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霞
摘?;要:根據人才需求的新特點,本文針對中職商務英語專業技能教學現狀,提出技能教學的有效策略:重構專業技能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創新實訓模式、融合網絡信息技術、完善教學評價、開展創業活動。通過實踐,商務英語專業技能教學改革成效明顯,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學生多證畢業,對口就業率高,實現與就業崗位“無縫”對接。
關鍵詞:商務英語?;崗位需求?;技能教學
一、區域經濟發展對中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技能需求分析
《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提高對外貿易核心競爭力,繼續穩定和拓展外需,鞏固現有出口競爭優勢,著力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加強境外營銷網絡建設。推進外貿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網上貿易。”可以說,隨著杭州市外貿行業的轉型升級,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必然會發生變化。所以,在中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中,既要加強英語能力培養,又要重視商務技能訓練,努力培養外貿類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
基于新的行業人才需求和學校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需要,筆者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開展了專門調查。本次調查選擇了2006年至2013年從本專業畢業的部分學生,并對本市38家中小型外貿企業進行訪談或問卷調查。特別就本專業的崗位技能要求展開重點調查。調查發現:中職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技能素質主要集中在單證制作、英語(尤其是口語和翻譯)、計算機技能、營銷等方面。具體分析見表1。
表1?;中職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在外貿企業的常見崗位類型、具體工作任務和對應技能要求
工作任務 技能要求
單證員 制單材料準備;全套結匯單證制作;結匯單證審核與交付等 結匯單證處理能力、協調溝通能力、英語基礎、文字錄入、計算機操作等
跟單員 將訂單交付投產;跟蹤進程;樣品的開發與跟蹤;質量監控;出貨安排與監裝等 產品熟悉程度和生產流程技能、協調溝通能力、英語基礎、計算機操作等
貨代 了解航線;找客戶談價格;熟悉工廠提貨、包裝、運輸、報關等 托運與投保、單證及流程、協調能力、英語、計算機操作等
通過以上調查發現:學生在綜合技能、英語、營銷、電子商務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這與“培養外貿類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學校進一步明確了行業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新特點,對人才培養目標有了更準確的定位:強化綜合技能訓練,增強英語、營銷、電子商務能力。
二、中職商務英語專業技能教學實施策略
1.重構專業技能內容:立足崗位技能要求,整合技能項目課程
一是“過濾”,把過多、偏難的內容刪掉;二是“還原”,把教學內容回歸生活與生產的實踐;三是增加“做”的內容,“做”比“聽”容易懂。通過技能訓練項目化,實現項目內容與崗位技能無縫對接。調整后項目課程內容見表2。
表2?;專業技能項目課程表
整合后模塊 通用能力 崗位核心技能 公共課程 核心項目課程
單證員崗位技能訓練模塊 溝通能力
英語基礎
文字錄入
計算機操作 制作各類結匯單證 外貿業務協調;外貿商函;計算機應用基礎 外貿單證制作
跟單員崗位技能訓練模塊 產品與生產知識技能 外貿跟單與生產跟單
貨代崗位技能訓練模塊 辦理托運與投保 國際貨運代理
2.改進教學方法:突出“做中學、做中教”,推行行為導向教學法
經驗表明,技能是“習得”的,而不是“學得”的。“提速經驗積累”是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提檔升級的關鍵。筆者注重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強調信息的雙向傳遞和及時反饋,推行“行為導向教學法”,開展項目教學、場景教學、模擬教學等,使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筆者積極嘗試項目模擬教學,靈活設置相應的項目任務,落實項目任務的實施要求,注重實用性和適用性,讓學生在仿真情境中體驗角色,掌握崗位技能,提高溝通協調能力。
案例1:匯票制作項目情境模擬案例(圖1)
第一階段 情境體驗前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匯票制作方法。
第二階段 設計模擬貿易情境,學生分角色演示業務流程。情境模擬流程如圖1所示。
第三階段 借助軟件電子匯票填表。
圖1?;情境模擬流程
3.創新實訓模式:重視仿真模擬實訓,突出英語能力訓練
(1)引入沙盤實訓。沙盤實訓是將“企業”搬進課堂,借助沙盤模具,設計企業情境,學生組建模擬企業團隊,進行模擬操作,再現生產經營過程。自2008年起采用沙盤模擬實訓,讓學生體驗經營過程,學習經營策略、營銷技巧、企業籌資方式等,學會溝通與合作。
案例2:沙盤實訓案例—組建模擬公司
【實訓目的】角色扮演并學會合作,掌握角色任務和操作技能。
【具體要求】(1)5~6人一組,組建模擬公司;
(2)分設總經理、財務總監、營銷總監、采購總監、生產總監五個主要角色。
【實訓步驟】
(1)組織準備工作;
(2)情況描述;
(3)運營規則;
(4)初始設定;
(5)競爭模擬;
(6)案例解析。
【實訓時間及課時安排】見表3。
表3?;教學實訓內容及課時安排
進度 第1天 第2天 第3~5天 第6~8天 第9~10天
第一輪 第二輪 第三輪
教學任務 (一)規則培訓、組建模擬企業、明確角色分工 (二)教師帶領各企業沙盤演練,分析盤面、角色任務要求 (三)恢復初始狀態,開始沙盤演練。年后點評,業績排序等 同第一輪的環節三 同第二輪操作并完成成績評定
目標 是什么 要怎么辦 該怎么做 怎么做好 要做最好
狀態 跟著學 邊學邊做 邊做邊學 總結經驗 白熱化競爭
教學方法 1.情景模擬,設置目標(建立模擬企業)
2.導學相依,展開目標(予以企業股東資金)
3.體驗式互動,分析目標(運營操作)
4.角色實訓,明晰目標(角色分工,各司其職)
(2)突出仿真模擬。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需要充足的實踐機會,本專業學生進入外貿企業實習機會較少。因此通過外貿實習模擬平臺,學生能夠在仿真環境中體會外貿業務的全過程,系統、規范地掌握操作技能。在教學中變知識傳授從“靜態”為“動態”、變“平面”為“立體”,使學生熟知外貿流程、強化英語能力、提高業務操作技能。下面以出口商的工作流程仿真為例說明,見表4。
表4?;學生扮演出口商的工作流程和具體操作過程
工作流程 角色配合 具 體 操 作
1.簽訂外銷合同 進口商 操作步驟:(1)點“進口商”“起草合同”。輸入合同號等,并 “設置為主合同”
(2)填寫合同后“保存”,點“檢查合同”,確認
(3)點“添加單據”,選中并制作“出口預算表”,點“合同送進口商”
2.審核信用證 出口地銀行 收到信用證后,點“出口地銀行”“接受信用證”,審核內容后點“接受”。
3.備貨 工廠 操作步驟:(1)點 “工廠”“起草合同”,輸入合同號、工廠編號, “設置為主合同”并填寫
(2)點“檢查合同”,無誤后點“合同送工廠”
4.租船訂艙 船公司 操作步驟:(1)添加“貨物出運委托書”并填寫
(2)點“船公司”“指定船公司”,選“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3)點“洽訂艙位”,選擇集裝箱類型并填入裝船日期,“確定”后訂艙完成
5.報檢 檢驗機構 操作步驟:(1)填寫“報檢單”“商業發票”和“裝箱單”
(2)點“檢驗機構”,再點“申請報檢”。選擇提交的單據點“報檢”
6.保險 保險公司 操作步驟:填寫“投保單”,點“保險公司”。選擇提交的單據,點“辦理保險”
7.報關 海關 操作步驟:(1)點“海關”“送貨”,將貨物送到指定地點
(2)添加并填寫“出口貨物報關單”
(3)點“海關”選擇“報關”,選提交的單據,點“報關”,貨物完成出運
8.取回提單、發裝船通知 船公司
進口商 操作步驟:(1)點“船公司”“取回提單”,將提單取回
(2)添加“Shipping Advice”、點“進口商”,再點“發送裝船通知”
9.制單交單 進口商
出口地銀行 操作步驟:(1)分別添加并填寫“產地證明書”和“匯票”
(2)點“進口商”或“出口地銀行”,交單據
10.結匯 出口地銀行 操作步驟:點“銀行”“結匯”項,收款
(3)強化英語能力。商務英語應用技能除了聽、說、讀、寫、譯的要求外,更注重學生的英語專業應用能力。因此,筆者加強學生英語職業技能的訓練,凸顯學生就業優勢。首先強化口語訓練:筆者在教學中設計情境,讓學生模仿對話,學習外貿英語口語表達方式、技巧等。其次重視考級考證:學校一方面重視學生會考口語統測,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參加PETS2級考試,引入行業證書標準,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最后以賽促學促練:借助技能大賽平臺,把技能大賽成果向日常教學轉化,實現以點帶面,做到以賽促學,促進學生整體技能水平提升。近兩年來多位學生在省市、全國英語技能大賽獲獎。
4.融合信息技術:增加電子商務技能,注重跨界能力培養
電子商務是商務活動的發展方向,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適時增加電子商務的內容,實現本專業與計算機等專業的融通,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時代脈搏,拓寬了學生的跨界能力。商務英語專業與跨界專業學科的關系如圖2所示。近三年來,學校商務英語、計算機專業師生聯手,300多人次通過省電子商務大賽測試,并取得助理電子商務師證書。
圖2?;商務英語專業與跨界專業學科的關系
5.完善教學評價:引入行業標準,突出過程評價
為滿足崗位群對職業能力和素質的要求,要求學生在技能實訓時樹立“上課如上崗”的理念,老師實施全方面、全過程、多主體評價。積極引入行業評價標準,特別突出過程評價,加強平時考核:對照職業崗位設計出勤率(到課率)、工作態度(學習態度)、與“同事”合作與交流(小組合作能力)、工作業績(作業情況)等,將評價信息納入總評成績,發揮日常檢測、反饋功能,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終身發展的能力。評價表見表5。
表5
姓名 專業
訓練內容 日期
評價項目 自我評價 “同事”評價 教師評價
1 出勤率(%)
2 工作態度
3 與“同事”合作與交流
4 工作業績
教師評價 教師簽名
6.開展創業活動:組建創業社團,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一方面及時將創新創業課程引入日常教學,開展全員培訓,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有效開展創新創業實踐,讓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發揮專業特長,積累創業經驗,提升綜合素養。2013年成立專業創業團隊——“筑夢園”淘寶工作室,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實踐機會。
(1)組建社團,搭建創業平臺。在社團建設初期,由專業組指導老師完成人員招聘,組織構建和人員職能分配,淘寶店鋪的線上搭建等一系列前期工作。社團成員以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為主體,負責營銷策劃和市場開拓等,同時本著“學科交叉、專業融通”的建設思路,招聘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學生負責網頁制作、圖文設計等技術支持工作,財會專業的學生負責理財記賬、盈虧核算等財務工作。在師生的努力下,目前“筑夢園”淘寶網——妖精的魔盒網店已開業,見圖3。
圖3?;“筑夢園”淘寶網——妖精的魔盒
(2)初始運營,增強創業意識。社團創設之初的運營模式是以線下校內師生這兩大主要消費群體為支點,撬動淘寶線上銷售。在學校“雙創園”開園之際,“筑夢園”社團市場定位準確,瞄準師生市場,專營男女各式襪子,做足宣傳與促銷,在專場售賣活動中榮登營業額榜首。
(3)不斷創新,提升創業能力。運營過程中,社團創業活動遇到困難:校內市場飽和,庫存積壓嚴重,網上運營成本不足,網絡營銷知識缺乏,客服時間得不到保障……淘寶工作室發展緩慢。為尋求出路,社團嘗試多元化經營,拓寬營銷渠道,組建 “TOP-GIRLS”“Apple PIE”“后起之秀”和“熊貓共和國”四個營銷分隊,開設校內團購業務和開通綠色代購通道等。目前社團創業活動開展有序,經營業績不斷攀升,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創業熱情高漲,創業能力在實戰中提升。
三、加強中職商務英語專業技能教學效果初顯
1.以證定訓,學生的職業資格證書通過率明顯提高
以往學生畢業條件是“專業會考+畢業證”。從05屆開始鼓勵學生參加崗位證書(單證員)的考試,到07屆學生開始畢業要求與行業接軌,改為“崗位證書”(單證員)+“畢業證”的雙證制,鼓勵學生參加英語PETS2級證書。近5年單證員考證和PETS2級證書通過率呈上升的趨勢。
2.以賽促訓,學生的各類技能競賽成績斐然
根據考證內容和要求,技能教學時,參照技能競賽的標準,設計職業崗位的技能競賽項目,讓學生掌握崗位必備的基本技能。通過“以賽促訓”實現教學與就業的無縫對接。近年來學校本專業師生在省市技能競賽中成績突出。
3.以訓強技,學生的對口就業率逐年上升
通過技能項目化實訓、沙盤模擬實訓和崗位技能模擬實訓創新,商務英語專業有效實現了技能教學與崗位要求的對接,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水平。近五年來,學校該專業畢業生的調查顯示:學生崗位適應能力明顯提升,對口就業率逐年上升。
四、加強中職商務英語專業技能教學的兩點思考
1.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
目前,中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師缺乏基層外貿實踐經驗,知識體系不全面,無法將英語和專業知識融合,導致技能教學低效。因此,一方面學校應重視老師培訓,組織教師參加培訓,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另一方面還應重視老師的企業實踐。鼓勵老師進企業實習,讓老師成為真正的“雙師型”教師,把行業信息帶入課堂,實現學校與行業的有效對接,提升技能教學實效。
2.加強校內外結合的專業實踐活動
目前,中職商務英語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升級換代緩慢,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進展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能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一方面,學校應重視實訓基地維護、改造和提升,對軟件等作必要的升級,引導并要求專業教師充分利用實訓資源。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綜合辦學的優勢,積極開拓校外實訓基地,可定期組織學生參觀工廠、港口、集裝箱堆場、商品交易會等,也可以通過共享電氣、烹飪、計算機等專業校外實訓基地資源,嘗試并開展商務英語專業在這些基地中的嵌入式實訓,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
參考文獻:
[1]王曉琳.外貿專業行業需求與中職外貿教學的調查分析[J].中等職業教育,2010(23).
[2]李同芳.外貿單證員的工作特點與基本要求[J].商業經濟,2010(6).
[3]葉衛軍.中職外貿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0(14).
[4]洪萬德.中職學校創業實踐教育的探索[J].社科論壇,2012(04).
[5]梁樂怡.關于中職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幾點思考[J].青年科學,2013(10).
(作者單位: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