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曉萍
當今用人單位需要的是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在校學習成績優異不代表有就業能力、社會生存能力和職場上競爭能力。人們的思維能力、交際能力、組織能力等綜合素質都需要通過口語交際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一流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人立足社會和取得事業成就的萬能鑰匙。口語表達能力已成為決定學生就業,職場的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立足社會的關鍵條件之一,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既是適應用人單位的需求,也是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但現階段高職院校理工科普遍存在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差,口語教學起點低,發展慢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職業學??谡Z表達教學效果,同時,也遠遠不能滿足廣大高職理工科學生對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強烈需求。如何有效地、有序地進行口語表達能力教學,提高高職學校理工科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成為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因此,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口語表達能力教學,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講話的表達效果。
一、高職理工科學生口語表達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第一,五年制高職理工科學生中,男生的比例占了絕大多數。女同學在說話、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方面,比男生有很多的優勢。學校的演講、朗讀、主持人比賽等一系列活動中,理工科的男生顯得聲音較為沉悶,表情拘謹,理工科的女生也較為內斂羞澀,而文科的女生則聲音洪亮、表達流暢、內容準確,儀態自然,往往成為亮點。
第二,人的個性也導致語言表達上明顯存在差異。外向型的學生較容易適應新的環境,人緣關系也較隨和,相對而言,容易交流;而個性較為內向的學生一般都不善于和別人交流,即使心里有話想訴說,如果你不問,他就不答。長久下去,就產生了一中自我封閉的心理。一說話就磕磕愣愣、語無倫次。
第三,由于每個學生所處的成長環境的不同,閱歷、知識水平、人際交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理工科的學生來自郊縣的較多,口語表達很大程度上不如城市里長大的學生,在被提問或上臺闡述自己的觀點時,常常表現出口齒不清,思維混亂,面部緊張,手足無措的現象。
第四,教育因素也是差異性存在的一大原因。在中學時,那些性格開朗、家庭教育良好、成績優異的學生往往得到老師的喜歡,獲得鍛煉的機會較多。相反,那些不善于表達、膽小、懦弱、成績一般的學生幾乎沒有機會,而五年制的高職理工科學生往往屬于后一類。缺少口語鍛煉的結果就是缺少自信,封閉了自己的語言思維,擔心被別人嘲笑,漸漸習慣了只當聽眾。而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弊端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職場發展,而學生自己卻沒有意識到。
二、口語訓練教學的教材現狀及教師口語教學觀念的偏差
第一,五年制高職教育是以初中畢業為起點,它包含了中職和高職兩個學習階段。高職教育應更注重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口語交際能力。目前高職口語的相關課程資源正在逐步完善,為口語教學克服隨意性和附屬性提供了一些條件。但教材上也存在著教學、訓練時間分散、口語教學、訓練內容不足等問題。教材中口語訓練的分散安排使口語訓練時間間隔過長,缺乏連續性,從而大大減弱了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
第二,教學觀念的陳舊落后。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師,大部分是師范學院的畢業生,他們較多地受普通中學語文教育的影響,對語文課的認識還放在閱讀、寫作上,而輕視了聽和說,特別是說的教學。另外,由于高職教育更注重于專業的發展,語文僅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老師幾乎沒有參加教學研討與進修深造的機會,新的教學觀念沒有得到及時補充,致使教育理念不能跟上職業教育的要求。部分語文教師仍強調傳授知識,忽視培養能力;重視課堂教學,輕視實踐訓練;強調以教材內容為準,缺少與現實生活和專業知識的結合,往往形式大于內容,使得強調實踐性的口語教學如同閱讀一樣教學,過多的注重了理論知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沒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提高高職理工科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對策
(一)教學理念的更新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老師是教學的主體,處于絕對的掌控狀態,而學生則完全是被控制的狀態,個性被束縛,得不到張揚,一個個活生生的、富有特性的生命變成了不敢在眾人面前說話的“附屬品”。而現在我們必須認識 到:在課堂上,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的中心應該是學生,應讓每一個學生的身心都能全面和諧地發展。因此要在教學中創造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設表達環境,掃除心理障礙,讓學生從心里打消“怕”的念頭,消除畏懼心理,使學生有一種無拘無束的感覺,變“一言堂”為“群言堂”。
(二)教學方法的更新
注重情境教學,將學校中各種各樣的、有趣味的實踐活動貫穿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鼓勵學生置身其中,形成獨特的開放式教學風格,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主動性就會被激發出來,在實際的場合情境中能學會如何自如的應對,把課堂的知識向能力轉換。制定口語交際能力培訓計劃,使之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防止訓練的隨意性,真正使口語交際能力訓練能夠達到內容豐富、途徑多樣。要循序漸進,系統訓練。從簡單的讀書開始,到脫稿說,即興說,再到演講練習等。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具體途徑
1.堅持課前五分鐘說話練習,每堂課的前五分鐘,安排同學到講臺上,自然大方地講述自己感興趣的事,或者是時事熱點。主題內容是同學自選的,所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講得中心明確,條理清晰,神態也自然大方。
2.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離不開讀、寫、聽的訓練,這是和語文學習過程緊密相連的,通過朗讀,對于訓練說話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聽的訓練更為重要,要說好話,首先要“聽”懂別人的話,分析別人的話,這樣才能促進說話質量的提高。而寫好作文,更有利于提高說話時的合理性、連續性、和完整性。
3.抓住一切機會,讓學生開口說話。口語訓練不能僅僅局限在在語文課堂上,必須充分利用一切課外的時間,與課內訓練緊密配合。要創造氛圍,造就說話的契機,設立適當的情景進行訓練,通過開展多項活動,進行詩歌散文朗誦、演講比賽、辯論賽等口語訓練,拓寬學生說話的渠道。長久堅持,量的積累就會發生質的變化,他們也就會成了敢想敢說敢做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4.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訓練。很多學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要幫助學生樹立強烈的機遇觀念,把每一次發言都當作是一次難得的鍛煉自己的機會,建立起自信,同時也要向學生講解口語表達的技巧,通過具體方法的指導,隨著多次登臺實踐的鍛煉和有意識的培養,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總之,高職語文口語訓練,以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為重點,以提高學生語言綜合素質為目標,可以大大提高五年制高職理工科學生口語表達的條理性、擴展性和生動性,使他們的潛能得以發展,并具備健康的人格,以及較高的文化道德修養和工作能力,滿足當今社會對綜合性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成長為成功的社會人才。
參考文獻:
[1]元文.福州中職學校語文口語訓練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5.
[2]王英麗.高職語文口語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
[3]劉曉寧.對和諧教育的探討與反思[D].蘇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