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芝 鮑杰
(1.天津市東麗游泳訓練中心 天津 300300; 2.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2012級 湖北武漢 430079)
游泳作為強身健體的體育項目,越來越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游泳項目不但對人體的運動系統、循環系統、心血管系統有著積極的作用,而且能夠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機體對寒冷的抵抗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對于初次學習游泳項目的學員來說,往往因為某種原因對游泳產生了在心理上的恐懼。當產生了這種恐懼心理后,如何去克服這種恐懼心理。是每個游泳教練員所值得注意的問題。恐懼是一種人類及生物心理活動的一種狀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恐懼是一種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因此,對于初學者學員的恐懼心理產生后,會直接影響到游泳教與學的進度和教學效果。
初學游泳的學員對游泳恐懼心理產生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嗆水的出現是對初學者產生的恐懼心理的最主要原因。經過總結所有教學學員,有40%的學員在初學時有嗆水的現象。由于初學者沒有預先對水環境的了解和適應,以及沒有下水前充分的心理準備、思想準備,游泳過程中如果產生恐懼心理,驚慌失措使得動作錯誤、不協調,從而導致嗆水,游泳者出現劇烈咳嗽、胸悶、呼吸急促、呼吸困難、惡心以及耳朵進水后的耳鳴現象。嚴重時,肢體出現抽筋、痙攣等癥狀。這些癥狀如果不及時調節和緩解。會加劇初學者的恐慌心理,更嚴重的,會出現淹水、溺水等后果的發生。當初學者在產生恐懼心理、怕水情緒后,往往找機會與其他泳伴到淺水區域、池邊或者趴在水線上,間斷練習。久而久之會產生自身的惰性,加劇了厭水的心理。
曾經有過溺水經歷的學員由于受到溺水的刺激,在大腦中形成了一個情景相似的場景與體驗,從而喚起對水的恐懼心理。那么教練員應該從理論上和行動上加以引導,使得恐懼水的記憶慢慢淡化。并通過熟悉水性的練習克服對水的恐懼,最后從“我能行”代替“我能行,不怕水”,形成對水的一個新的感知能力。就是說有一種新的水感。
人類經過長期的進化過程已經形成了直立行走,習慣了接觸地面的行進。但游泳是在水中進行各種活動的運動,是人體漂浮在水面或者潛在水里進行的運動項目,從而顛覆了習慣。那么由于初學者不善于利用水的浮力與水中的壓力,經常會產生沉下浮起的上下飄動的感覺,這種不確定的浮動下沉讓游泳者的身體姿態產生了不適應,就容易出現嗆水及肌肉緊張等現象,進而導致恐懼心理的產生。
人們適應了在陸地上自然呼吸,而在水中游泳的時候,呼吸與陸地上截然不同,在水中是要有節奏的、規律性的呼吸,具體方式為用口在水面上吸氣,用鼻和嘴在水里呼氣。這種呼吸并不是單純的完成換氣,還必須實現呼吸與手腳動作的協調。因此由于呼吸方式的不同出現嗆水現象,使初學者產生了恐懼心理。
水性也就是水感,是人體在水中四肢滑動所帶來的水對肢體、肌肉、皮膚的阻力感、浮力感,是掌握游泳技術的基礎。初學者應加強對水感的體驗,實現調整自己在水中的平衡與穩定。教練員應該給學員精神上的鼓勵建立信心,首先讓學員在氣袋的保護下依次下水,來慢慢的熟悉水感。然后學會水中行走,手扶著池邊慢慢走,腳底踩穩身體保持正直。
呼吸練習對于曾經有過嗆水和溺水的學員來說是一個挑戰。呼吸練習采用的教學工程是先從岸上模仿練習到水中練習。大體可分:吸氣、憋氣、呼氣、仰頭。具體教法為:吸氣:做法為:在水面上深吸氣。要求:深、快。憋氣:做法為:頭在水下,口鼻不進行氣體交換。要求:時間因人而定。呼氣:做法為:憋氣后慢慢通過口鼻吐氣。要求:慢而均勻出氣。仰頭:做法為:但當頭出水面后,頭后仰,使得水從臉頰的兩側下流,避免嗆水。要求:巧而快。陸上模仿多次后,要求學員水里進行。并留家庭作業,在家用洗臉盆反復練習。
在教學選擇上,可采用淺水區到深水區互換練習。在淺水區教學,由于初學者可通過水中站立,有固定的支撐點,能夠保證身體的平衡姿態,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初學者的心理負擔。當通過一段練習后,有一定的練習經驗,有了自信心,可以到深水區域進行練習。
教練員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學員學習興趣與效果,教練應該通過教學經驗與實踐,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科學、嚴謹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加強教練員與學員的溝通、親和力也非常重要。教練員應該在和諧、快樂中教授學員的基本技術與技能,讓初學者充分信任教練員,并有足夠的信心學會游泳,最終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在游泳過程中恐懼心理的形成對于初學游泳者的影響相當大,在教學中通過對游泳者的表現并及時發現學員產生的恐懼心理,并及時分析產生恐懼心理的原因,從根源上幫助學員克服恐懼心理是每個教練員必備的素質。在對初學者的教學中,根據初學者的心理變化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方案,并及時改變常規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并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因此,研究及應用對游泳教學以及其他愛好者都有較強的參考意見。在游泳教學中只是強調對技術動作的指導,忽視了心理調節的指導,是影響游泳教學的開展、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本文對于初學者的心理分析研究、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根據實際情況而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用科學的、人性化的教學方案來指導實際教學,為游泳教學提供一個理論上的參考。
[1]王海臣,紀強.淺談如何克服游泳初學者的恐懼心理[J].中國科技博覽,2009(17).
[2]范軍.游泳初學者恐懼心理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學導刊,2009(23).
[3]李華,楊冰,楊磊.學習游泳恐懼心理的原因及克服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3(10).
[4]苑毅.游泳者初學恐懼心理的表現和教學對策[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3(4):101.
[5]曹承志.初學游泳教法新探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995(2):61-63.
[6]左紅衛.克服恐懼心理 優化游泳教學[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2).
[7]范國強.女生初學游泳的恐懼心理及其克服方法[J].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0(1).
[8]王力,趙靜,劉文娟,等.克服初學游泳大學生恐懼心理的教學方法[J].體育學刊,2002(5):97-99.
[9]尹維江.克服游泳恐懼心理訓練方法研究[J].才智,2010(17).
[10]張夏雷,李西.游泳初學者怕水心理成因和克服方法[J].農家科技,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