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清
摘 要:要使員工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就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功能。在開展企業政工工作中,要對企業員工給予多層次、全方位的的激勵,要充分調動員工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要堅持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并重、合理利用“三種力量”和建立完善人才激勵機制。
關鍵詞:企業政工;激勵;途徑
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服務于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服務于企業的經營管理,為企業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供精神動力和保障。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事業的成敗,人是關鍵和決定性因素。開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員工給予多層次、全方位的的激勵,使員工發揮出最大的力量推動企業發展,這是當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激勵功能的定位與實現。
1 思想政治工作激勵功能的表現
1.激勵員工,強化素質。隨著改革的深入,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愈加確立了決定性地位,企業之間的經濟競爭更加激烈,企業內部的崗位競爭愈加凸顯。在這一背景和氣候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功能,首先表現于在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不斷向員工宣傳當下所面臨的發展大勢和市場現狀,提高員工的競爭意識、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促使員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獲取全面發展,從而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取得持續進取的動力。
2.激勵員工,不懈進取。企業的改革發展,員工直接參與其中,企業的興衰,也與員工的息息相關。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讓員工正確認識個人與企業的關系,增強員工企業歸屬感、責任感,樹立主人翁的意識;讓員工正確認識企業與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讓員工正確認識自我,增強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自覺地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堅持不懈地不斷進取,使員工在積極推動企業發展中不斷完善發展,實現企業與個人雙贏。
3.強化管理,激活人力資源。人力資源開發管理是企業最重要的工作,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不只是與經濟工作兩者結合的問題,而是思想政治工作已經是觸入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功能,也表現在服務于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融于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中。在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就有了良好的載體,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從而能夠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2 思想政治工作激勵功能的保障因素
1.堅持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并重。在工作中,要堅持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并重原則,對員工進行全方位激勵。對員工取得成績、做出貢獻,要給予獎金、獎品等形式的物質獎勵,物質激勵是表示對人的成就的認可、肯定的一種最實惠的方式。物質激勵是不可缺少的,但同時也要采取精神激勵的方式,滿足人的精神的高層次的需要,讓人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得到充分滿足。要通過對優秀員工的獎勵,幫助員工正確認識自身在企業發展中的價值,同時通過對優秀員工的事跡的宣傳,樹立榜樣,號召全體員工向優秀員工學習,把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凝聚起推動企業發展的能量。
2.要合理利用“三種力量”。一是用真理的力量讓人信服。用真理激勵員工,最具說服力量。要運用理論武裝、政治導向、思想免疫等思想政治工作工具,使員工認同真理,接受真理,樹立起對物質、精神追求的正確看法,成為綜合素質優良,具有高尚志趣和追求的員工隊伍。二是用目標的力量促動員工。合理并具有可實現性的目標最能激發人的無窮動力。引導員工確立多元的奮斗目標,而不是只追求單純的物質目標,從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三是用典型的力量感召員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合理運用典型的力量,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增強,為激勵提供保障。對崗位成才、發展有功、愛企敬業的員工, 給予適當的獎勵和宣傳,為廣大員工樹立起的榜樣,以此引導員工隊伍全面加強理論修養、思想道德、職業能力等方面培養和提升。
3.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沒有的良好完善的機制是盲目的。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是企業制度建設中的重要內容和環節。企業要留住人才,必須對人才進行有效的激勵,并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做保障。首先要建立有利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和人才合理使用的基礎制度,引入能者上、庸者下的競爭上崗、擇優上崗機制,實現勞動力價值的最佳配置;其次要建立勞動準入制度,如崗前培訓、持證上崗等;第三要不斷推進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和制定與勞動技能和工作實效緊密掛鉤的考核分配體系。
3 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功能的實現途徑
1.要充分啟發人的自覺性。社會在不斷進步,現在已經進入知識經濟、信息時代,社會和行業分工越來越細,個人能力、精力、智力的局限性和不足日益顯現,只有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集中迸發,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但要形成集體性的智慧和力量,需要每一個員工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心甘情愿地勇往直前,投入全部的精力和智慧去為企業做事、去奮斗、去奉獻,成為企業發展事業的參與者、奉獻者、建設者。因此,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廣大職工群眾的智慧和力量,理解他們、尊重他們、器重他們,激勵他們增強自信心,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和激發他們的自覺性,從而增強執行力,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為企業的穩定發展做貢獻。
2.要充分激發人的積極動機。社會的發展進步必須依靠人的努力和進步,社會的發展進步其實就是由每個人的發展而產生、匯聚的力量來推動的。但作為個人,既有追求個人價值實現、獲取個人需要的積極動機,也有在沒有約束、沒有壓力和動力的環境下,而產生的惰性。人如果沒有進取心,積極動機就會漸漸被惰性所代替,喪失不斷奮斗進取的動力。企業發展的動力在于員工的進取心,如果員工沒有了進取心,那么企業也會停滯不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去發揮激勵功能,鼓舞、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創新性,實現自我價值,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壯大,為社會的發展注入力量。
3.要盡量實現人的合理利益。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必須時時處處關心和愛護員工,最大限度地實現其合理利益,讓企業的發展與個人利益的實現相得益彰,互相促進。思想政治工作要激勵人不斷進取,必須正視利益問題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動機和欲望,如果思想政治工作忽視員工的利益訴求,而采取“空對空”的說教的模式,就會使人反感,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激勵也就無從談起。所以,必須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員工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企業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員工,滿足職工物質和精神的需要,提高廣大員工的物質文化水平,思想政治工作才會發揮出強大的激勵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使產生強烈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4.要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和思想引導。人是企業最寶貴的因素和力量。企業要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從根本上來說,關鍵在于提高人的素質。以人為本,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功能,就是要把人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讓員工充分把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到充分的發揮。但人的知識和能力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通過教育培養獲得的。因此,要打造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培訓和思想引導。一方面要從理想、信念和價值觀、人生觀教育入手,使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提高,一方面積極開展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教育培訓,使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不斷提高,同時,要積極搭建階梯和平臺,營造適宜環境,有利于職工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