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輝智
【摘 要】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迅猛發展,計算機技術也隨之得到顯著提升,其應用范圍同時也在逐漸擴大,包括教育教學領域,這一現狀就意味著職專計算機教學在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巨大的挑戰。文章從職專計算機基礎課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就其新特點淺談了筆者的幾點意見和看法。
【關鍵詞】職專;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新特點
現階段,計算機技術的迅速進步就使得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內容的更新速度也隨之加快。從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大部分學校的計算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而隨著Windows及Office系統的不斷更新、升級,職專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也均應進行及時、合理的調整和改進,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實際需求。基于此,就促使職專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作出了較多全新的改變,從而形成了新的教學特點。
一、創新性的教學模式
(一)從學生實際出發
在職專院校中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無法避免的情況就是學生的基礎水平、接受能力等均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課程開設前期,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計算機技能水平,學校很有必要利用計算機測試對學生進行檢驗。針對計算機水平較弱的學生,應從基礎理論知識入手,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對學生進行起點式教學;而針對具備一定計算機技能的學生,則可以對他們進行拔高式教學,通過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提高。
(二)培養學生的主動性
對于職專計算機基礎課而言,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重視對學生理論性知識的傳授外,還應加強對學生實際技能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對傳統教學觀念、方法的積極改變,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并為學生的實際訓練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對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等進行思考、分析及解決,從而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三)不斷完善教學內容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發展,職專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內容也應隨之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調整。教師應注重實現計算機基礎理論與實際案例的有機結合,并通過對社會各行業中廣泛運用的信息技術,或者是極具潛力的全新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從而確保職專計算機基礎課教學能充分適應各行業的快速發展。
(四)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對于計算機基礎課而言,多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有效提高。首先,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對現代化技術的利用,不僅能彌補傳統模式下教學方式的缺陷和不足,還能進一步優化教學結構。然后,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在互動中突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主動性意識的培養。最后,在課堂中,為學生營造一個合適的問題情境,通過合理的問題情境,有利于學生實現計算機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有機結合,這樣不僅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使學生在自主性思考中,培養自身的發散性思維。
(五)綜合性考核方式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教師應從多方面入手,其中考核方式便是一個關鍵途徑。教師通過對考核方式的改革,將學生的平時成績、實踐成績以及結業成績進行結合,從而形成全面、綜合的考核成績,這樣既能鼓勵學生兼顧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訓練,還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精心設計實踐教學環節
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實踐教學環節對整體教學質量產生直接、重要的影響。計算機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技能性特點的學科,單純的理論知識教學并不能真正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水平,而只有通過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動作操作的有機結合,才能確保學生全面、充分的理解、掌握計算機基礎課程。通過對計算機實踐教學的精心設計,以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有效提高,教師應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出發。
(一)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同步展開,不能提前也不能落后,否則教學效果講大打折扣。因此,教師應從實際教學內容出發,通過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明確,不斷地優化課堂結構,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對計算機基礎教材中內容進行合理的擴展和補充,將課堂理論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并布置針對性的實踐任務,從而使學生在有的放矢中,促進自身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共同提升。作為一名合格的計算機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實踐課程的幫助和指導,通過對學生情況的全面了解,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展開教學環節,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創設良好的協作氛圍
在實踐教學中,因為學生人數眾多,教師可能會出現輔導精力不足的情況,基于此,計算機教師就應該有意識培養學生的相互協作習慣。良好協作氛圍的創設不僅能有效減輕教師的輔導壓力,還有利于學生在互相幫助中,對相關知識形成充分、全面的了解,這樣既促進低計算機水平學生的迅速提升,也發展了高水平學生的技能,從而促進學生的共同、健康成長。
三、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
在職專院校中,多媒體投影教學方式已逐漸被應用于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并建立現代化、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但同時,對計算機教師的專業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上。
(一)創新設計多樣化課件
多媒體投影教學方式在計算機基礎課上的運用,就意味著教師必須要通過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對上課課件進行精心設計。但是同時,這也大大提高了教師上課的效率,并能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這種新型教學形式的運用,一方面為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也能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高。
(二)編寫適合的多媒體教案
提高計算機基礎課教學質量的關鍵之處在于高質量、高水準的多媒體教案。根據實踐、研究顯示,多媒體教案需要進行不斷的補充和改進,這樣才能確保教學內容的現代化、時代化。多媒體教案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電子講稿以及相對應的參考資料、素材。就多媒體教案而言,單一的文字組合并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嚴重的還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枯燥等不良的學習情緒,因此教師在編寫教案時,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將教學內容以生動、形象的形式展示出來,從而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此外,相對應的參考素材也必不可少,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在課堂教學中,應盡量減少編寫步驟,以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endprint
四、結語
職業高中計算機課堂教學近年來,隨著生源數量的減少,職業高中學生的入學 門檻很低,生源素質普遍下降,學生基礎差,學習愛好冷淡。相對于普通高中而言,職業學校的生源質量呈逐步向下的趨勢,學習困難的學生相對要多一些。作為教 師,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設計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首先要明確中等職 業學校以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主的思想,要充分認識到“有些學生學習一時跟不 上,并不意味著他們缺乏智力才能。只要施以良好的教育,調動其積極性,后進學生 是完全可以轉化為優秀學生的。眾所周知,傳統的課堂教學雖然存在一些弊端,但有著悠久的歷史,已經形成 完整、有效的治理體制。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課堂教學仍會是學校中的主要 教學形式。各種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我們提供了更豐富的教學手段和策略,課 堂教學也因此變得更加多姿多彩。職業學校面對更多的是專業課教學。根 據課程特點的不同,可以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手段。比如計算機課程,隨著多媒 體技術的應用、面向就業教學理念的提出,課堂教學就變得不同了。而計算機課 已是職業高中所有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之一,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極其重大意 義。
總而言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職專計算機基礎教學水平也取得了明顯的改進和完善,并形成了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本文從職專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實際出發,就其所體現的特點,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闡述。現階段,職專計算機基礎課教學獲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問題依然存在,這就需要職專院校與相關教育工作者通過不斷探索和研究,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促進學生的良性、健康發展。筆者相信,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之下,職專學生計算機技能定能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黃晨曦.基于實例教學的高職高專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探討[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04).
[2] 王勇.談職專計算機基礎課教學的新特點[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3).
[3] 賈宗璞,趙珊.大學計算機基礎課教學現狀及改革對策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1(11).
[4] 薛文琦,薛文濤.當前高職院校基礎課教學的反思及改革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2(03).
[5] 孫煥志.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加強學生素質和創新意識教育的探討[J].科技傳播,2010(04).
[6] http://txt.wenku.baidu.com/view/4c576d310b4c 2e3f57276355.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