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群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文化,即“人文教化”的簡稱。現代意義上的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1],它的本質屬性就是非強制性的影響力。文化的存在方式,由當時社會的存在方式所決定,同時反過來又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政治,乃至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極大的影響。
部隊文化是一種性格,是一種氣質,是部隊的軍魂。公安邊防部隊文化建設,就是通過打造有公安邊防部隊特色的文化,并將其內化為公安邊防部隊的靈魂。毛澤東建設有文化的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思想,是我軍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
早在20世紀40年代的陜甘寧邊區文教工作者會議上,毛澤東就在《文化工作中的統一戰線》的演講中多次強調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他著重指出,“我們的工作首先是戰爭,其次是生產、其次是文化。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2]”1966年,毛澤東再次指出,軍隊應該是一個大學校,要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3]。部隊文化作用的發揮,是一個由里及表、由內而外、潛移默化的過程。建設部隊文化對于穩定公安邊防部隊官兵思想、加強公安邊防部隊文化素質、提升精神文明水平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部隊文化建設既屬于部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區別于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它將思想政治工作潛移默化地寓于部隊各種文藝娛樂活動和科學技術活動之中,故而能深受公安邊防部隊基層官兵的歡迎,可以收到一般政治工作想要達到卻不能達到的效果。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公安邊防部隊官兵承擔的任務日益艱巨,承受的壓力也很大。經常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部隊文化活動,寓教于樂,可以緩解公安邊防官兵的緊張狀態,極大地激發官兵工作熱情,從而有效地增強公安邊防官兵對組織的歸屬感和信任感。
豐富多彩的部隊文化活動,可以在部隊內部和社會上,展現邊防官兵艱苦創業、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忠于職守、愛崗敬業的執著追求;英勇頑強、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心系百姓、服務人民的宗旨意識,展現邊防部隊的良好形象,贏得地方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關心和支持。
近幾年,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公安邊防部隊文化建設有了較快的發展和進步。但由于社會環境、官兵素質、資金經費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部隊文化建設還存在著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
第一,現有的文化活動形式單一、內容淺顯、缺乏感召力。當前基層部隊文化活動形式單一機械,純粹為娛樂而活動,不能滿足部隊官兵的文化需求。
第二,文體設施器材管理不善,使用率低。近年來,結合“三基”工程建設,基層配備了不少娛樂設施、器材、圖書等,但這些活動設施并未被很好地利用。大部分的文體設施器材被一味要求“要管好”,而不是“利用好”。活動室、俱樂部動輒“鐵將軍守門”,配備的設施器材往往充當供上級部門檢查、考核、評優時的“花瓶”。
第三,文化建設沒有凸顯邊防部隊特點,與實際脫節。基層部隊文化建設沒有與部隊政治教育以及業務工作實現有機結合。不能體現鮮明的部隊特色,缺乏服務部隊管理、部隊宣傳、部隊人才培養的意識,沒有發揮部隊文化對提高部隊戰斗力的積極作用。
第四,組織部隊文化活動的動力不足。基層單位的工作以執法執勤為中心,有些單位對開展部隊文化活動沒有積極性。社會的高速發展使得公安邊防部隊的執法執勤任務日益繁重,基層部隊日常主抓政治教育、執勤戰備、業務訓練,同時還必須應對上級機關的各種檢查考核,工作繁雜壓力大。這就導致基層部隊無法正常有序開展部隊文化建設。部隊人員流動較快,留不住人才,文藝骨干隊伍不穩定,流失嚴重。
加強部隊文化建設是新形勢下加強公安邊防部隊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是事關公安邊防工作發展全局的重大課題。
1.樹立強烈的陣地意識,增強官兵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加強和改進部隊文化工作,是全面提高公安邊防部隊官兵素質的有效途徑,是部隊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部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要樹立強烈的陣地意識,積極反映公安邊防部隊的精神風貌,培養文體骨干,廣泛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增強廣大官兵積極參與部隊文化建設的主動性。
2.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物質基礎
要從部隊實際出發,著眼于問題的根源,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滿足基層部隊文化發展在器物層次的上的需要。有計劃地購置一批硬件設施,包括有一定數量的電腦圖書、訓練器材和文體器材等,通過統一配置,不斷改善基層部隊的文化基礎設施。
3.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部隊文化建設體制機制
公安邊防部隊要把文化建設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各單位要切實做好規劃,加大投入,提高質量。要堅持面向基層的原則,建立完善活動組織規范,規定活動時間,落實領導責任,確定上級監察檢查制度,確保公安邊防部隊文化建設正規、有序、文明開展。要落實主官責任制,督促各級領導干部切切實實負起責任,重視部隊文化建設,真抓實干,打造精品、挖掘人才、繁榮部隊文化。
4.樹立新理念,打造公安邊防特色的部隊文化生活
公安邊防部隊的駐地一般沿邊沿海,通常極具地方特色。在部隊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駐地的資源,以當地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因地制宜地開展文化活動。同時還可以參加或組織軍民文藝匯演,將部隊文化建設和宣傳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文藝活動的平臺,將部隊生活、官兵面貌以及邊防常識等等寓教于樂,讓人民群眾在觀看演出的同時了解邊防事業,支持邊防工作,潛移默化地接受邊防政策教育。
5.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加強文體骨干隊伍建設
不斷發展壯大部隊文化隊伍中的骨干力量,在新兵招錄階段就著重選拔具有一定文體素質的同志,充實文體隊伍。同時在日常活動中善于發現人才和有潛力的同志,及時組建興趣小組,鼓勵成才。運用大眾傳媒、現代科技等手段,為廣大官兵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定期與友好單位進行交流競賽,在實戰中鍛煉骨干,壯大文體骨干隊伍。
部隊文化建設關系到公安邊防部隊的形象。和諧健康活躍的部隊文化對于一支部隊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都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們應努力推動部隊文化建設,形成一種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圍和文化氣氛,豐富軍人精神世界、體現當代軍人的精神風貌,為廣大官兵創造一個舒適的精神家園。
[1]陳深漢.略論中國共產黨的文化建設創新[J].創新,2011,(4).
[2]毛澤東選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2 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