西部,認識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意義,并把搜集到的有關西部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邊疆開發、西部建設等方面的內容制作成手抄報、畫報等,讓學生在主題班會上進行演講,并通過習作、手抄報、畫報等評比活動,讓學生了解西部,激發熱愛西部的情感,最后把獲獎的作品寄給“手拉手”學校。通過“讀、講、寫、畫、做”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優美語言的表達效果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一步提高他們理解語言的能力。
(四)考級法
考級法就是鼓勵達到相應閱讀量和具備一定閱讀能力的學生參加閱讀考級。課外閱讀的考級分為赤、橙、黃、綠、青、藍、紫7個級別??技壡?,教師審核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讀書筆記,達到要求的學生方可參加課外閱讀考級。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籍以學校推薦為主,“必讀書目”中列出的書籍為每個參加考級的學生必須閱讀的書籍;“選讀書目”中列出的書籍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閱讀。學生通過閱讀考級后,教師可予以頒發相應級別的課外閱讀考級證書。
三、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自通中激活閱讀主動性
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闭Z文教學必須注重課本內外、課堂內外的聯系。教師應該以課本為中心,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使課內閱讀成為課外閱讀的憑借和依托,課外閱讀成為課內閱讀的拓展和補充,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如我們學校開設了閱讀指導課和作品欣賞課的課內閱讀活動,在課前側重讓學生通過閱讀課外讀物,獲得讀書方法,實現舉一反三地閱讀,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強烈愿望。在課外,教師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一系列課外閱讀活動,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發揮學生參與課外閱讀的主體作用。通過確定目標、提煉內容、選擇方法等達成學生自主課外閱讀和作品欣賞的目標。確實目標是閱讀指導和作品欣賞的核心;而內容的提煉是課外閱讀活動設計的關鍵;方法的選擇則是處理課外閱讀活動內容的技術、方式和做法,也是為達成目標所采用的手段。為此,在閱讀寫人記事的作品時,要讓學生對事情的經過部分多讀、細讀,領會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等;閱讀寫景狀物的作品,要抓住景物描寫的部分多讀、細讀,從景物的形、色、數及變化中體會其特點。課內、課外閱讀指導課旨在讓學生運用閱讀的方法品析作品,提高其閱讀的能力。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應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教師只有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通過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才能啟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營造人人愛讀書、人人主動讀書的良好閱讀教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