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芬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對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已經有所轉變,逐步轉向培養其實踐能力,逐步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當前,會計工作崗位就業也需要能在生產、管理和建設第一線服務的擁有高等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會計教學的重點。高職院校既不能放松專業理論教學,又不能忽視專業的實踐、實踐性教學,必須科學合理地改進原有教學方法,打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界限,實現“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課程改革,加強應用型人才和高等技術型人才的培養。
在高職教育中,教師不僅是一個教育者,更是未來社會建設者的培養者,因此,教師必須樹立起培育具有優秀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理念。會計專業教學的全程應該與技能實踐緊密結合,培養學生對職業的認同感、榮譽感和責任感。教師要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對會計專業教學課程進行有計劃的改革,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樹立職業導向教學理念。教學內容要不斷更新,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針對不同學生和專業方向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
教師要在教學中融入會計職業規范,教育學生嚴格遵守職業要求,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態度,從而逐漸養成會計職業素養。面對當前如此嚴峻的就業壓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學習專業知識,并在實踐中鍛煉專業工作的能力,為學生走入職場打好基礎。專業操作水平將直接影響學生將來的職場適應能力,教師要注重全面的培育學生各種能力,如獨立工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職場綜合競爭力等。
實踐、實踐場所是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點,更新和建設實踐、實踐場地意義重大。作為職業教育院校,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的工作流程學習、實踐基地,其中包括:校內的實踐室、校內的實踐基地、校外的實踐基地。實踐、實踐教學場所要完善功能配置,學校要不斷更新整個實踐系統,給及極大的支持。學校還要重視與企業的合作,讓學生走進企業,在專業崗位上完成以會計專業能力的訓練,同時不斷對校內實踐、實踐基地進行功能的延伸及補充。例如,學校組織會計專業學生去校外實踐時,學生深入進某一知名大型企業的財務科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習,教師在實習前要給學生制定計劃安排,實習期間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工作崗位了解具體情況,實習結束后,教師要求學生就實習情況做一下匯報,然后詢問學生“你適應自己的工作崗位了嗎,自己的專業能力有沒有提高?”學生會將自己在工作崗位感悟一一道來。在職場中,以職業者的身份,按照會計工作的標準,自己的工作,自然受益匪淺,因此體現出實踐的重要作用。
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其素質水平和專業技能優劣直接影響教育的質量,因此必須提高教師理論和技能水平。學生走向社會,競爭就業崗位時,企業通常看重學生的內在能力,學生的競爭力是教師培養的,因此要求要教師首先要具備專業能力的競爭力。教師必須轉變理論型學校的觀念,不斷學習新的專業技能,了解行業動態,努力改變自身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作為會計專業的教師,不但要豐富和完善自身理論知識結構,還要加強專業技術實踐,豐富專業工作的實踐經歷,為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長久以來,對教師專業素養缺乏相應的規范和考核制度,促進教師隊伍教學水平的提高,必須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制度保障是教學團隊建設關鍵,有了明確的制度規范,才能選拔出師德高尚、執教能力強的教師,才能促進教師加強專業的學習,提高教學水平。相關制度要對教師實踐、實踐教學能力進行嚴格要求,同時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可優先錄用。
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應該包括科學合理的配套教學文件和實踐教學管理制度。
完善的教學文件主要包括實踐大綱、實踐指導書、實踐教材和教學課件等主要項目,是會計實踐的教學的基礎。學校在制定教學文件時,首先,要依據會計技能操作的標準;其次,要選用適應時代發展和內容先進的實踐教材;最后,還要考慮不同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了操作技能的不斷更新,學校可以與行業企業,共同編寫會計專業的實踐教材。因為實踐教材具有時效性,所以教師要及時整理及時應用到教學實踐中,避免學生學到不合時宜的知識。所有教學文件的制定都要符合實踐課程的要求,能夠指導學生掌握會計操作流程,領會實踐學習的要領,滿足實踐課程的所有教學需要。
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不但可以提高實踐教學質量,還可以方便教師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實踐教學管理制度要指引實踐教學有序進行,同時嚴格監控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能力培養效果。例如,在對學生實踐學習管理時,教師要求學生在實踐課前溫習一遍相關理論知識,實踐活動中教師隨時觀察學生的操作情況,發現同學不懂時,要及時指導詢問“有什么不懂得嗎,我給你演示一下”。學生會認真觀察教師的操作,從而更加認真的學習。在實踐結束時,教師要求學生撰寫實踐總結,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尋求改進的措施。教師要詳細匯總學生的實踐總結,及時發現學生實踐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或理論教學的漏洞,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或內容,實現實踐教學管理的良性循環。
現代會計教學已經不再是過去單一的知識型、理論型教學,需要教育者轉變教學方法,創新教育模式為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服務。這對高職會計專業教育者來說,是巨大的挑戰,需要大家一起努力,需求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實現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緊密結合。在任何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方法都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教師應該整合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實現培養學生良好專業技能的目的。
[1]吳全全,王澤榮.職教教學改革新要求視角下的職教教師的專業素質[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26).
[2]鄧澤民.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本質觀與價值觀的探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3).
[3]李松青.關于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3).
[4]蘭自珍,徐文杰.就業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