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結合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對移動廣告、微博營銷、App營銷以及O2O營銷進行分析,提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出版營銷應采取的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營銷優勢;移動廣告;微博營銷;App營銷;O2O營銷
[作者簡介]劉薇,西華大學管理學院。
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下,移動互聯網進入千家萬戶。僅在2013年,全國互聯網用戶就超過3.88億,其中手機成為移動互聯網的主要工具。移動互聯網在用戶的不斷增多中發展為終端數量龐大的信息工具,因此,在此背景下對出版業的營銷策略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移動互聯網的特點
移動互聯網在與傳統媒體進行對比時,有著鮮明的特點:移動互聯網的受眾數量多,傳播信息的范圍廣泛,時間、場地不限;移動互聯網具備精確性,每一個移動互聯網系統都包括受眾的個人信息、傳播信息、行為信息,使人們在進行廣告投放、信息傳遞的時候更加準確;移動互聯網具備方便性、便攜性,移動互聯網即開即用的特性使廣告信息、個人信息、出版信息能夠及時地傳遞到網絡中。
二、移動互聯網的營銷優勢
1. 能隨時隨地地傳播信息
作為移動互聯網的主要終端設備,手機與平板電腦是比較熱銷的產品。在人們碎片化的時間安排下,移動終端能夠及時地傳播信息,不分地點與時間。并且信息接收時間更短,能夠做到及時發布、及時接受,真正帶動了信息的傳播。
2. 位置影響營銷價值
移動互聯網中地理位置的設置,可以使人與移動終端真正融入在一起,能夠滿足大眾的信息需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會根據消費者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由此便形成一種新型營銷模式——LBS。從此,LBS模式走進大眾視野,走進互聯網市場。
3. 構建新型消費關系
傳統的信息傳遞是依靠朋友、親戚、同事,不僅傳遞不方便,而且也會產生錯誤信息。作為新時代的產物,計算機技術的信息傳遞是依靠SNS、即時通訊等工具。兩者相比,后者更具快捷性與準確性,并且互聯網會基于地理位置、興趣愛好、行為聚合產生更具商業性的營銷價值。
4. 實現媒介大融合,走向全媒體化
手機與平板電腦作為移動互聯網的終端,不僅可以收發音頻、視頻,并且還可以接受文字、圖片以及數據,這便體現了移動終端的強大功能。大眾在生活中會借助文字、圖片進行信息傳遞,開展信息傳播活動,這時,移動終端、移動媒體、移動電視便組成新型的跨界組合,讓互聯網真正成為具有全媒介元素的平臺。
三、移動互聯網的出版營銷方式
移動互聯網打破了傳統媒介的局限性,它所具備的營銷方式對我國出版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但是,在產生有利影響的背后,也隱藏著一系列弊端,下文從四方面對移動互聯網出版營銷策略進行分析。
1. 以移動廣告為主的營銷方式
在移動互聯網興起階段,移動廣告作為移動互聯網的產物,成為我國出版營銷的主要方式。移動廣告是人們在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同時,把廣告信息發布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上。移動廣告的主旨是為了使發布的商業信息影響消費者,促使消費者進行消費。這種方式不僅方便、快捷,而且表現手法活靈活現,表述內容更加直接。其中移動廣告中的幾種表達方式給我國出版行業帶來很大的影響。
首先,在利用移動廣告的搜索過程中提升圖書的品牌影響力。移動搜索廣告是利用搜索,對企業的位置、產品、品牌、服務進行定位,使得該企業可以獲取優秀名次。這種方式在使出版業獲取排名優勢后,也產生很多不足,出版業要想利用此類方式進行出版營銷,就要不斷探索。
其次,借助移動廣告平臺,對圖書進行品牌曝光。如今,我國移動終端都在其系統中插入廣告,大眾在進行信息瀏覽過程中,便會彈出廣告。這種方式是移動互聯網的新模式,出版企業可以利用這種方式對圖書進行宣傳,從而實現營銷目標。
最后,把搜索廣告與顯示廣告進行有機結合。由于搜索廣告無法從內部獲取大眾特征,顯示廣告則可以了解用戶特征,要想實現移動終端的可追蹤性,必須把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兩者的有機結合可以實現企業對用戶的調查了解,獲取更多資源。對我國出版企業而言,把顯示廣告與搜索廣告進行結合,可以使營銷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
2. 以微博為主的營銷方式
微博作為“微傳播時代”的產物,能夠發布信息、接受信息、展示品牌,是以集收發信息為主的工具。微博營銷可以為客戶提供產品的有關信息,及時、有效與客戶達成協議。目前,出版業只注重微博營銷的表面性,沒有真正涉及微博營銷的文化領域。要使微博營銷作為我國出版業的主要營銷方式,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在微博營銷方式中加入有效事件。微博中大眾的觀點、言辭都會引起他人的關注,出版商可利用微博發布出版信息、圖書信息,具有針對性地收聽各行各業人士的意見,促進他們對出版圖書的關注。甚至可以利用新聞事件、名人效應,在吸引讀者眼球的同時,提高圖書銷量。
其次,利用好關系營銷與互動營銷。出版社可以采取簽名售書的方式,讓作者與讀者交流互動。如在微博中及時發布售書消息,在形成微博社交圈后,以高質量的營銷口碑去吸引讀者。出版社也要采取名人效應進行宣傳。如在宣傳體育類圖書時,可以邀請國內具有名所氣的體育明星,并在微博中提前宣傳,引起讀者的興趣。此外,出版社要開通專門微博,上傳發布會視頻,在網友的評論轉發中取得良好的營銷效果。
3. 以App為主的營銷方式
App是應用程序,App營銷便是應用程序營銷。這種營銷方式不是單一存在的,是利用第三平臺進行下載、使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蘋果公司與谷歌公司,兩者利用App營銷方式獲得經濟利益,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我國出版企業要想在App營銷方式中取得成績,需要注意以下策略:
首先,出版企業要開發App程序,為讀者提供可移動的閱讀平臺。目前,很多著名企業都依托RSS技術開發App程序,像美國的Flipper、中國的鮮果閱讀等。在開發App程序后,需要依托重要資源對手機等移動終端進行設置,使閱讀不僅具備平民化,而且具備快捷化,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
其次,要不斷投入廣告,擴大宣傳。在App廣告的精確性與互動性中,廣告逐漸變得個性、時尚。這時,出版企業要注重對廣告的投入,保證其質量,不斷投放圖書廣告,在吸引讀者眼球的同時,達到更好的銷售成績。
最后,建立虛擬社區群,促進內容傳播。在科技的發展下,移動終端不斷更新,新型平臺不斷出現,出版企業可以在具有良好發展背景的領域下建立虛擬社區群。利用虛擬社區群,出版企業進行信息的發布與傳遞,實現圖書的二次開發。出版企業也可以利用兒童的心理因素,出版具有趣味性的圖書,獲得廣闊的兒童出版市場。
4. 以O2O為主的營銷方式
O2O營銷是在發展線上資源的同時,開發線下資源,使兩者進行結合,形成雙向互動營銷。O2O營銷方式不僅可以為讀者帶來真實的消費體驗,并且與線下企業進行整合,形成“線上訂購、線下體驗”的樂趣。出版企業在應用O2O營銷方式時,要注意以下策略:
首先,線上資源與線下資源要進行有機結合,才能形成雙向互動。在我國出版業市場中,兒童圖書在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在植物大戰僵尸游戲推出不久,中國少年新聞兒童出版總社便出版《植物大戰僵尸》系列圖書,圖書圖文并茂,帶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僅半年時間,該系列圖書的發行量便超過500萬。該系列圖書在借助網絡游戲的同時,抓住了兒童的心理因素,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的有機結合,形成從游戲到閱讀的轉變。這種雙向互動,不僅滿足兒童對游戲的需求,而且指引兒童去閱讀,豐富其知識。
其次,建立O2O書店。這種書店不單單是實體書店,還可以延伸網絡中,建立網絡書店、網絡講座等。讀者可以聚集在O2O書店,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評論、推薦、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形成穩定的讀者群,還可以了解讀者的興趣愛好,為出版社的出版動向指引方向。在結合線上與線下資源的同時,應建立相應的數據庫,滿足讀者需求,為讀者提供良好的閱讀服務和銷售服務。對出版社而言,O2O書店在整合圖書資源的同時,實現了銷售商、服務商與生產商的統一,在滿足讀者需求中擴大了出版范圍。
最后,借助二維碼技術擴展圖書營銷。在技術的發展下,二維碼逐漸浮出水面,很多產品都印有二維碼。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擴寬營銷渠道,而且能把線上、線下與互聯網進行整合,形成交易平臺。讀者對二維碼進行掃描,可以了解該圖書的基本信息與基本內容,方便讀者進行圖書的分類與選擇。
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下,出版業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具備良好的營銷策略。無論是移動廣告、微博營銷,還是App營銷、 O2O營銷,都能為出版業帶來巨大利潤。但是在小眾營銷向個體營銷轉變的同時,出版企業要結合讀者信息,整合線上與線下、關系營銷與互動營銷,從而實現良好的營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