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獨佳
摘 要:語文閱讀是初中生語文學習的—個重要方面。在中考語文中,閱讀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因此,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而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新課標更加關注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師必須要重視培養和提高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要經歷從幼兒到青年再到老年的過程,一切都在發生著改變,人們都在感受著萬物的瞬息變化。然而無論世界如何變化,追求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精神是伴隨人一生的向往,閱讀能夠美化心靈,提高人們的素質,是培養學生擁有一生最重要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會伴隨著他們的一生。因此,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對學生未來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起到重大的作用。閱讀能力是初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初中學生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然而當前初中閱讀教學中的一些方式并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改進的。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在學習中最有效的動力,只有培養了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以蘇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為例,教材中安排了包括人文、民俗風情、自然科學、藝術鑒賞等模塊的閱讀素材,內容豐富、充實,能夠讓學生在閱讀這些豐富文章的同時尋找自己的閱讀興趣。我們在指導學生閱讀文章時要注意挖掘不同的學生對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興趣。初中生正處于由童稚逐漸走向思想成熟的時期,對外部世界好奇又極不安穩,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時要考慮到啟發學生對外界和未來的感知朝向一個更加開放和美好的方向。例如,在對《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進行引讀時,教師們就要以文中描寫的童年趣事為主線,并向學生們傳達外界環境的美好和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引起學生們的美好回憶,讓同學們感受外在世界的美好,激發學生對這一類文章的閱讀興趣,達到了閱讀教學的目的。再如,教師對《紀念白求恩》引讀的過程中,不應單單以應付教學、應付考試為目的,忽略文章本身傳達給學生的情感態度。引領學生體會到白求恩的那種無畏無私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質,明白這種精神才是真正永遠流傳、值得一生追求的。同時,教師們要通過對這類文章整體架構和寫作手法的講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了教育和教學的雙重目的。
二、讓學生掌控閱讀
語文教學的目標應該是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意識和主動學習的習慣,能夠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我學習環境。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就是要求教師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改掉以前教學中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師生互動不僅是表現在課堂上的師生交流,也可以是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引導學生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并與老師交流讀后心得。例如,指導學生學習教材中描寫關于親情的文章《我的母親》時,講解完文章寫作方式,情感表達的寫作手法后,可以在課堂中讓學生說說對文章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的認識和自己對父母親情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可以通過閱讀文章找到表達至愛親情的一種文學途徑,并且能夠結合自身對親情的理解嘗試寫作有關親情的作文,從真正意義上讓學生們掌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和如何表述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充分給予學生主動權,在有聲朗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以往的教學中,老師們過多地看重知識的講述,對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總是以冗長和繁瑣的提問分析方式進行講解,往往使學生缺乏閱讀實踐。通過對文章的誦讀,利用語音、音調和語氣等引導學生進入角色;通過組織學生臨摹文中語言的情景、對話、人物的語態,讓學生們能夠進入閱讀的氛圍,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例如,《最后一課》中體會韓麥爾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時,師生就可以在課堂上呈現出文中的場景,使學生們身臨其境,理解得更深刻。
三、逐步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和評鑒能力
大部分教師都會有這樣一個發現,幾乎每一個語文閱讀水平較好的學生都有課外閱讀的習慣,所以積極引導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是提高初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在這一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理解、聯想、分析和想象的能力,可以通過課外閱讀交流會、讀書研討會等方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信息進行反饋和對學生課外閱讀進行指導。使得學生在課外閱讀時由簡單到深刻,由匱乏到豐富,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反過來,教師們可以利用課外閱讀的優勢促進學生的課內閱讀,中學語文教材中選編的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可以形成認知與情感的協調統一。另外,加強速讀訓練、擴大閱讀量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
初中生要養成閱讀評鑒能力,通過對教材的學習和課外閱讀的擴展訓練,使學生逐漸形成對故事情節,人物舉動,作品特點等的評鑒能力,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邊讀邊討論并寫成一些小的議論文,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作文的寫作水平。
總之,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僅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對初中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幫助初中生不斷地獲取新信息,擴展思維,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又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需要老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和堅持不懈地努力,是對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考驗。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閱讀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思維理解方式,提高學生對文章的評鑒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之我見[J].科技信息,2011(1).
[2]石小兵.新課程下語文閱讀的地位與能力培養[J].四川文理學
院學報,2008(S1).
[3]許先江.談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2010(12).
(江蘇省江陰市云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