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遼寧營口理工學院 遼寧營口 115014)
作為一項綜合性最強的運動,足球運動成為大學生課余運動中最受喜愛的運動項目,因此,它在大學的校園里已經擁有的廣泛的學生基礎。但是足球運動在國內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們也面臨這諸多問題。在日常的教學的訓練過程中,教學理論滯后,訓練方法單一;教學與訓練脫節等問題尤為突出,為此,在提出現階段高校足球教學與訓練存在的問題后,再結合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和多年的教學經驗,訓練實踐以及對足球的研究探討高校足球教學與訓練的新方法,希望能為高校足球運動的發展乃至中國足球運動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教學理論滯后:目前世界足球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技術越來越全面,戰術越來越靈活多變,場上運動員的分工越來越不明顯,對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和體能的訓練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運動員只有在基本相當好的體能的前提下才能適應比賽的需求。傳統的體能訓練主要的側重點在于對某一運動素質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韌的追求,而把對運動員的整體機能潛力的提高,頑強拼搏意志和心理素質的培養給忽略。足球運動員競技能力也叫比賽能力,它是一種能夠將運動員的體能、技能、智能和心理素質能力有機結合的能力。其中,體能訓練無可非議是競技能力的關鍵,是競技能力的至關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把傳統的足球訓練方法中將足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簡單地看成是運動素質訓練和身體訓練的錯誤觀念給糾正過來。體能訓練與運動素質有密切的聯系但他們之間并不能劃等號,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這些問題就體現了我們高校足球教學理論的滯后性。
我國許多高校的足球訓練的訓練方法單一,仍然停留在比較粗狂的訓練模式上,我們沒有一套系統的訓練模式在足球的訓練上,僅僅只是進行一些簡單的技戰術配合,沒有結合不同運動員的特點等相應地制定符合實際地基礎動作的訓練,同時我們對運動員的訓練常常忽視對于個人基礎技術以及臨場應變能力的培養。
在我國的普通高校,正規競技項目往往是作為我們足球教學的主線,伴隨著競技足球向越來越高難度的方向發展,導致在負荷、技術等方面足球運動娛樂于健身的特征,因此,高校的足球教學很大程度上只是滿足了競技足球的要求,而使足球教學于學生的實踐需要脫節。
我們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個目標,因為有清晰的目標就能知道我們將將一件事情做到最好,足球教學和訓練也是一樣,需要清晰的目標。足球教學與訓練有三個目標:第一個最基本的目標就是將足球這項運動的基本知識傳授給熱愛這項運動的人;第二個目標是使學生熱愛鍛煉并養成科學的鍛煉習慣;第三個目標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使他們具有頑強的拼搏精神,團隊精神等。在這三個目標當中,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他們不拍困難,艱苦奮斗,不斷向上的體育精神。我們高校的教學與訓練理念不能止步于第一個和第二個目標上,否則,毫無疑問我們的教學理念只會止步不前,甚至我們教學理念會回到更為傳統的教學理念上去。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足球教練員,不僅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一點是要去認真研究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能夠激發學生對足球的興趣,讓學生真正愛上這項運動,這樣才能刺激學生長生愉快地情感體驗,同時養成終生鍛煉的習慣。從而使體育精神深入人心,進而提高足球水平。所以,當下高校足球教練員應當將“以人為本”的教學作為足球教學與訓練的指導思想,將人文理念貫穿日常教學與訓練的始終。
一名高水平的足球運動員必須具備較強的足球意識,足球意識就好比化學反應中催化劑,沒有催化劑有些反應是無法進行的。它是一個足球運動員的專業水平從量變向質變轉變的決定因素。足球意識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運動員面對球場上一切突發情況時的綜合反映,它屬于人腦的機能。由此可見,足球意識對足球運動員的重要性,但是學生的足球意識并不是一兩天就能夠形成的,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的結合才能時學生具備足球意識。同時,學生也不能忽視對自身體能的訓練,因為良好的體能為學生意識的形成提供基礎的保障。再者,在平常的教學訓練中,教練員要讓大學生經常看世界上著名的比賽,讓學生從中獲得實戰性強的專業技術,然后再組織學生比賽,使他們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戰當中去。只有這樣才能體能訓練的基礎上培養較強的足球意識,才能不斷地提高大學生的足球水平。
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和學生一起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在日常教學中運用的方式和手段的總稱,高校在教學過程中用鼓勵學生發揮其在足球這項運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揚創新精神,要教學生每次無論是在訓練過程中還是在訓練結束后都要進行自我的反思。通過這樣的訓練,不但可以使學生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技能還可以讓學生對足球這項運動有更深刻的理解,讓學生成為訓練過程的真正主體,掌握主動權。同時,教練員在教學生具體的動作的時候,應先將一個進行分解,然后教練員再對分解的動作進行詳細的講解,然后讓學生復述并同時操練,再讓學生相互交流學習的心得,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動作有一個細致的了解,同時使學生的每一個動作規范化。最后要針對所教的內容安排比賽,讓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來指導實踐行動。相信通過教練員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使教學內容能夠順利的完成并且使教學質量得到質的飛躍,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我們將人腦對事物的反應稱為人的心理,人的心理是情感認知、意志、感知、思維等因素的產物。俗話說“上戰伐謀,攻心為上”可見心理素質的作用之大。不論在何種領域上要想獲得實際上的成功是離不開對心理素質的訓練。同樣在體育競爭上,心理狀態對于比賽的結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運動競爭的結果是受心理狀態和心理活動的影響,人的各項活動的實施也是由心理作用和實施的,所以要想足球教學質量和足球教學方法得到質的飛躍必須引進先進的心理訓練方法,使學員通過優質的心理訓練方法來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以此來提高球隊整體的素質從而實現教學目標的實現。
事實上,心理訓練方法是心理技能的訓練,它主要包括了模擬訓練法、自我暗示法、意志訓練法、表象訓練法和放松訓練法。足球運動員對身體、技術、戰術水平的協調配合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如果不對足球運動員的訓練使用心理訓練法那么將得不到良好的訓練效果。所以這就要求訓練員在對球員的訓練過程中時刻提醒心理訓練法的重要性,要將心理訓練貫徹到足球訓練上的每一個環節,要充分的了解學員的心理狀態并對有錯誤心理的學員進行一對一指導。通過這樣訓練的方法可以使得在訓練時或比賽中出現某一問題時的心理調節能力得到提高,同時應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提高。
在當今大學高校中,足球教學訓練中存在許多弊端,通過不斷地探索與引進西方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足球運動逐漸朝著新的態勢發展但是仍存在諸多問題,畢竟大學足球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所以,在當前高校足球的教學與訓練中要注重教學方法得優化和創新,使足球教學與訓練的理念和方法更加鮮明。
同時先進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足球鍛煉中。進而,使學生獲得快樂和準確的足球理論,最終提高中國足球事業發展水平。
[1]李云生.淺談中職足球教學訓練中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價值工程,2012(4).
[2]趙越.淺析高校足球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才智,2010(7):116.
[3]劉勇.中學足球教學的相關改革對策[J].內江科技,2009(10):171.
[4]張恩子.足球教學訓練大綱[M].人民體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