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炯清
【摘要】目的:術前訪視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意義評價。方法: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間,我院診治的152例手術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無術前訪視)和觀察組(術前訪視),每組各76例,對兩組患者在手術期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度、術中配合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等.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在手術期對疾病知識了解的達標率、術中配合良好度,以及護理滿意度都明顯提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術前訪視在手術室護理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手術期加強心理疏導,使其以良好心態面對治療和護理,更好地配合手術,最終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術前訪視;手術室整體護理;應用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究術前訪視對手術室整體護理效果的意義,為有效的開展患者手術治療前進行訪視的方法探究提供相應的基本理論和參考資料[1],擴展手術治療臨床患者的護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手術室護理的整體效果[2],為患者能夠獲得治療的成功提供相應的前提條件,我院針對術前訪視對手術室整體護理的意義展開了研究,現在將研究的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臨床基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為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52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70例,患者年齡17~62歲,平均年齡39.3歲。所有患者在接受手術之前都接受了全面的檢查得到了確診,具備接受手術的條件。將152例患者采用隨機的方式均分成兩組,每組76例患者,一組作為觀察組,一組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接受手術的情況等方法基本相似,具有很強的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的患者進行手術之前的全面的常規檢查。對于觀察組的患者在進行全面的常規檢查的基礎上,進行術前訪視。對兩組患者術前檢查和進入手術室時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和不良心理狀態、患者術中配合程度、手術的成功率、患者對手術治療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患者圍術期的并發癥情況以及患者對手術室整體護理效果的滿意程度等進行統計分析。
統計學處理:對研究過程中統計得到的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進行處理和分析,如果得到P<0.05則說明兩組數據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并且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術前檢查和進入手術室時的生命體征變化幅度對比:對兩組患者術前檢查和進入手術室時的生命體征變化幅度進行統計可以得到具體數據資料。見表1。
通過采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到觀察組患者在術前檢查和入室時的生命體征變化幅度明顯小于對照組患者的,并且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手術前不良心理狀態情況比較:對兩組患者在手術之前的心理狀態情況進行統計可以得到具體數據資料。見表2。
對上表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可以得到觀察組患者在手術之前的不良心理狀態發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并且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并發癥和護理滿意程度對比:對兩組患者在圍術期的并發癥情況和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行統計可以得到詳細數據資料。見表3。
通過對上表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可以得到兩組觀察組患者在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的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并且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并且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患者對手術治療相關知識的調查和分析,可以得到觀察組患者對于手術治療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并且兩者之間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對于手術治療知識、目的和過程等的了解程度對于手術治療的成功具有極大的影響。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認識程度、手術治療相關知識、手術治療的目的和過程等的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護理工作人員在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的健康教育程度。在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訪視,從患者的利益出發在多個方面對患者的需要進行充分的考慮,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認真細致的解答,向患者全面講解手術治療相關的知識、手術治療的目的和過程,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原則,不斷的提高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信心,使其能夠積極的配合手術治療,提高治療的效果。同時,對患者進行術前的訪視對于患者圍術期的護理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對術前患者進行訪視的方法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幾種:①在手術的前1天由主治醫師對手術室的相應護理工作人員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使護理工作人員能夠全面了解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的病情情況,以及在護理工作中應該注意的地方,在出現問題時應該采用怎樣的方法及時的進行相應的處理工作。②在進行訪視時和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采用積極的方式引導患者改變不良的心理狀態,對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耐心的解答,使患者能夠對手術的相關知識有個全面的認識。從患者的角度對相應的問題進行考慮和解決,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對于病情比較復雜的患者,在進行手術之間應該組織相應的專家進行討論,對手術時采用的具體方法,手術過程中需要的物品,可能出現的異常狀況以及并發癥等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便在最佳的狀態下使手術能夠成功順利的開展。③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和訪視工作時,護理工作人員應該表現出充分的自信,以贏得患者的信任。同時,應該用親切的語氣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主動關心患者的生活起居,使患者能夠充分的感受到來自護理工作人員的關懷,感受到安全感和滿足感。④在與患者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注意交談的語氣,采用語言藝術的魅力,用激勵的語言不斷的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⑤加強與患者親朋好友的溝通,使他們明白自己對患者的重要性。建議他們在給與患者充分的物質支持的基礎上,應該給與患者充分的精神支持,在進行手術之前應該陪伴患者等待手術的開始,在這之間要不斷的說一些激勵患者的話。在手術時親自將患者送入到手術室,并且在手術室外等待患者,在手術結束之后親自將患者接入到病房,使患者能夠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感受到來自親朋好友的關心和照顧。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可以得到實施術前訪視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術前檢查到入室時生命體征的變化幅度,提高手術治療的整體效果和患者的滿意度。降低手術之前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發生情況、并發癥的發生等。同時能夠提高患者對于手術相關知識的了解。總之,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能夠有效的提高手術室的整體護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應該在臨床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樊秀麗.術前訪視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中國美容醫學,2012(14).
[2]董保芳.淺析術前訪視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健康大視野,2013(4).
【摘要】目的:術前訪視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意義評價。方法: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間,我院診治的152例手術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無術前訪視)和觀察組(術前訪視),每組各76例,對兩組患者在手術期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度、術中配合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等.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在手術期對疾病知識了解的達標率、術中配合良好度,以及護理滿意度都明顯提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術前訪視在手術室護理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手術期加強心理疏導,使其以良好心態面對治療和護理,更好地配合手術,最終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術前訪視;手術室整體護理;應用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究術前訪視對手術室整體護理效果的意義,為有效的開展患者手術治療前進行訪視的方法探究提供相應的基本理論和參考資料[1],擴展手術治療臨床患者的護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手術室護理的整體效果[2],為患者能夠獲得治療的成功提供相應的前提條件,我院針對術前訪視對手術室整體護理的意義展開了研究,現在將研究的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臨床基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為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52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70例,患者年齡17~62歲,平均年齡39.3歲。所有患者在接受手術之前都接受了全面的檢查得到了確診,具備接受手術的條件。將152例患者采用隨機的方式均分成兩組,每組76例患者,一組作為觀察組,一組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接受手術的情況等方法基本相似,具有很強的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的患者進行手術之前的全面的常規檢查。對于觀察組的患者在進行全面的常規檢查的基礎上,進行術前訪視。對兩組患者術前檢查和進入手術室時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和不良心理狀態、患者術中配合程度、手術的成功率、患者對手術治療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患者圍術期的并發癥情況以及患者對手術室整體護理效果的滿意程度等進行統計分析。
統計學處理:對研究過程中統計得到的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進行處理和分析,如果得到P<0.05則說明兩組數據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并且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術前檢查和進入手術室時的生命體征變化幅度對比:對兩組患者術前檢查和進入手術室時的生命體征變化幅度進行統計可以得到具體數據資料。見表1。
通過采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到觀察組患者在術前檢查和入室時的生命體征變化幅度明顯小于對照組患者的,并且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手術前不良心理狀態情況比較:對兩組患者在手術之前的心理狀態情況進行統計可以得到具體數據資料。見表2。
對上表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可以得到觀察組患者在手術之前的不良心理狀態發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并且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并發癥和護理滿意程度對比:對兩組患者在圍術期的并發癥情況和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行統計可以得到詳細數據資料。見表3。
通過對上表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可以得到兩組觀察組患者在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的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并且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并且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患者對手術治療相關知識的調查和分析,可以得到觀察組患者對于手術治療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并且兩者之間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對于手術治療知識、目的和過程等的了解程度對于手術治療的成功具有極大的影響。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認識程度、手術治療相關知識、手術治療的目的和過程等的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護理工作人員在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的健康教育程度。在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訪視,從患者的利益出發在多個方面對患者的需要進行充分的考慮,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認真細致的解答,向患者全面講解手術治療相關的知識、手術治療的目的和過程,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原則,不斷的提高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信心,使其能夠積極的配合手術治療,提高治療的效果。同時,對患者進行術前的訪視對于患者圍術期的護理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對術前患者進行訪視的方法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幾種:①在手術的前1天由主治醫師對手術室的相應護理工作人員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使護理工作人員能夠全面了解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的病情情況,以及在護理工作中應該注意的地方,在出現問題時應該采用怎樣的方法及時的進行相應的處理工作。②在進行訪視時和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采用積極的方式引導患者改變不良的心理狀態,對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耐心的解答,使患者能夠對手術的相關知識有個全面的認識。從患者的角度對相應的問題進行考慮和解決,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對于病情比較復雜的患者,在進行手術之間應該組織相應的專家進行討論,對手術時采用的具體方法,手術過程中需要的物品,可能出現的異常狀況以及并發癥等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便在最佳的狀態下使手術能夠成功順利的開展。③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和訪視工作時,護理工作人員應該表現出充分的自信,以贏得患者的信任。同時,應該用親切的語氣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主動關心患者的生活起居,使患者能夠充分的感受到來自護理工作人員的關懷,感受到安全感和滿足感。④在與患者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注意交談的語氣,采用語言藝術的魅力,用激勵的語言不斷的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⑤加強與患者親朋好友的溝通,使他們明白自己對患者的重要性。建議他們在給與患者充分的物質支持的基礎上,應該給與患者充分的精神支持,在進行手術之前應該陪伴患者等待手術的開始,在這之間要不斷的說一些激勵患者的話。在手術時親自將患者送入到手術室,并且在手術室外等待患者,在手術結束之后親自將患者接入到病房,使患者能夠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感受到來自親朋好友的關心和照顧。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可以得到實施術前訪視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術前檢查到入室時生命體征的變化幅度,提高手術治療的整體效果和患者的滿意度。降低手術之前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發生情況、并發癥的發生等。同時能夠提高患者對于手術相關知識的了解。總之,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能夠有效的提高手術室的整體護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應該在臨床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樊秀麗.術前訪視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中國美容醫學,2012(14).
[2]董保芳.淺析術前訪視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健康大視野,2013(4).
【摘要】目的:術前訪視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意義評價。方法: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間,我院診治的152例手術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無術前訪視)和觀察組(術前訪視),每組各76例,對兩組患者在手術期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度、術中配合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等.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在手術期對疾病知識了解的達標率、術中配合良好度,以及護理滿意度都明顯提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術前訪視在手術室護理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手術期加強心理疏導,使其以良好心態面對治療和護理,更好地配合手術,最終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術前訪視;手術室整體護理;應用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究術前訪視對手術室整體護理效果的意義,為有效的開展患者手術治療前進行訪視的方法探究提供相應的基本理論和參考資料[1],擴展手術治療臨床患者的護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手術室護理的整體效果[2],為患者能夠獲得治療的成功提供相應的前提條件,我院針對術前訪視對手術室整體護理的意義展開了研究,現在將研究的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臨床基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為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52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70例,患者年齡17~62歲,平均年齡39.3歲。所有患者在接受手術之前都接受了全面的檢查得到了確診,具備接受手術的條件。將152例患者采用隨機的方式均分成兩組,每組76例患者,一組作為觀察組,一組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接受手術的情況等方法基本相似,具有很強的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的患者進行手術之前的全面的常規檢查。對于觀察組的患者在進行全面的常規檢查的基礎上,進行術前訪視。對兩組患者術前檢查和進入手術室時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和不良心理狀態、患者術中配合程度、手術的成功率、患者對手術治療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患者圍術期的并發癥情況以及患者對手術室整體護理效果的滿意程度等進行統計分析。
統計學處理:對研究過程中統計得到的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進行處理和分析,如果得到P<0.05則說明兩組數據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并且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術前檢查和進入手術室時的生命體征變化幅度對比:對兩組患者術前檢查和進入手術室時的生命體征變化幅度進行統計可以得到具體數據資料。見表1。
通過采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到觀察組患者在術前檢查和入室時的生命體征變化幅度明顯小于對照組患者的,并且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手術前不良心理狀態情況比較:對兩組患者在手術之前的心理狀態情況進行統計可以得到具體數據資料。見表2。
對上表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可以得到觀察組患者在手術之前的不良心理狀態發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并且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并發癥和護理滿意程度對比:對兩組患者在圍術期的并發癥情況和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行統計可以得到詳細數據資料。見表3。
通過對上表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可以得到兩組觀察組患者在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的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并且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并且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患者對手術治療相關知識的調查和分析,可以得到觀察組患者對于手術治療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并且兩者之間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對于手術治療知識、目的和過程等的了解程度對于手術治療的成功具有極大的影響。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認識程度、手術治療相關知識、手術治療的目的和過程等的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護理工作人員在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的健康教育程度。在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訪視,從患者的利益出發在多個方面對患者的需要進行充分的考慮,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認真細致的解答,向患者全面講解手術治療相關的知識、手術治療的目的和過程,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原則,不斷的提高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信心,使其能夠積極的配合手術治療,提高治療的效果。同時,對患者進行術前的訪視對于患者圍術期的護理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對術前患者進行訪視的方法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幾種:①在手術的前1天由主治醫師對手術室的相應護理工作人員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使護理工作人員能夠全面了解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的病情情況,以及在護理工作中應該注意的地方,在出現問題時應該采用怎樣的方法及時的進行相應的處理工作。②在進行訪視時和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采用積極的方式引導患者改變不良的心理狀態,對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耐心的解答,使患者能夠對手術的相關知識有個全面的認識。從患者的角度對相應的問題進行考慮和解決,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對于病情比較復雜的患者,在進行手術之間應該組織相應的專家進行討論,對手術時采用的具體方法,手術過程中需要的物品,可能出現的異常狀況以及并發癥等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便在最佳的狀態下使手術能夠成功順利的開展。③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和訪視工作時,護理工作人員應該表現出充分的自信,以贏得患者的信任。同時,應該用親切的語氣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主動關心患者的生活起居,使患者能夠充分的感受到來自護理工作人員的關懷,感受到安全感和滿足感。④在與患者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注意交談的語氣,采用語言藝術的魅力,用激勵的語言不斷的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⑤加強與患者親朋好友的溝通,使他們明白自己對患者的重要性。建議他們在給與患者充分的物質支持的基礎上,應該給與患者充分的精神支持,在進行手術之前應該陪伴患者等待手術的開始,在這之間要不斷的說一些激勵患者的話。在手術時親自將患者送入到手術室,并且在手術室外等待患者,在手術結束之后親自將患者接入到病房,使患者能夠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感受到來自親朋好友的關心和照顧。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可以得到實施術前訪視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術前檢查到入室時生命體征的變化幅度,提高手術治療的整體效果和患者的滿意度。降低手術之前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發生情況、并發癥的發生等。同時能夠提高患者對于手術相關知識的了解。總之,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能夠有效的提高手術室的整體護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應該在臨床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樊秀麗.術前訪視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中國美容醫學,2012(14).
[2]董保芳.淺析術前訪視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健康大視野,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