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信息的傳遞方式,是文化交流的載體。我們常常說世界多姿多彩,這是因為人類有一系列的顏色詞。中西方文化中表示顏色的詞匯都很豐富,它們不僅與我們人類息息相關,而且還體現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文化內涵。由于民族風俗、地理環境、宗教信仰、政治經濟等文化背景的差異,人們對顏色詞的感受和表達不盡相同,對顏色詞產生的聯想意義和語用意義各不相同。本文試圖從中西文化對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中英顏色詞的文化內涵差異,以便能達到更好的交際目的。
關鍵詞:五色;中英文化內涵;對比
顏色往往在人們心中會產生特定的含義,引起特定的聯想,激發特殊的反應,這就是顏色的社會內涵。漢語和英語中有不少顏色詞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態和感情色彩。在英語中,有不少能折射出西方文化的顏色詞,如黑、白、黃等。而在漢語中,自古以來就有多樣的顏色詞,其中包含的文化內涵更是豐富。但由于英漢民族自然環境、社會制度、風土人情、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內涵意義既有相似點,也有不同點。下面就中西方文化中黑、白、黃、紅、綠五個顏色詞的象征意義進行一些對比和探討,從而加深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在日后的英語交流中,達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一、白色(white)的中英文化內涵對比
白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著光明。在圣經里,白色是上帝、天使、幸福、美德等美好光明事物的象征。在西方經典芭蕾舞電影《天鵝湖》中的白天鵝代表女主人公善良、純潔和美好的一面。在著名西方童話故事里有一位博得世界各國兒童廣泛喜愛和同情的主人公叫“白雪公主”(Snow white),她皮膚皙白,是聰明、善良、美麗的化身。不僅是在故事電影劇情中白色代表光明與美好,在許多英語單詞中也有“白色”文化的體現。如,“white knight ”(白衣騎士,指政治改革家或事業上的得勝者);美國華盛頓的“白宮”(White-House) 是國家權力的象征。“white hands”(公正廉潔的),這樣的例子在英語詞匯中別具一番味道。
而在我國漢語中,白色可以像西方文化一樣象征著純潔,純真等,比如新娘白色的婚紗。但眾所周知,喪事在我國也是用白色來代表的,所以白色也代表著悲傷。在白居易的《賣炭翁》中“兩鬢蒼蒼十指黑”,這讓我們想起了兩鬢斑白,一個“白”讓人感受到這可憐的老翁,感受到他心中的一悲。同時白也有普通,平庸的意思,比如“往來無白丁”這個“白”丁就是沒知識的人,平庸的人??梢娭形鞣轿幕瘜σ粋€“白色”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象征意義。
二、黑色(black)的中英文化內涵對比
黑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著黑暗。在圣經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惡、痛苦與不幸,因此,黑色也叫做“死色”。同樣在電影《天鵝湖》中有個黑天鵝的角色,她象征著女主角邪惡、欺詐和仇恨的一面。在英語單詞中,黑(Black)總給人一種可怕的、邪惡的感覺。如:有種疾病英語表達為“black death”(黑死病);大壞蛋,惡棍用“a blackvillian”表示;“black words”表示不吉利的話。這些詞語都表明“Black”(黑)與壞的、邪惡、憤怒等特征相聯系。
在我國漢語中,黑色也有邪惡的含義,比如妖魔鬼怪出現時,一般都是黑霧繚繞,遮天蔽日,妖魔的老巢也是漆黑一片,這些景象在中國神話故事里更是多見。但同時,黑色也是嚴肅莊重的象征,比如嚴肅的會議場合人們往往穿黑的西服,在出席喪事、悼念死者時也會身著黑色樸素的衣服。在我國有很多詩句可以證明“黑色”的象征意義,如李賀的“黑云壓城城欲摧”可以看出黑色讓人感到壓抑,沉重?,F實生活中的“黑幫”、“黑市”、“背黑鍋”這些詞都是讓人感到不舒服的。
三、紅色(red)的中英文化內涵對比
在西方,紅色是血與火的顏色,“Red”(紅)常用作貶義,表示殘酷、狂熱、災禍、煩瑣、血腥等意。在英語詞匯中,也有大量體現。如,“red hands ”表示充滿血腥的手,殺人的手;“red—headed “(狂怒的);在生氣激動時,臉色也是轉為“red”;“red skin”則是對北美印第安人的貶稱。這一切表明紅色“red”在英語中大多都有貶低負面的意思。
而在中國,“紅色”的文化內涵就完全不一樣了。紅色是激情,是斗志,更是喜慶。比如,逢年過節的鞭炮是紅的,張貼的大喜字也是紅紅的;古代結婚的女子用的是紅蓋頭;傳統京劇里,關羽的大紅臉象征著他耿直、忠義的品格;其實,最具有象征意義的是中國的“紅軍”以及那面輝煌的“五星紅旗”。
四、黃色(yellow)的中英文化內涵對比
在西方國家,yellow(黃色)不是一個讓人尊重、青睞的顏色。在英語文化里,黃色常常有憂郁的、病態的、令人討厭的、膽小的涵義。比如“yellow—dog“就是指不受人尊敬的、卑劣的人?!皔ellow looks”往往指一個人陰沉多疑的神色;而“yellow—livered ”和“yellow streak”兩個含有yellow的詞都指膽小、膽怯的人。
然而,在中國傳統文化里,“黃色”是“帝王之色”,令人敬畏和膜拜。這起源于古代的陰陽五行說,這是古代對地神(黃色)的崇拜。比如,古代說的“黃袍加身”,皇帝賜予“黃馬褂”都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古詩句“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边@里的“黃衣”就指唐代宮廷里品位高的宦官。當然時代發展至今,黃色在中國也有比較低下的意思,如“掃黃”、“黃色書刊”等。
五、綠色(green)的中英文化內涵對比
在英語中,green(綠色)象征著和平、友善、希望、青春和生機。世人公認的和平象征是那只口銜綠色橄欖枝的鴿子。綠色使人聯想到大自然的和諧與寧靜。在英語中,有許多帶有積極意義的“green”詞語,例如,“a green winter”表示溫暖的冬天;“G—Berets”(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戴的綠色貝雷帽);“Green card ”指綠卡;“keep the memory green”表示記憶持久,永記不忘。Green(綠色)象征著積極、充滿活力的一切。
在中國文化里,“綠色”的含義和象征同西方國家是大體一致的,都具有青春活力、健康、生命力、寧靜等內在含義。比如,“綠色食品”是當今各國商家宣傳其產品最具魅力的一招;杜牧《 阿房宮賦》里中寫道,“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綠云”即指女子黑潤而稠密的頭發,充滿生機。
參考文獻:
[1]苑逸飛,季明平;英語顏色語的社會文化意義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1997年02期
[2]紀峰;英漢五種基本顏色詞匯的文化內涵之對比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年08期
作者簡介:楊小紅,女,漢,1993年8月26日,四川,四川師范大學,本科大三在讀,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