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計算機技術是一門發展很快、應用面十分廣泛的新興技術,被社會各方面所關注并不斷普及。本文主要針對技工學校計算機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技工學校計算機教育更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改革創新的精神。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實踐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高校擴招和勞動人事制度及就業形勢的變化,不少技工院校面臨生源匱乏、辦學困難等問題。技工院校教育的目標和任務是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業人才。在計算機普及的今天,熟練使用計算機已經是一種基本技能,一般學習過計算機的人都能掌握。但許多行業化、專業化的計算機應用人才相對不足,技工院校的計算機專業在專業設置和專業課程的內容以及教育方法上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因此應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革,才能使技工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競爭力。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以下幾種切實有效的方法。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對技工院校的學生來說,計算機課程的理論部分是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如:計算機的基本原理、計算機網絡知識、計算機病毒、多媒體的基礎知識等都是必須掌握的。計算機課程的實踐部分是學習其他技能的基礎,也是必須掌握的。如:Windows操作系統、Office辦公自動化、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Flash動畫制作軟件等,都是技工院校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好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必備手段之一,一個好的教學方法雖不能以一個模式應用于所有教學,但是某些方面是適用的。現在計算機的許多課程,應該以“演示+操作+講解”(即邊講邊練)的新的授課方法進行講授。良好的教學方法的使用,可以使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轉化為“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計算機教學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先進的工具,建設較為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進行直觀教學。
在計算機教學中,枯燥的講授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注意講法和教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問題啟發、任務驅動、講練結合”等多種形式,給予學生自學自練的時間和空間,鍛煉學生信息處理的思維和習慣。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能力,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水平。
三、教學實踐的改革
1.計算機教學實踐改革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目前技工教育的發展,已由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益型,這也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必須以能力培養為本位,在教育中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創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2.計算機實踐教學重點為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從教學的過程和最終的效果來看,單純的理論教學并不符合計算機課程教學的特點,要想讓每一節計算機理論課都成為一節成功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好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計算機課程因其實踐性較強的特點要求教師邊講邊練,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每個學生都由被動的理論接受變成主動的動手操作,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必要的理論講解是實踐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帶著問題講,為實踐課打下伏筆。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認真上好實踐課,其實也是在培養學生良好的企業觀念,為他們養成良好的就業習慣打好基礎。
3.計算機實踐教學可利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多媒體的恰當運用,使課堂教學活動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促使學生始終在愉悅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學會學習,提高能力。學生當堂學習新知識,當堂消化吸收,無須課上損失課下補,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事實表明,許多好課使學生久久不忘,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正因為多媒體是教學、教育發展的有效手段,因此,筆者學校從1998年開始,對教師在多個應用軟件的使用進行培訓。多媒體可使教學過程立體化,可以改變以往教學過程設計的線性結構,能夠直觀顯示整體課堂教學中四要素的比重及其之間的正確關系,能夠作為實施課堂教學的藍圖,能有效克服教學的隨意性,有反饋功能,可以依據學生的反應做出相應的判斷,為各種類型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建立奠定基礎。
總之,技工學校計算機教育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對具體的教學方法的改革,廣大教師有許許多多寶貴的經驗,同時仍在進行著不懈的探索,這需要大家進行廣泛的交流,取長補短,以促進教學改革,有效提高學生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