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鴻雁
摘 要 物聯網已成為當前世界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之一,亟待職業院校培養物聯網應用技術人才。本文以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提出了高職院校開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專業發展規劃。
關鍵詞 物聯網 高職院校 發展規劃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Thinking about the Setting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ZHAI Hongyan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5)
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wide strategic high grounds in a new round of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which needs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talented person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takes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feasibility and major development plans of sett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development planning
0 引言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已成為當前世界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之一。職業教育要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當前一項重大而又緊迫的任務是,緊跟科技發展步伐,緊扣經濟社會急需,大力培養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為此,本文以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就高職院校開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進行了思考。
1 高職院校開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必要性
近年來,物聯網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2009年8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無錫視察中國科學院物聯網技術研究中心時指出,要盡快突破核心技術,把傳感技術和TD發展結合起來。2009年9月,《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和新一代寬帶移動無線通信網重大專項均將傳感網列入重點研究領域。2010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2012年2月,我國第一個《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頒布,標志著物聯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頂層設計,作為宏大的戰略新興產業在實施。2013年2月,《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頒布,為進一步突破物聯網產業發展關鍵核心技術、解決產業基礎薄弱問題、推進有序健康發展提出了針對性指導意見。在此前后,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省、市均出臺物聯網發展規劃、行動方案及扶持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在政府愈加重視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智慧社會”的新形勢下,物聯網日益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社會和市場需求的潛力巨大。據美國權威咨詢機構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聯的業務,跟人與人通信的業務相比,將達到30比1,物聯網將成為下一個萬億級的通信業務。在廣東,近年來在物聯網、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新型業態發展迅速,2012年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總產值2.35萬億元,占全國的27.6%,連續22年居全國首位;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務收入4224.2億元,占全國的16.9%,居全國第2;電子商務交易額1.5萬億元,居各省市之首。作為信息化發展鏈條中的重要一環,廣東物聯網發展呈現“產業基礎不斷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應用規模不斷壯大、產業體系不斷健全”的發展態勢,2012年全省物聯網產業規模1380億元,占全國的37.8%,物聯網相關企業超過1600家,規模以上企業超過1000家,機器對機器(M2M)應用終端數量超過1200萬臺,全國60%的無線射頻識別(RFID)生產商集中在珠三角,形成了較完整的產業鏈。作為國內物聯網應用先行城市的廣州,已在多個領域應用物聯網技術,在應對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社會治安等突出問題方面均有貢獻,未來幾年將迎來加速發展,到2015年,全市將實現物聯網相關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達到500億元,物聯網信息集成服務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物聯網產業總規模達1500億元,物聯網產業競爭力處于全國先進水平。
物聯網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物聯網人才的競爭。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物聯網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從事該行業的人才缺乏,急需大量的物聯網應用方面人才。僅智能交通領域,國內的人才需求就可能達到20萬人。就廣州來說,對物聯網應用人才的數量和崗位逐年增加,這為高職院校加強人才培養提出了緊迫要求,廣州城市職業學院作為廣州市主辦和重點支持建設的高職院校,應當高度重視和加強物聯網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
2 高職院校建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可行性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作為廣東省示范性建設中的高職院校,近年來,堅持以產業需要和市民需求為導向,服務產業、服務社區、服務市民,使學院發展成為以嶺南文化優良傳統與時代精神相互交融為特征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應用技術轉化平臺、社區教育與服務示范中心,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被列為重點支持專業,已先行對物聯網的一些關鍵領域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在硬件平臺上進行投入和完善,到目前已具備了開設建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軟硬件條件。endprint
2.1 對物聯網的RFID等關鍵領域開展了教學和研究
我院早在2007年對RFID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進行四步走的嘗試:開設RFID應用方面課程(2007級)—設置RFID應用方向(2010級)—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和網絡技術專業設置物聯網方向(2011級、2012級)—設置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2013級)。同時,在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究攻關也取得積極進展,取得多項省市級教學科研立項,為開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提供了軟實力保障。
2.2 建立了良好的校內教學平臺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先后爭取到國家、省、市各級政府財政投入,并以創新的理念和思維,對實驗和實訓基地進行了科學規劃和建設。
(1)建立廣東高職院校中首個“RFID應用實訓中心”。該實訓中心有六個實訓室:RFID基礎實訓室、物聯網基礎實訓室、物聯網綜合應用實訓室、物流分揀系統與自動控制技術實訓室、無線傳感網實訓室、教學成果展示廳。該實訓中心針對目前物聯網的發展趨勢,為汽車智能系統、超市結算、物流管理、倉庫存取、移動通訊、電子支付領域的RFID應用實訓教學提供實訓場地和實訓設備。這為“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打下良好的平臺基礎。
(2)建立了具有模擬和仿真職業氛圍、設備先進的RFID人才實訓基地。利用該實訓基地,引入合作企業在物聯網方面的真實案例,結合實訓基地的真實職業氛圍和設備,實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讓學生在課程結束時,能夠掌握RFID前沿技術,并有實際成果展示。同時,在本實訓基地進行過生產性實踐的學生,已經連續兩年被合作企業邀請去企業進行校外頂崗實習并有多人留用。
2.3 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
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之路,探索和嘗試與物聯網企業進行廣泛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建立“訂單式”培養模式,共同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專業技能型人才。這些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專業實訓和頂崗實習需要提供了穩定支持。
3 高職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發展規劃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圍繞廣東省、廣州市物聯網發展規劃綱要,結合本院實際,力爭在未來5年,把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成特色鮮明、立足廣州、服務廣東,在同類教育中具有帶頭作用的重點建設專業。
3.1 探索建立“三項合作”人才培養新平臺
與物聯網高校、企業、社區合作,搭建校校合作平臺、校企合作平臺、校社合作平臺,通過學校、企業、社區3種途徑,培養熟練掌握物聯網應用技術的信息服務人才。建立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社合作的專業建設委員會,在充分利用校內實訓條件實習實訓的基礎上,積極和物聯網高校合作,推行與物聯網企業和社區實際工作相結合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對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掌握都能在物聯網實踐崗位環境中進行,將理論與實踐更加緊密地結合,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具備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物聯網系統集成及測試、物聯網技術支持和服務的職業能力。
3.2 按照“三性”原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構建課程體系
根據先進性、應用性和實踐性的原則,跟蹤國內物聯網技術發展及產業趨勢對人才培養提出的要求,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專業定位,培養服務廣州物聯網行業發展,從事物聯網技術應用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立足崗位能力,以“崗位—能力—課程”為建設思路構建課程體系,使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互滲透,密切結合,成為統一的課程體系。
3.3 構建完善的實習實訓體系
根據專業發展需要,按照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面向物聯網感知層、傳輸層、應用層,重點發展物聯網應用層技術應用”的專業建設發展目標,逐步建成與專業實踐教學相適應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實訓中心,形成完善的實習實訓體系。進一步加強與高校、社會、企業的合作,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群,以不斷提高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適應社會需求。
3.4 開發優質的教學資源
緊密結合合作企業和合作社區的實際案例,引入物聯網行業職業標準、企業實際工作中的新技術,開發出有特色的校企合作高職實訓教材,同時,建設一批優質核心課程、學習資源庫、精品資源共享及視頻公開課。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建立一個涵蓋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所有信息的教學共享資源庫,構建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所需的一切資源。
3.5 建設經驗豐富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
通過引進、培養、聘請高層次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派遣教師到企業中實踐,從企業聘請兼職教師等途徑,建設一支專兼共同組成的“雙師”結構的專業教學團隊。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開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對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職院校應當按照物聯網專業的建設規劃,從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校內外實訓基地、教學資源庫建設、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師資隊伍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設步伐,努力提高物聯網專業的辦學水準。
基金項目:1、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課題編號12A160);2、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2JK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