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婧
摘 要:當前,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所極力提倡的教改主要是指注重學生創造力、想象力的提高,其改革的本質就在于,從傳統純粹意義的知識傳遞轉換為更加注重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最終構建成為以提升學校獨創性特殊人才的數量為體系目標。發揮學生在藝術設計領域的創造性思維有許多種方式,而教育更是學生能夠系統地掌握思維技巧的最為重要的渠道。而教育,又主要以實際課堂教學為主要手段。
關鍵詞:藝術設計;創造性思維;課堂教學
0 引言
創造性思維在藝術設計領域中有著絕對核心的價值,而學校所開設的藝術設計學科其主要功能便是挖掘在藝術設計領域中獨樹一幟的人才。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關注的重點應當從以往對學生的技藝相授,發展成為提升學生創造力的激發,讓學生可以運用自己獨到的智慧設計出有價值的作品,這也應當成為當前教學的成果指標。
1 藝術設計專業中創造性思維的內涵
藝術設計專業中創造性思維的內涵,同樣,也是有別于其他學科中創造性思維的特征主要涵括幾個方面:
(1)敏銳性。敏銳性主要是指學生能夠通過自身想象對所存在的事物問題具備敏銳眼光的特征,學生可以察覺出事物的特點與優勢,了解事物所存在的缺憾與不足,并且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擁有發掘美感的能力。(2)流暢性。流暢性主要是指學生能夠流暢表達事物的一種特征與能力,是充分說明說明思維能力水平的重要特征,同樣也是學生的思維通過外部環境信息的影響背景下,在最短的時間中衍生出豐富的觀點,并且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擇出最佳判斷的重要技巧。在課堂教學時,教師指導學生需要在四分鐘之內表述擁有四邊形態、圓形層面的物體,并且表述出的物體愈多愈好。教師就能夠觀察出,平常一些思維比較積極,藝術設計專業底子比較好的痛處能夠舉出許多例子,相對來說那些思維能力比較弱,藝術設計專業基礎不好的同樣所舉出的例子就比較少。(3)靈活性。靈活性同樣也是感悟力的一種體現,主要是指學生擁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創造性能力,進而可以說,良好的流暢性是具備靈活性的基礎。靈活性主要是依靠多視角完成多角度的分析研究。根據教學經驗可以說明,許多學科進行彼此之間的相互滲透能夠衍生出重大的突破,因此提升學生思維靈活性就尤為重要。(4)突發性。突發性主要是指學生在長時間思考之下所“頓悟”出來的靈感。當然,這種“頓悟”本質上也需要學生完成長時間的思考訓練,一旦學生得以突破,便是質的蛻變。教師在藝術設計專業進行創造性思維教學時,運用一些全新的形象與不同的教學方式,時??梢约ぐl學生的靈感。(5)連續性。連續性主要是指學生在完成思維創造的過程中的持久性。唯有保持這種持久性,方能夠在邏輯創造中牽搭出更多創造空間。同樣,持久性的維系方式便是能夠讓學生始終保持反復的思考。(6)整體性。整體性主要是指學生的思維概述水平。當學生在思考創造之時,所需要思考的元素愈多,便愈需具備一個整體性,不然往往會心亂亂麻。
2 藝術設計專業創造性思維教學應用對策
(1)開放式教學。本質上,每位學生在進行思維創造的過程中,都會因為彼此不盡相同的專業知識儲備、思維運轉方式、甚至是心理狀況,所產生出不一樣的創造程度。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部分提出“不能夠”實現的思想創造的學生,應當使用最為謹慎的指導方式對此進行分析。首先,應當充分對學生的想象進行肯定,讓學生可以繼續勇敢地構想,教師可以告知學生在進行藝術設計創造中創造力愈多愈好,創造思想愈“瘋狂”愈好,如此一來,便可以更加容易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次,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必須仔細觀察學生在“瘋狂”之于所流露出的具備創造性價值的重要信息,使學生可以根據這份信息進而不斷地使之能夠發聲系統化的演繹。最后,教師只有正確的釋放學生的思維才能,并且對此加以引導,才能夠培養出更多具備創造性思維的人才。(2)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的方式主要涵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視覺與聽覺啟發趣。教師可以通過現代化多媒體的數字教學,給學生提供一些多彩多姿的視覺感受與引人入勝的有沒音樂,進而創造出情景意境,將抽象概念實施為具體化,將靜止轉化為動態,拓寬學生的思維思路,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創造。教師也必須明白“興趣”對教學的重大意義,教師可以通過可視教材,將一些精彩絕倫的藝術作品實施課堂欣賞,進一步提升學生熱情。值得一提的是,在進行可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需要對其藝術作品的價值加以過多分析,而教學重點應當是與學生一起分析作者在完成作品設計過程中創造思維的產生過程,使得學生始終可以維系積極興奮的狀態,只有興奮的保持,才可以讓學生大腦高速運轉。第二,喻義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通過現實事物及現象中所涵蓋的一些共同特征實施比喻教學。例如豬嘴與面具的共同性、大腦與數字網絡的共同性,讓學生在聯想的過程中感到啟發,從而在藝術設計創作中擁有更大的創意空間。第三,問題啟發思考。所有創造的欲望與基礎,都應當以疑問為開始,以解釋為結局。在藝術設計專業中,提問有時比解釋更加難能可貴。因為,解釋,只能說明是一個技能的掌握,而提問則表明正在以新視角去審視舊的問題,因此,提問需要更多、更有價值的想象力。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僅自身需要具備提問的能力,也需要讓學生掌握提問的藝術。第四,訓練重在創新。在思考創造教學中,教師一方面需要鍛煉學生技能,另一方面更加需要孕育學生的思維水平,當然,這也就更加要求教師在訓練教學中保持多樣化,能夠求異求同。啟發,是教學最好的催化劑。這也要求教師必須擁有敏銳的洞察力,盡早停止誤導性的思維衍生,利用行之有效的啟發,讓自己于學生及時走出誤區,讓創造力再次重生。(3)自由式教學。對于一個才華橫溢的學生而言,教師只有通過合理的訓練,才能夠使其才華有空間發展,不至于泯然眾人。就環境來說,自由、放松氛圍下的訓練條件才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獨立意識與性格的展現。教師在進行自由式教學的過程中,同樣也可以對學生的創造能力加以觀察。因此,自由式教學所具備的價值,相對于規劃性的課題完成更具生命力,自由式教學可以讓每位學生的思維細胞迅速發揮,自由馳騁。另外,教師應當遵循學生的創造才華往往都是以一種優質環境下所產生的事實。
3 結束語
創造,永遠是藝術設計永恒的核心,也是綱領性的原則。而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的最終目的旨在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藝術人才。新歷史時期發展背景下所存在的機遇與挑戰中,最為顯著的一個特征便在于知識傳播的廣度,因此這也導致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新式的藝術理論教學與教學方式日新月異,推陳出新。而在此背景之下,學校教育則更加應當采取更為開放式的教學,教師在進行藝術設計教育的過程中,更加需要具備開放意識實施全方位的教學考衡。作為一所培養創造性藝術設計人才的院校,也應當承擔起社會以及藝術本身所賦予的光榮使命,給學生提供一個更為廣闊藝術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王軍.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創造性思維與方法研究[J].現代交際,2013(01):232+231.
[2] 羅云.試論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中的創新能力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3(01):126127.
[3] 宗世英.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視覺素養培養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