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音樂論文的自然語言

2014-08-08 12:30:43蔡際洲
黃鐘 2014年2期
關鍵詞:音樂教育語言

文章編號:1003-7721(2014)02-0128-11

摘要:所謂“自然語言”,即人們在各種場合中用于表達、交流、溝通的,且具有某種民族屬性的文化符號。音樂論文的自然語言有何特點?在運用上有何規則?這是值得音樂學界探討的問題。作者結合自己在音樂編輯和音樂學教學中積累的若干心得,從自然語言的特點和自然語言的規則兩方面進行了探討。作者認為,音樂論文的自然語言屬科學語體的學術語言。其特點有三:即,概念運用的準確性、精密性;句式結構的邏輯性、嚴謹性;修辭方式的客觀性、科學性。正因為這種特點,才有其在運用上的五點規則:準確性、規范性、專業性、簡明性和時代性。

關鍵詞:音樂論文;語言;論文寫作;學術規范;音樂教育;音樂編輯

中圖分類號:J616.1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4.02.014

序言

所謂“自然語言”,即人們在各種場合中用于表達、交流、溝通的,且具有某種民族屬性的文化符號“自然語言”似不見權威經典。然而,近年來卻在逐漸推廣運用。大約在1970年代末,這一概念(以文獻題名的方式)在學界出現(詳參劉世英、胡英旗《試論推理在自然語言中的表現》,《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4期,第12-17頁)。后來,呂叔湘先生在《語言和語言研究》(詳參《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5頁)中論及“語言和機械化”時,也曾用過這一概念。1990年代初,人文社科界(主要是圖書情報和編輯學界)開始對“自然語言”和“人工語言”的關系進行過討論(詳參胡澤洪《論自然語言人工語言及其在認識中的不同作用》,《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3年第1期,第64-68頁)??梢?,“自然語言”的運用,是相對“人工語言”的出現而逐漸產生的。如今我們所說的人工語言,如世界語,以及數學中的公式符號、音樂學中的樂譜等等,也是一種廣義的“語言”。有關音樂論文中的人工語言,筆者擬另行撰文探討。 。如漢語、蒙古語、維吾爾語、英語、法語、俄語等。音樂論文的自然語言有何特點?在運用上有何規則?除了音樂美學等少數分支學科外如居其宏、周海宏、韓鍾恩等在各自的論文中,曾涉及音樂美學論文等學科的語言表達問題。詳參居其宏的《美學論文的概念規范與表述規范芻議》(《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01年第2期,第4-8頁)、周海宏的《音樂美學研究中的方法論問題》(《中國音樂學》1992年第1期,第5—16頁)、韓鍾恩的《如何通過語言去描寫與表述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東西》(《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0年第2期,第1—13頁)。 ,幾乎沒人對此作過專題研究。筆者在前些年的若干著述中,也曾從學術規范的角度部分涉及音樂論文的自然語言詳參楊玉圣、張保生主編《學術規范導論》之“音樂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264頁)、蔡際洲《音樂理論與音樂學科理論》之“音樂學學術研究規范”(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年版,第27—46頁)、楊燕迪主編《音樂學新論》之“音樂學術論文的寫作與規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84—302頁)。 。但如今看來,不夠系統,也不夠深入?,F擬結合自己在音樂編輯和音樂學教學中積累的若干心得,專門撰文對此進行探討,以求教于音樂學界方家。

一、自然語言的特點

音樂論文的自然語言,主要為漢字的書面語。根據語法修辭學家的分類,漢語有4種基本語體所謂語體,“是以語言交際功能為依據而建立的語言體式。它是適應不同的交際目的、內容、范圍的需要所形成的?!Z體在社會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并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在某一歷史時期里,語體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制約著人們的語言交際活動?!痹攨Ⅰ樞∷缎揶o學導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頁。 :一是公文語體,具有應用性;二是政論語體,具有宣傳鼓動性;三是文藝語體,具有藝術性;四是科學語體,具有理智性(亦稱邏輯性)辭海編輯委員會:《辭?!罚s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版,第1534頁。 。這4種語體各自有著不同的寫作目的,音樂論文的自然語言當屬科學語體。那么,科學語體的語言有何特征?音樂學界尚無人進行討論。自然科學界有人對此作過歸納,認為科學語體的特征有如下幾點:

一是概念準確,判斷精密,推理嚴謹;

二是大量運用單義性的專門術語,詞匯較為抽象;

三是多用邏輯性定語和復合句;

四是修辭上基本不用夸張、想象之類的辭格。李福林、朱若茜:《論文寫作導論》,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165頁。

在人文社科界,修辭學家的表述則更為詳盡:

科學語體的功能,是準確而系統地敘述自然、社會和思維現象,嚴密論證這些現象的規律性?!茖W語體的特殊任務,要求它在用詞上嚴格保證精確性。在概括現實現象,揭示概念內涵,論證事物規律時,科學語體要求運用含義精確而單一的專門術語,排斥含義未經精確規定的、多義的日常生活用語。科學語體術語多,強調語言要概括準確,結構緊密,層次分明,論證嚴謹,說理清楚。在句式選擇上,要求句法具有完整性和嚴密性;所以,完整句多,省略句少,復句多,單句少?!茖W語體對描繪性的修辭方式,具有很大的封閉性。像夸張、比擬、移就和比喻等修辭方式一般不用。駱小所:《修辭學導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113頁。

綜上所述并結合自己的理解,筆者將科學語體的語言特點簡略歸為如下3點:

第一,從概念上看,定義準確、精密,多運用單義性專門術語;

第二,從句式上看,多用邏輯性定語和復合句,措辭嚴謹;

第三,從修辭上看,基本上不用夸張、想象的詞格,表述較為客觀。

以下結合上述3點,將科學語體的語言特點與音樂論文的語言運用情況相對應,用舉例說明的方法對此再作進一步闡釋。

1.從概念上看,定義準確、精密,多運用單義性專門術語

如孟文濤在討論西方曲式學基本理論問題時的語言運用:

“學有原則”,這4字中的“學”,包括有3方面:“學科”的“學”,“學術”的“學”與“學習”的“學”。西洋“曲式學”作為一門“學科”,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與理論總結,確實形成了一套結構上的理論“原則”;這些原則應予遵循、肯定;否則,將動搖這門學科的基礎,最終會導致這門學科本身將名存實亡了……孟文濤:《曲無定式,學有原則——再評[匈]魏納·萊奧<器樂曲式學>》,《黃鐘》2003年第3期,第3—12頁。

這是一篇帶有爭鳴性質的論文,作者旨在說明作品曲式的靈活性與曲式學基本原則的關系。在這段文字中,我們不僅可感受到濃厚的學術氣息,而且可以看出作者在概念運用上準確、精密的特點。再如于潤洋關于音樂形式的美學探討:

音樂形式問題是音樂的創作實踐和理論研究中的一個重大問題,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梢詮牟煌慕嵌群蛯哟蝸硌芯亢吞接戇@個問題,從而形成音樂理論研究中的許多不同領域。對音樂曲式結構的研究,對和聲結構的研究,對獨立旋律相互結合的規律的研究,對各種樂器聲音組合的研究,等等,雖然它們都具有某種音樂技法、音樂工藝學的性質,但從廣義上講,它們都屬于音樂形式問題的總的范疇,各自都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于潤洋:《音樂形式問題的美學探討》(上),《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4年第1期,第19—28頁。

endprint

上文除了概念運用準確、精密外,還運用了“曲式”、“和聲”、“旋律”等單義性專門術語。所謂術語的“單義”是相對“多義”而言的,單義性術語一般是公認的,具有含義精確而不易產生歧義的特點。

2.從句式上看,多用邏輯性定語和復合句,措辭嚴謹

如蔡際洲給“蕃曲”下的定義:

我給廣義的蕃曲所下的定義是:因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各種方式流傳、融會于漢族音樂文化之中的少數民族音樂和外國音樂。狹義的蕃曲則是在上述定義的基礎上將其源地加以限制:在東起大興安嶺,西止阿爾泰山的大草原上,由歷代游牧人創造的音樂,并以現在我國內蒙古草原上收集的蒙古族民歌為參照,是下文中我們研究的對象。蔡際洲:《蕃曲傳播的逆向考察》,《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4年第1期,第64—68頁。

所謂“蕃曲”,一般是指歷史文獻上所說的非漢族音樂。但作為該文特定的研究對象,它又不是一個單義性的專門術語。因此,務必對這一概念的內涵給出準確的定義,否則難以達到“論證嚴謹,說理清楚”的目的,因而作者運用了較為完整的復合句。

3.從修辭上看,基本上不用夸張想象的詞格,表述較為客觀

如何曉兵對四川白馬藏族民歌的描述:

白馬民歌的一級概念是“托格”,其含意大致相當于漢語“歌曲”概念,但在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上有所差異。其差異表現為:

1.“托格”按歌詞內容分為“唱的托格”與“說的托格”兩類。前者約相當于漢族民歌中山歌、小調、歌舞之類,后者約相當于漢族民歌中“敘事歌”一類……

2.“托格”的概念外延較漢族的“歌曲”或“民歌”要小。凡對神、鬼(死人)及大多數動物(包括家畜)唱的歌都不屬“托格”……何曉兵:《四川白馬藏族民歌的描述與解釋——(二)白馬民歌形態描述(上)》,《云南藝術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第72—81頁。

上文是作者的田野調查報告。我們可從中看出,既沒有“旋律優美,節奏流暢”的溢美之詞,也沒有“流連忘返,心曠神怡”的主觀感受。有的,只是以“價值中立”的心態進行的客觀描述。

然而,在我們的音樂論文中還可看到另一種情況:一些初學者,特別是習慣于形象思維的人士,寫論文時喜歡在語言表達上運用一些漂亮的詞匯和富有想象性的文字??傊?,比較追求語言的文學性色彩。這種價值取向有時會自覺不自覺地影響到我們的學術評價,如將語言的文學性作為判斷論文質量優劣高下的標準,倡導音樂論文在語言表達上要有“詩意”何謂詩意?即“像詩里表達的那樣給人以美感的意境”(詳參《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修訂第3版,第1139頁)。學術論文的語言要像詩歌一樣?不僅要給人以美感,而且還要有意境?不知美術學、舞蹈學、電影學、戲劇戲曲學等藝術學科人士是否也有此論?這一理念及其在學術評價上價值取向的形成,是否與音樂學科人士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求學經歷有關?目前尚不清楚。只是這一問題與音樂學的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和學術評價有關,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如此等等。

顯然,持這種意見者是混淆了文藝語體和科學語體的根本差異,也違背了科學語體的表達要求。追溯漢語的歷史傳統,這兩種語體早在漢代就已有了嚴格的區別。如當時,人們將有文采的、富有藝術性的作品稱為“文”或“文章”;而將學術性的作品稱為“學”或“文學”《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II,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第2版,第939頁。 。因此,要想讀富有文學色彩的文章,追求富有詩意的表達,不如干脆去讀文學作品,不要讀學術論文。因為二者寫作的目的、功能是不一樣的。學術論文運用科學語體并不是為了使讀者獲得賞心悅目的審美感受,而是為了客觀、準確、清楚、明白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紹給讀者,以滿足人們的認知需求。同時,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這種語言特點也是為了“便利信息系統的收集、存儲、處理、加工、檢索、利用、交流、傳播。GB7713—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誠如著名學者、資深編輯學家周振甫先生所言:

實用性的修辭學在語言運用上要求簡明、準確、平實,使人讀了十分明確,適用于公文體、科技文體、政論體和其他應用文體。文藝性的修辭學在語言運用上要求形象、具體、鮮明、生動,塑造出藝術形象來感染讀者,適用于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等文學作品。周振甫:《修辭學九講》,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頁。

誠然,在音樂論文中適當地講究一些文采也是可行的。之所以要“適當”,是由音樂論文寫作的根本要求所決定的。如果在不影響其科學性和準確性表達的前提下,在詞語、句式和修辭格等方面“適當”作些變化,也可使文章顯得更有生氣。

二、自然語言的規則

按上文對科學語體的界定、闡釋,及對其特征的探討,我們可知:音樂論文的自然語言即科學語體的學術語言。那么,這種語言在音樂研究中有何運用規則?有何學術要求?音樂學界對此研究者甚少。不過,其他學界的討論倒是較多。諸如有人提出學術論文的語言要具有:準確、嚴密、完整、實在、簡練、規范6點要求林文荀:《學位論文寫作》,北京:宇航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4頁。 ;也有人認為:簡明性、準確性、嚴謹性是學術語言運用上的基本規則周淑敏:《學術論文寫作》,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139頁。 ;還有人認為學術語言運用應該:第一,要用專業語言進行表述;第二,要精確、嚴謹、簡明、平易、莊重;第三,要有適當的文采陳果安、徐新平:《大學文科畢業論文導寫》,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193頁。 。參考以上諸說,并結合音樂學界的實際情況,茲將學術語言運用的規則總結為:準確性、規范性、專業性、簡明性、時代性5點。

1.語言的準確性

準確性是指在音樂論文中對研究對象的表述,要有科學、客觀、精確的特點。準確性要求語言表達最大限度地與客觀實際相一致,把各類音樂事項的性質、結構、功能以及作者的見解和認識等等明白無誤地表達出來。準確性具體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于概念的運用。

由于方塊漢字的多義性特點,更由于音樂學界對某些概念的運用也存在著不同看法,不同理解。因此,為了科學、準確地表達,凡重要的、在音樂學界尚未獲得共識且容易產生歧義的學術概念,一般應在論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均要對這些概念下定義。比如沈洽在《音腔論》中關于該文的主要學術概念“音腔”的運用,就是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

廣義來說,凡帶腔的音,都可稱為音腔,所謂音腔,指的是音的過程中有意運用的,與特定音樂表現意圖相聯系的音成分(音高、力度、音色)的某種變化。所以,音腔是一種包括有某種音高、力度、音色變化成分的音過程的特定樣式。沈洽:《音腔論》,載《民族音樂學論文選》,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8年版,第26—68頁。

“音腔”是作者的研究對象,但又不是一個單義性的學術概念。如果作者在該文中首先不交代音腔的定義,而是一開篇就大談音腔的構成與劃分、音腔生成的原因、音腔在音樂結構中的地位等等的話,那么讀者將不知所云。

此外,因理論研究中保持思維“同一性”的基本要求,我們在表述同一對象時,一般只用同一概念。否則,也會使讀者在理解上產生歧義,違背語言準確性的基本原則。比如有人在表述其田野考察所得時,一會將研究對象分為“原生型、改編型、創編型”,一會又分成“原生型、飾變型、編創層”。再如有人在探討西方民族音樂學不同學派的關系時,一會是“民族學派與音樂學派”,一會又是“人類學派與音樂學派”,如此等等。學術概念滑來滑去,是在“語言的準確性”方面出了問題。

endprint

第二,關于表達的程度。

這是指在語言的運用上,盡可能將所研究對象表達得具體、精確,而不是含糊其詞。如:

他的歌聲非常高亢、嘹亮,由此可見善于運用高音是他的演唱特點。

上文如用在普及性讀物或一般評論性文章中,倒是可行的。但在學術論文中,則不合“具體、精確”的要求,原因在于其表達的程度不夠具體。比如,這“高亢、嘹亮”的內涵是什么?或者說“高”到什么程度?“亮”到什么地步?都不清楚。如下文的表達,比第一個例子就要具體、精確得多:

他的音域一般在c1~c3之間,若氣息控制得好,最高甚至可達e3。

通過以上兩個實例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前者顯然是用自己的“直覺”在觀察研究對象;而后者,則是運用“邏輯”的方法,而具有實證性。正是基于“準確性”的學術要求,在表達人聲如何“高”上,后例才有“音域”這一概念的運用,還有具體音級的說明。

第三,關于措詞的分寸。

語言的準確性,還體現在措詞的分寸上。比如在論及某一課題的重要性時,如果是“比較重要”,就不能說成“極其重要”;如果是“重要課題”,就不能說成“重大課題”。說明課題的社會意義時,如果是“推動了這一領域的進展”,就不能說成“填補了國內空白”等等。此外,在涉及某一人物、作品、品種、事件的評價,特別在下結論時,一定要謹慎,有一分證據才能說一分話。要慎用“最”、“極其”、“所有”、“全部”、“獨特”、“獨有”等具有絕對意義的措詞。如:

“樂舞合一、相和為歌”是荊楚古代音樂獨有的風格特點。

每一首愛情歌曲的主題都是可以多釋的。

以上都是用語絕對化的例子。問題主要出在“獨有”、“每一首”上。如果作者沒有對全人類所有的古代音樂和愛情歌曲進行過系統、深入的比較研究的話,是不能貿然下這種結論的。還有些論文的表達,沒有從邏輯推理上進行考慮,也屬在措詞分寸上出了問題。如:

在我們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里,幾乎每個地區的民間藝術都是各自藝林中的瑰寶。

上例若單從語法上講,并無不通順之處。問題出在“幾乎”上?!皫缀趺總€地區”——其中還隱含有另一層意思:在有的地區,某些民間藝術還不是各自藝林中的瑰寶。民間藝術本是當地人民群眾的創造,不可能不是各自藝林中的瑰寶。因此,這“幾乎”二字應刪除。

2.語言的規范性

規范性,是指學術語言運用的統一性和標準性。語言是歷史形成的而具有變異性;然而,語言也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保守性。如果說沒有后者,語言隨時隨地都可以隨意變化,那么就起不到交流信息和傳遞信息的作用,人們便無法進行相互了解和溝通。根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規定,出版物上必須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其內涵,就是一個規范問題。誠然,規范也是一種約定俗成,它一旦形成,便會具有強大的穩定性和約束力。尤其是作為科學語體的學術語言,相對一般語言而言則更有其穩定性和保守性學術語言的規范性,我們可從英語在不同國度的流傳、應用中得到印證。據語言學界研究,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在語音上有相當大的差別,但在拼寫上差別不是很大。此外,在文學作品中,這兩種英語的差異很大;但在學術論文方面,兩國作者都是用一種較為中性的共同文體(詳參《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英語”詞條,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460頁)。此外,我們還可看看漢語中的例子。作為“五四”時期倡導白話文的魯迅先生,曾極力主張青少年“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并身體力行用白話文撰寫了大量“小說”、“雜文”。然而,他的兩部最具代表性的學術著作《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則是用文言文寫成(詳參陳平原《當代中國的文言與白話》,《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第16—28頁)。由此可見,口頭語言、藝術語言在實際運用和流傳過程中變化較大,而書面語言、學術語言則較為穩定。 。從這個意義上講,音樂論文中的語言運用也與普通學術論文一樣,要講究規范性。根據音樂論文的具體實際,可大抵歸納為如下幾點:

第一,一般不用方言口語。

學術論文應運用規范的書面語言,故此一般不用方言口語。盡管方言口語有靈活、生動、形象的特點,但有悖于學術語言嚴肅性和穩定性的基本要求。有時還由于不同“圈”內的同一口語也有不同的內涵,因此也易產生理解上的歧義。如:

刀郎火速躥紅的時候,沒有人知道此人是何方神圣,竟能整出如此大的動靜?

他的手指在琴鍵上快速地跑動,把這首曲子處理得很音樂。

××教授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一般不讓他們首先去啃大作品。

上例中“躥紅”、“整出”即為方言。方言用于文藝作品會使其更具有地方特色,如果用在消息報道或音樂評論中倒也無妨;但是出現在學術論文中,就破壞了學術語言的規范性。以上的“跑動”、“曲子”、“很音樂”、“啃”都是音樂表演圈內常見的口語。將這些語言運用到學術論文中,也是不規范的作法。

第二,慎用未定型詞匯。

未定型詞匯是指目前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信息傳播速度較快的媒體中新出現的一些詞匯,其中包括各種外來詞匯、網絡語言、流行語等等。之所以稱其“未定型”,是相對保守、穩定的學術語言而言的。由于是新出現的,故常常給人以新鮮感,甚至是時髦感。這些詞匯在一些學生的論文中也能見到。諸如:

呂家河民歌是他們的最愛,一定要將其打造成地方音樂品牌。

××認為,刀郎的成功在于他把既有的旋律樣式操作出了新感覺。

最初是在一次派對上,××發現了她非同尋常的歌喉。

沒想到他雷人的表演,讓不少粉絲感到震驚。

以上的“最愛”、“打造”、“操作”、“派對”、“雷人”、“粉絲”等,即為未定型詞匯。新聞媒體的語言一般多為政論語體和文藝語體,與學術論文的科學語體不可同日而語。誠然,這些詞匯并不是絕對不可以用于學術論文;但一般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穩定”,并能得到學界的廣泛認同后再用為妥。

第三,注意數字用法。

數字也是語言的一種。在漢語表達中,數字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是阿拉伯數字;一是漢字數字。其中漢字數字在某些場合還有“大寫”“小寫”之分。國家早在上一世紀80年代就有《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定》。根據最新版的《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GB/T 15835-2011),用阿拉伯數字的情況為:表示計量意義的數字(北緯40度)、表示編號的數字(刊物編號:ISSN 1003-0042)、已定型的含阿拉伯數字的詞語(MP3播放器)。用漢字的情況為:非公歷紀年(康熙二十年、農歷八月十五)、概數(四十五六歲)、已定型的含漢字數字的詞語(一律、五四運動、八度、三和弦、十二律)。因此,我們在論文寫作中不要出現以下這些不規范的用法:

占出土樂器的百分之六十

二十一個按鍵

5月初5端午節

乾隆55年

星期2

小7度大跳

弦樂4重奏

…………

3.語言的專業性

鑒于音樂論文必須具有學術性的要求,因此,在語言的運用上也要體現這一規則。所謂語言的專業性,是指在語言上要正確運用本專業的名詞、術語、概念等進行表述。讀者在閱讀時,不僅能直觀地感受到濃厚的專業氣息,而且能準確地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內涵。根據目前音樂學界的現狀,如何正確運用音樂專業術語進行表達,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之一。以下,擬先以其他學界人士撰寫的有關音樂(或涉及音樂)問題的文論為例,來說明語言專業性的意義。如:

《黃河大合唱》是抗戰中所產生的最成功的一個新型歌曲。音節的雄壯而多變,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辭句,就像風暴中的浪濤一樣,震撼人心。郭沫若:《序》,《黃河大合唱》(修訂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年第2版,第I頁。

endprint

這是郭沫若先生于1947年3月為《黃河大合唱》作的序中的第一自然段。單從一般語言的表達來看,的確是大師的手筆。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形象、生動地表達了《黃河大合唱》中音樂的獨特功能及其感人的演出效果。但是,若從語言的專業性上看,亦有一些問題:如“一個新型歌曲”、“音節的雄壯而多變”等。歌曲不能論“個”,應論“首”;同時,《黃河大合唱》也不宜稱為“歌曲”,應為“大型聲樂作品”。此外,音樂作品中“雄壯而多變”的不僅僅是“音節”音節系指:1. 語音結構的基本單位;2. 聲音高低緩急的節奏。詳參《辭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版,第2037頁。 ,而應有其他多種音樂語言要素。

誠然,上例畢竟是特殊情況。我們不能吹毛求疵地苛求其他學界人士像音樂學界人士一樣熟練、準確地運用音樂專業術語。但是,音樂學界人士卻不能在專業術語上犯類似以上的常識性錯誤。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運用的術語、概念,除了一些具有音樂學學科的一般特點外,還有些具有音樂學各學科、各專業領域的特點。音樂學不同分支學科因各自的研究領域、研究視角,以及學術傳統的不同,自然在其概念體系或話語系統上各具特色。

綜上所述,運用專業術語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正確理解專業術語的內涵。

在音樂論文中,除了作者在語法知識、邏輯知識上出問題外,音樂知識的欠缺,或對專業術語內涵的誤讀,也是產生語言表達問題的原因之一。如:

××從小就十分熱愛家鄉的民間音樂和戲曲音樂。

×××教授的科研課題“嗩吶與交響樂研究”,為我們開辟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音樂學院今后擬將編鐘古樂器、音樂考古學作為學校的科研重點。

以上病句的問題是,出現了“民間音樂和戲曲音樂”、“嗩吶與交響樂”、“編鐘古樂器、音樂考古學”等不規范用法,從而把原本為種屬關系的“戲曲音樂”和“民間音樂”,把作為樂器的“嗩吶”和作為音樂體裁的“交響樂”,把作為研究對象的“編鐘古樂器”和作為音樂學科的“音樂考古學”均看成是并列關系。原因就是作者對這些專業術語的內涵缺乏正確理解。此外,專業術語的正確理解還須注意所表述對象的文化屬性(這不僅是一個語言運用問題,也是一個音樂觀念問題)。如:

××鼓樂的嗩吶曲牌,民間藝人大多習慣用A大調演奏。

×××的琵琶演奏特點在于,他常將這一段轉入屬調,最后再回到原調。

在××木卡姆中,也存在著“花音”和“苦音”現象。

上文的“A大調”、“屬調”等,就是西方音樂的術語,用于解釋中國音樂是不正確的。“花音”、“苦音”是漢族音樂概念,同樣不宜用來解釋少數民族音樂。

第二,注意專業術語嚴肅、莊重的語境特征。

由于音樂術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所以一般在論文中首次出現應用全稱,不要任意用簡稱或縮寫。其目的,在于體現專業術語嚴肅、莊重的語境特征。這些術語大致包括當代學術性專著、歷史文獻、音樂作品、音樂家和樂器等等的名稱。如《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曾侯乙編鐘”、《中國民間歌曲集成》、《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斯特拉迪瓦里”等,就不能隨意而不加說明地簡稱為“九宮大成”、“曾侯鐘”、“民歌集成”、“特里斯坦”、“斯特拉迪”。西方音樂家的名稱往往較長,一般也不宜隨意簡稱。特別是容易混淆的音樂家名,諸如巴赫、施特勞斯、斯卡拉蒂等等。誠然,對這類較長的術語不是不可運用縮寫或簡稱;但在第一次出現時務必要用全稱,同時要注明以下的簡稱(或縮寫)是什么。

第三,盡可能運用公認的規范化術語。

盡可能運用公認的規范化術語,是語言專業性的另一要求。一方面,規范化的專業術語不同于一般詞匯,有其單義性、專指性;另一方面,專業術語在一定“圈子”內又具有一定通約性,即在同行學者之間沒有溝通上的障礙。規范化的術語或來自權威工具書,或系音樂學界長期的約定俗成。然而遺憾的是,目前我們音樂學界在專業術語的規范化方面尚存不少問題。故有學者認為應提倡運用“簡潔的概念體系”,甚至還提出“概念的使用不僅要慎重而且要吝嗇”的主張周海宏:《音樂美學研究中的方法論問題》,《中國音樂學》1992年第1期,第5-16頁。盡管作者的這一主張是針對音樂美學研究而言,但在筆者看來,對音樂學其他領域來說也具有普遍意義。作者還在該文中指出:“概念的冗余,不僅會影響理論的簡潔和清晰,它更常常給理論帶來人為的混亂。經典概念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描述人類所面臨的現象還是一個有待研究的大問題,但保護理論環境的清新應是每個理論工作者責無旁貸的義務。” 。因此,無特殊情況(即原有的術語確實不能準確表達新的思想、新的問題時),一般不應自創新術語。我們在不得已而需要自創新術語時,務必在第一次出現時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對音樂學界尚有不同看法的術語,諸如“三段式”、“三部式”,“句式”、“腔句”、“腔式”等等,自然在運用上應允許作者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但也應在首次出現時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倘若自創新術語不下定義,而該術語本身又不具備專指性和通約性,則是違背學術規范的居其宏:《美學論文的概念規范與表述規范芻議》,《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01年第2期,第4—8頁。 。

4.語言的簡明性

所謂簡者,即言簡意賅,文約旨豐;明者,清楚明白,干凈清晰。既不晦澀難懂,又不不含糊其詞。此乃語言簡明性的基本要求。鑒于音樂論文語言運用的功能,主要是為了傳遞信息、交流思想,因而讀者閱讀的目的也主要在于或弄清一個什么問題,或了解一些新的信息。如果這個目的達到了,音樂論文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而語言的簡明性,正是達到這一目的重要途徑。根據這一要求,我們要注意以下兩點:首先,要有清晰的思維。在對音樂事項的認識過程中要抓住問題的要領,問題的本質。有了清楚的認識,才能在語言上有條不紊,直截了當,而不拐彎抹角,啰啰嗦嗦。其次,要注意語言的提煉。在表達中運用最精辟、最簡潔的語言來說明比較復雜的問題。誠如老舍先生所云:“字字妥當,句句結實?!?/p>

以下是音樂論文中語言運用不夠簡明的實例。從這些句子的語法、修辭上來看,并不是不通順。而問題主要在于行文累贅、啰嗦,也有人將這種情況歸結為“行文不夠老練”。如:

原稿:

××音樂臺音樂節目有25個,××電臺文藝頻道音樂節目有16個,××交通音樂臺音樂節目有11個,一共有52個音樂節目,包含有流行音樂、西方古典音樂等等。(68字)

修改稿:

在52個音樂節目中:××音樂臺25個,××電臺文藝頻道16個,××交通音樂臺11個。包含流行音樂、西方古典音樂等等。(51字)

原稿:

除傳統音樂欄目時間、西方古典音樂欄目時間以外,其余都是流行音樂欄目時間。(36字)

修改稿:

欄目安排除傳統音樂、西方古典音樂外,其余都是流行音樂。(27字)

5.語言的時代性

語言的時代性是指語言在不同時代變異的一面。語言既是穩定的,同時語言也是在發展變化的。不同歷史時期的語言自然也會打上特定時代的烙印,因此我們不可運用古漢語的表達方式和已經過時不用的字詞句來表達今天的學術論文。語言的時代性對我們提出如下幾點要求:

第一,要用規范的簡體漢字和詞匯。

規范的簡體漢字應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于1986年重新頒發的“簡化字總表”為準,總字數2235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關于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的說明》,http://www.stlcls.org/s-words/Simplified_word.htm/1986-10-10/2012-08-26 。比如“疊、覆、像、啰”等,不再作“迭”、“復”、“象”、“羅”的繁體字,已恢復使用在我們音樂論文中,“象”、“像”二字最易混淆,往往將“音樂圖像”寫成“音樂圖象”。根據1986年重新頒發的“簡化字總表”的精神,“象”、“像”二字的用法又有了區別?!跋蟆弊值挠梅ǎ罕硎緞游铮ù笙螅?;表示形狀、樣子(景象、氣象、印象);表示仿效、模擬(象形字、象聲詞)。“像”字的用法:表示比照人物等形成的圖形(畫像、塑像);表示相似(他像爸爸);表示似乎(好像)等。此外,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音樂論文中出現的“音樂事像”、“音樂事象”等寫法顯然有誤,應作“音樂事項”。 。我們不要濫用繁體字,也不要運用已經淘汰不用的異體字(如《現代漢語詞典》中,凡正體字后括弧中的字,即為繁體字或異體字)。其中不少字諸如“徵”和“征”、“龠”和“籥”在我們音樂出版物中還有用錯的情況。在古漢語中,“徵”既可讀作“zhi”又可讀作“zheng”。讀“zhi”是指“五音”之一的“徵”,讀“zheng”同現代漢語的“征”。但在現代漢語中,這個“徵”字有了分工,即除了表示“五音”之一為“徵”(zhi)外,其余均應為“征”(zheng)。音樂學界有人把“徵調式”錯寫成“征調式”,可能是將現代漢語中這兩個字的用法弄混淆了。以上所說的“籥”屬異體字,應寫作“龠”。除了規范的漢字以外,還有規范的詞匯問題。如“文法”和“語法”、“語匯”和“詞匯”也易混淆?!拔姆ā?、“語匯”是20世紀前期的用法,后逐漸淘汰不用了。這些都是不同時代對語言文字提出的要求。

endprint

第二,要慎用文言文。

所謂慎用文言文有兩層意思。其一,文言文屬于古漢語范疇,由于其表達不合現代漢語的習慣,不易為一般人所接受(這實質上也就是語言的時代性問題),故一般不用或少用。其二,在現代漢語的表達中,文言文并未完全消失,如果運用適當或曰“慎用”,也是可行的自“五四”以來,白話文逐漸取代了文言文,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故此現代漢語成為我們表達、交流的主體。但是,“隨著近年來‘國學熱的興起,人們對傳統文化以及傳統文化的載體文言開始關注和研究,知識界對傳統文化、對文言有了新的認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我們認真思考,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文言并沒有消亡,它還頑強的活著,只是表現出了一些‘新質,就像老樹發了新芽一般,而且呈現出勃勃生機。”詳參孫歡歡《文言的現實存在與文言文教學新探》(上海師范大學2009屆碩士論文),【網絡出版投稿人】/上海師范大學,【網絡出版年期】/2010年07期。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QueryID=0&CurRec=2&dbname=CMFDLAST2010&filename=2010029986.nh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指出:

一般地說,我們應該拿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律做基礎,適當地吸取外國語的語法規律,用來增加我們語言的嚴密性。文言成分,在用漢字寫文章的今天,不僅還不容易完全避免,而且有時對于現代語的表現力也還有點貢獻。呂叔湘:《語法修辭講話》(引言),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頁。

綜上所述,音樂論文的語言運用自然應以現代漢語為基礎。當然,也可適當地運用一點文言文,來豐富我們的語言表達。如果運用得好,可以使論文的語言簡練、莊重、嚴謹且雅俗共賞,提高表達效果。如:

琵琶異名之多,且有統稱、專稱之別,極易使讀者混淆不明。今日如有寫琵琶專史者,如書名只標“琵琶史”,就今日讀者的理解而言,應只寫(曲項)琵琶的歷史;但在序言中,也可略述一下琵琶之“名稱史”。

音樂學界在學術著述的序跋及個人之間的書信交往等方面,也常見文言文的運用。如:

先生系學界泰斗,翹首領袖;音樂研究,集腋成裘;承前啟后,開山劈徑;文章錦繡,嘉惠后學。先生年過耄耋,期頤可望,誠學界之榮,后學之幸。

以上作為文化人之間追求風雅的一種表達方式,在小范圍內交流也未嘗不可。但在學術論文中則不宜提倡。

第三,注意表述對象的時代特點。

不要運用一些現代的概念去表達特定歷史時代的各種音樂事項,也是語言的時代性提出的要求之一。如果表述對象為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人或物,就一定要注意運用與之相對應且適于其表達的概念。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在寫古代人時,應用古代漢語;而是在遣詞造句上不能用現代的概念去表達那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人和物。比如:

劉天華,江蘇江陰人,父親是從事教育工作的。

這句話,讀后至少使人覺得有些別扭。原因在于,其中的“教育工作者”是一現代詞匯,與劉天華父親所處的時代特點不相吻合?;蛘哒f,劉天華父親的生活年代,尚無“教育工作者”這一稱謂。因此應改為:

劉天華,江蘇江陰人,父親是晚清秀才,當過塾師。

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論文的自然語言屬科學語體的學術語言。其特點有三:即,概念運用的準確性、精密性;句式結構的邏輯性、嚴謹性;修辭方式的客觀性、科學性。正因為這種特點,才有其在運用上的五點規則:準確性、規范性、專業性、簡明性和時代性。

有關音樂論文的語言運用,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學術問題。目前,只是音樂學界關注者不多而已。事實上,語言運用情況與否,將直接關系到理論成果的學術質量。無論是高校音樂學教師也好,還是作為媒體把關人的音樂編輯也好,都應重視對音樂論文語言運用的研究。以上的粗淺探索,聊供各位同行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2003年5月初稿,2012年8月第二稿,2013年12月改定

作者簡介:蔡際洲(1952~),男,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武漢430060)

收稿日期:20131211

(責任編輯:孫凡)

On the Natural Language of Music Articles

CAI Jizhou

Abstract: The socalled "natural language" means the culture symbol with a certain national attributes for people used to express, exchange, and communicate in various occasions. What is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to the natural language of music articles? And what are the rules on the use of? Those are the issues worth the music scholars to exploring. Combined with what he has accumulated from the music editing and musicology teaching, the author discussed natural language on both of its features and rules. The writer believed that the natural language of music articles belongs to academic one with scientific type of writing. There are three features: the veracity and precision of concept using; the logicality and stringency of sentence structure; the objectivity and Scientificity of rhetoric method. Becaus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five rules for its using: accuracy, standardization, professional, simplicity and times.

Key Words: music article; language; academic writing; academic norms; musical education; musical editing

endprint

第二,要慎用文言文。

所謂慎用文言文有兩層意思。其一,文言文屬于古漢語范疇,由于其表達不合現代漢語的習慣,不易為一般人所接受(這實質上也就是語言的時代性問題),故一般不用或少用。其二,在現代漢語的表達中,文言文并未完全消失,如果運用適當或曰“慎用”,也是可行的自“五四”以來,白話文逐漸取代了文言文,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故此現代漢語成為我們表達、交流的主體。但是,“隨著近年來‘國學熱的興起,人們對傳統文化以及傳統文化的載體文言開始關注和研究,知識界對傳統文化、對文言有了新的認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我們認真思考,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文言并沒有消亡,它還頑強的活著,只是表現出了一些‘新質,就像老樹發了新芽一般,而且呈現出勃勃生機?!痹攨O歡歡《文言的現實存在與文言文教學新探》(上海師范大學2009屆碩士論文),【網絡出版投稿人】/上海師范大學,【網絡出版年期】/2010年07期。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QueryID=0&CurRec=2&dbname=CMFDLAST2010&filename=2010029986.nh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指出:

一般地說,我們應該拿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律做基礎,適當地吸取外國語的語法規律,用來增加我們語言的嚴密性。文言成分,在用漢字寫文章的今天,不僅還不容易完全避免,而且有時對于現代語的表現力也還有點貢獻。呂叔湘:《語法修辭講話》(引言),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頁。

綜上所述,音樂論文的語言運用自然應以現代漢語為基礎。當然,也可適當地運用一點文言文,來豐富我們的語言表達。如果運用得好,可以使論文的語言簡練、莊重、嚴謹且雅俗共賞,提高表達效果。如:

琵琶異名之多,且有統稱、專稱之別,極易使讀者混淆不明。今日如有寫琵琶專史者,如書名只標“琵琶史”,就今日讀者的理解而言,應只寫(曲項)琵琶的歷史;但在序言中,也可略述一下琵琶之“名稱史”。

音樂學界在學術著述的序跋及個人之間的書信交往等方面,也常見文言文的運用。如:

先生系學界泰斗,翹首領袖;音樂研究,集腋成裘;承前啟后,開山劈徑;文章錦繡,嘉惠后學。先生年過耄耋,期頤可望,誠學界之榮,后學之幸。

以上作為文化人之間追求風雅的一種表達方式,在小范圍內交流也未嘗不可。但在學術論文中則不宜提倡。

第三,注意表述對象的時代特點。

不要運用一些現代的概念去表達特定歷史時代的各種音樂事項,也是語言的時代性提出的要求之一。如果表述對象為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人或物,就一定要注意運用與之相對應且適于其表達的概念。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在寫古代人時,應用古代漢語;而是在遣詞造句上不能用現代的概念去表達那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人和物。比如:

劉天華,江蘇江陰人,父親是從事教育工作的。

這句話,讀后至少使人覺得有些別扭。原因在于,其中的“教育工作者”是一現代詞匯,與劉天華父親所處的時代特點不相吻合。或者說,劉天華父親的生活年代,尚無“教育工作者”這一稱謂。因此應改為:

劉天華,江蘇江陰人,父親是晚清秀才,當過塾師。

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論文的自然語言屬科學語體的學術語言。其特點有三:即,概念運用的準確性、精密性;句式結構的邏輯性、嚴謹性;修辭方式的客觀性、科學性。正因為這種特點,才有其在運用上的五點規則:準確性、規范性、專業性、簡明性和時代性。

有關音樂論文的語言運用,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學術問題。目前,只是音樂學界關注者不多而已。事實上,語言運用情況與否,將直接關系到理論成果的學術質量。無論是高校音樂學教師也好,還是作為媒體把關人的音樂編輯也好,都應重視對音樂論文語言運用的研究。以上的粗淺探索,聊供各位同行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2003年5月初稿,2012年8月第二稿,2013年12月改定

作者簡介:蔡際洲(1952~),男,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武漢430060)

收稿日期:20131211

(責任編輯:孫凡)

On the Natural Language of Music Articles

CAI Jizhou

Abstract: The socalled "natural language" means the culture symbol with a certain national attributes for people used to express, exchange, and communicate in various occasions. What is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to the natural language of music articles? And what are the rules on the use of? Those are the issues worth the music scholars to exploring. Combined with what he has accumulated from the music editing and musicology teaching, the author discussed natural language on both of its features and rules. The writer believed that the natural language of music articles belongs to academic one with scientific type of writing. There are three features: the veracity and precision of concept using; the logicality and stringency of sentence structure; the objectivity and Scientificity of rhetoric method. Becaus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five rules for its using: accuracy, standardization, professional, simplicity and times.

Key Words: music article; language; academic writing; academic norms; musical education; musical editing

endprint

第二,要慎用文言文。

所謂慎用文言文有兩層意思。其一,文言文屬于古漢語范疇,由于其表達不合現代漢語的習慣,不易為一般人所接受(這實質上也就是語言的時代性問題),故一般不用或少用。其二,在現代漢語的表達中,文言文并未完全消失,如果運用適當或曰“慎用”,也是可行的自“五四”以來,白話文逐漸取代了文言文,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故此現代漢語成為我們表達、交流的主體。但是,“隨著近年來‘國學熱的興起,人們對傳統文化以及傳統文化的載體文言開始關注和研究,知識界對傳統文化、對文言有了新的認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我們認真思考,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文言并沒有消亡,它還頑強的活著,只是表現出了一些‘新質,就像老樹發了新芽一般,而且呈現出勃勃生機。”詳參孫歡歡《文言的現實存在與文言文教學新探》(上海師范大學2009屆碩士論文),【網絡出版投稿人】/上海師范大學,【網絡出版年期】/2010年07期。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QueryID=0&CurRec=2&dbname=CMFDLAST2010&filename=2010029986.nh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指出:

一般地說,我們應該拿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律做基礎,適當地吸取外國語的語法規律,用來增加我們語言的嚴密性。文言成分,在用漢字寫文章的今天,不僅還不容易完全避免,而且有時對于現代語的表現力也還有點貢獻。呂叔湘:《語法修辭講話》(引言),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頁。

綜上所述,音樂論文的語言運用自然應以現代漢語為基礎。當然,也可適當地運用一點文言文,來豐富我們的語言表達。如果運用得好,可以使論文的語言簡練、莊重、嚴謹且雅俗共賞,提高表達效果。如:

琵琶異名之多,且有統稱、專稱之別,極易使讀者混淆不明。今日如有寫琵琶專史者,如書名只標“琵琶史”,就今日讀者的理解而言,應只寫(曲項)琵琶的歷史;但在序言中,也可略述一下琵琶之“名稱史”。

音樂學界在學術著述的序跋及個人之間的書信交往等方面,也常見文言文的運用。如:

先生系學界泰斗,翹首領袖;音樂研究,集腋成裘;承前啟后,開山劈徑;文章錦繡,嘉惠后學。先生年過耄耋,期頤可望,誠學界之榮,后學之幸。

以上作為文化人之間追求風雅的一種表達方式,在小范圍內交流也未嘗不可。但在學術論文中則不宜提倡。

第三,注意表述對象的時代特點。

不要運用一些現代的概念去表達特定歷史時代的各種音樂事項,也是語言的時代性提出的要求之一。如果表述對象為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人或物,就一定要注意運用與之相對應且適于其表達的概念。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在寫古代人時,應用古代漢語;而是在遣詞造句上不能用現代的概念去表達那一特定歷史時期的人和物。比如:

劉天華,江蘇江陰人,父親是從事教育工作的。

這句話,讀后至少使人覺得有些別扭。原因在于,其中的“教育工作者”是一現代詞匯,與劉天華父親所處的時代特點不相吻合。或者說,劉天華父親的生活年代,尚無“教育工作者”這一稱謂。因此應改為:

劉天華,江蘇江陰人,父親是晚清秀才,當過塾師。

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論文的自然語言屬科學語體的學術語言。其特點有三:即,概念運用的準確性、精密性;句式結構的邏輯性、嚴謹性;修辭方式的客觀性、科學性。正因為這種特點,才有其在運用上的五點規則:準確性、規范性、專業性、簡明性和時代性。

有關音樂論文的語言運用,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學術問題。目前,只是音樂學界關注者不多而已。事實上,語言運用情況與否,將直接關系到理論成果的學術質量。無論是高校音樂學教師也好,還是作為媒體把關人的音樂編輯也好,都應重視對音樂論文語言運用的研究。以上的粗淺探索,聊供各位同行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2003年5月初稿,2012年8月第二稿,2013年12月改定

作者簡介:蔡際洲(1952~),男,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武漢430060)

收稿日期:20131211

(責任編輯:孫凡)

On the Natural Language of Music Articles

CAI Jizhou

Abstract: The socalled "natural language" means the culture symbol with a certain national attributes for people used to express, exchange, and communicate in various occasions. What is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to the natural language of music articles? And what are the rules on the use of? Those are the issues worth the music scholars to exploring. Combined with what he has accumulated from the music editing and musicology teaching, the author discussed natural language on both of its features and rules. The writer believed that the natural language of music articles belongs to academic one with scientific type of writing. There are three features: the veracity and precision of concept using; the logicality and stringency of sentence structure; the objectivity and Scientificity of rhetoric method. Becaus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five rules for its using: accuracy, standardization, professional, simplicity and times.

Key Words: music article; language; academic writing; academic norms; musical education; musical editing

endprint

猜你喜歡
音樂教育語言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對語言磨蝕的補正之道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淺析音樂教育在基層消防部隊中的作用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改革
文理導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38:15
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的思路初探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34:07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0:14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2:04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探討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3: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伊人无码视屏|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青青国产视频| 欧美色99|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99re66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九一九色国产| 亚洲精选无码久久久| 久久激情影院|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 久久五月视频|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欧美在线黄| 欧美激情福利|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激情午夜婷婷|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干中文字幕|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欧美色图第一页|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人妻|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99爱在线|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午夜天| 欧美色99| 在线中文字幕网| 亚洲天堂啪啪|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一级做性视频| 色偷偷综合网|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伊人欧美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综1合AV在线播放| 国产99热|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午夜毛片免费看| 亚洲91精品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一级毛片高清|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