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摘要】目的:探討手術室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提出手術室預防護理對策,并檢驗預防護理對策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0年1~12月在我院手術室接受手術治療的568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通過對患者的一般資料、手術情況以及手術部位切口感染情況進行分析,找出手術室切口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由此提出手術室預防護理對策;2011年1月~12月在我院手術室接受手術治療的574例患者作為觀察組,根據提出的手術室預防護理對策進行護理干預,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手術切口感染情況。結果:對照組切口感染率為4.96%,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顯示,急診手術、手術時有參觀人員、手術時間>3h、接臺手術是手術切口感染的獨立影響因素.觀察組根據手術室護理對策進行護理后,切口感染率為2.09%。2010年與2011年切口感染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結論:針對手術室切口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提出合理的護理對策,可顯著降低手術患者的切口感染率。
【關鍵詞】切口感染;手術室;相關因素;護理
手術切口感染在臨床上屬于非常常見的院內感染,根據相關研究證實,手術切口感染占所有醫院感染的15%~40%[1]。導致切口感染的手術室因素有很多[2],本文就常見的手術室相關因素進行分析與探討,旨在為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供科學根據,具體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0年1~12月手術室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共568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368例,女性患者200例,年齡為18~70歲,平均年齡為45.0±15.0歲。另選取本院2011年1~12月手術室接受手術的患者共574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患者300例,女性患者274例,年齡為16~72歲,平均年齡為46.0±12.0歲。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分布、手術情況等基本資料,差異性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對2010年度存在的手術部位切口感染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以了解導致手術室切口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通過進行單因素或者多因素分析可得,急診手術、手術時有人員參觀、手術時間超過3h以及接臺手術均是導致患者手術部位切口感染的重要與主要原因。針對此類影響因素,制定一系列護理方案,并于2011年度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對策。
護理方法:①減少手術參觀人員量:在安排手術的過程中,應盡量減少手術參觀人員的數量,特別是對于切口較大、患者身體素質較差、手術時間較長的手術,應盡量避免人員參觀。對于必須接受人員參觀的手術,所有進入手術室的人員均應嚴格消毒,手術室護士協助其穿戴好無菌手術服,并盡量縮短參觀時間。②控制手術時間:術前護理人員應將該臺手術的主刀醫生、麻醉師以及患者資料詳細記錄與研究,并對醫生的手術習慣進行一定的了解,術前還需將所有器械與設備準備齊全,避免在手術的過程中出現器械缺失,耽誤手術時間。手術操作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盡量全方位配合醫生的操作,將失誤降至0。術后在患者關閉體腔時,應注意謹慎、細心,嚴禁將任何醫用器械或其他用具遺留在患者體內。③接臺手術嚴格消毒:對于接臺手術的情況,護理人員在手術間隙應當對手術室進行嚴格消毒,并保證手術室的通風至少半小時以上,對所有物表使用專用消毒液進行消毒,做好“三查七對”,以確保手術器械準備與消毒妥當。④規范手術室操作程序:在術前對患者進行接送時,護理人員應當采用雙車法,保證患者的衣物絕對不帶進手術室。巡回護士協助將患者身上的污物完全清除干凈,在擺放體位時,要盡量保證科學、適宜,避免患者體位不當導致肢體缺血,從而影響術后恢復。手術過程中,所有護理人員的洗手程序均應該嚴格遵守醫院制定的相關洗手制度,在與患者進行接觸前,要用高效碘伏原液將手反復擦洗5分鐘以上,擦洗的部位超過肘部,一些對于碘伏過敏的護理人員,需用肥皂水反復清洗10分鐘以上,再用洛本清消毒液原液擦手,然后用無菌紙巾擦干。
統計學方法:本文所有數據使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感染率可得,2010年度切口感染率為4.96%,根據手術室護理對策進行護理后,2011年度切口感染率為2.09%.2010年與2011年切口感染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
討論
手術室切口感染在臨床上非常常見,而導致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也多種多樣,主要與手術室護理有關。根據本文經驗總結,主要為以下幾點因素:①急診手術。由于急診患者需立即接受治療,否則會威脅生命安全,因此在進行手術器械準備時,往往出現不充分的情況。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隨時可能領取所需器械或設備,導致手術時間被耽誤,從而影響患者預后,增加感染率。②參觀人員過多。由于部分手術具有教學目的,參觀人員在進入手術室后,難免因為消毒不完全而引入致病菌,從而引起患者術后切口感染。③手術時間超過3h。通常患者手術時間過長后,其肢體或切口處供血容易發生不足,而切口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其感染的發生率會明顯升高。④接臺手術。接臺手術由于頻繁地更換患者,容易引入細菌,導致患者發生感染。
根據手術室常見的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制定了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后,2011年度的切口感染率為2.09%,明顯低于2010年的4.96%,兩年的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1)。由此可見,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控制手術室切口感染率,使患者術后更好的康復。
參考文獻
[1]肖玲,王葵花.普外科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實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0):184-185.
[2]夏祥碧,劉力克,張倩,等.惡性腫瘤醫院感染影響因素的病例對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12(3):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