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晶?王瑩
摘 要:聲樂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技能課程。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程在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上還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革創新。
關鍵詞:學前教育;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改革創新
聲樂是一種感覺運動,必須掌握一定的身體技能并能夠保持其特有的平衡狀態才能得到美好的聲音,對于聲樂專業學習者來說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要想在短短的幾個學期內,將完全沒有聲樂基礎的學生培養成可以用自然通暢的聲音配合活潑大方的動作完整地完成兒童聲樂作品,是個比較有難度的教學過程。這就需要有科學的教學策略,科學合理地安排好教學內容,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大膽改革教學模式。
一、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
1.學習具有吸引力的作品,培養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好一門功課的首要前提,學生對某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之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因而學習的潛能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2.學習作品的難度要由淺入深,作品種類多樣化,還要選擇一些學生喜歡的動聽的歌曲。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數都沒有聲樂基礎,因此,在學習聲樂作品時,教師應從短小、易唱、好聽、旋律風格有特點的作品教起,學生容易學習,同時也有利于建立學生學習聲樂的自信心。有了一定的聲樂基礎以后,再進行稍難稍長曲目的學習,可以接觸一些中外藝術歌曲,適當地欣賞一些中外歌劇選段,以拓展學生的音樂能力。
3.要注意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多數選擇學生以后可以用得到的作品,學習聲樂技巧的同時也進行了曲目的積累,更有利于學生以后自學到同類作品時進行學習遷移,更好更快更準確地把握作品。
二、大膽改革教學模式
1.集體課小組課相結合
由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生多、老師少、基礎薄的特殊性,決定了老師不可能像教音樂系學生一樣進行一對一教學,所以為了盡量做到輔導到每位同學,對學生進行分組。
先以集體課形式系統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講臺演唱,老師針對小組的共性問題進行解決,并挑選出更突出一點的小組和個人做示范,讓學生明確怎樣的才是比較正確的,并向這個方向努力。
2.按層次“分組討論式”教學
在學期初,教師對學生進行一次摸底考試,對學生的水平有個整體的了解并按層次對其進行分組,便于分組式教學。
教師在第一節課上教會新的曲目后,第二節課讓學生按小組進行討論式學習,互相唱給同組同學聽,互相提出不足,并提出共同存在的問題交給老師來集中解決。這樣,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聽辨能力,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思考,主動解決問題,已達到快速準確地吸收新歌唱方法的目的。
3.“游戲式”教學
結合奧爾夫教學法可以以游戲的形式來學習一些有趣的節奏、旋律和聲樂發聲方法。游戲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在游戲的快樂中就學到了發聲方法。
例如,歌唱中氣息的運用,氣息是歌唱的動力,沒有好的氣息就沒有完整地歌唱,但是往往教師講啊講初學的學生還是找不到,所以不如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氣息的運用。(1)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音階的形式唱“u”,一個一個學生連續地唱,第一個學生唱起來了不要停,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接著唱,自己唱的同時聽整體的音響感覺,感受氣息的作用;(2)大家一起打著拍子,第一個學生唱完第二個學生接著唱,第二個唱完第三個學生接著唱,感受氣息在旋律的連貫性上是如何把握和如何起作用的;(3)大家一起輕輕地打著拍子,在(2)的基礎上,做強弱變化,一個比一個強或者一個比一個弱,讓學生動腦筋如何去做,這時候氣息又是什么變化。
例如,跳音的學習。跳音不僅僅是跳音本身唱好了而已,同時對歌唱“起音”的激起和歌唱氣息的訓練也是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的。一段簡單的跳音練習,學生可以一人唱一個音,按著節奏進行快速緊密的連接,開始可以慢一點,待學生找到感覺后再慢慢地加速,練習學生準確地掌握節奏和快速的反映能力。
4.多科融合教學
幼兒教師的聲樂教學對象是小朋友,那就要求教師要同時具備彈、唱、跳、教的能力,彈好、唱好、跳好經過刻苦的練習基本都可以做到,唯獨教好是比較難的,那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嫻熟的技能、嚴謹科學的具有邏輯性的語言。因此,我們要進行多科融合式教學。將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彈琴、舞蹈都充分調動起來與聲樂進行完美的結合。
例如學習一首兒歌,第一節課(1)學生根據樂理知識,自己確定歌曲的速度、歌唱情感處理、分析歌曲中出現的各種節奏型該怎么唱;(2)教師給個標準音,學生組內合作對旋律進行視唱;(3)教師檢驗每組自學情況,并進行引導,共同完成學習,布置配伴奏的作業。第二節課(1)共同復習歌曲;(2)小組內完成彈、唱和簡單地跳,并進行表演,教師解決共性問題。
5.安排學生講課
作為教師,不能只會紙上談兵,要真槍實彈地演習演習才行,這樣真到戰場上時才不會畏首畏尾。因此,要讓學生真正地走上講臺講課。
主要是培養學生作為幼兒聲樂教師所必備的幾項能力:(1)語言要親切溫和,教態要具有親和力;(2)要想教好學生唱歌首先自己要敢于自信大方精神飽滿地做好示范;(3)根據自己所教對象的年齡所具有的嗓音條件,確定其可接受的音域,選擇合適的曲目進行教學;(4)能夠引導小朋友一起進行簡單的歌曲動作的創編。
6.組織各種小型競賽
定期組織一些小競賽并給予獎勵表示鼓勵,例如,聲樂比賽、彈唱比賽、講課比賽等等。既可以調動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實踐能力。
結語: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還不夠成熟,它的科學性、有效性、實用性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思考、總結、改革、創新。讓我們不斷努力,為祖國的未來輸送更多的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的幼兒教師。
作者簡介:高晶晶(1985-),女,漢族,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碩士,初等教育系聲樂教師。
王瑩(1981—),女,滿族,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碩士,初等教育系聲樂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