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重慶市是國家首批低碳試點城市,要完成十二五期間的節能減排目標,離不開廣大城鎮居民的積極參與。本研究調查了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的現狀,對于加強對重慶市城鎮居民進行有針對性的低碳宣傳和教育,使他們樹立低碳生活觀念,對更好的推廣低碳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調查
碳排放過多給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棘手的問題:全球變暖導致世界各地極端氣候顯著增加,引發海平面上升、糧食危機、水資源短缺,加重各種自然災害,嚴重阻礙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威脅到人類的生命和健康。要使人類生活更加和諧幸福,并為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就必須建設低碳社會,廣泛宣傳低碳觀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
低碳指較低的溫室氣體排放。低碳生活是指社會生活的各項活動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少碳排放。低碳生活不僅要求在工業生產中發展和改進節能技術,更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從細節著手,節約能源消耗。低碳生活觀念是指人們對于低碳生活的認識、了解和看法。
重慶市是我國第四個直轄市,隨著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將成為城鎮居民。龐大的城鎮居民數量意味著大量生活能源的消耗以及大量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其面臨的節能減排任務較嚴峻。重慶市要建設低碳、環保、節能型城市,就要加強對城鎮居民的教育,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低碳生活觀念。本研究旨在調查重慶市城鎮居民的低碳生活觀念現狀,為更有效的進行低碳宣傳和教育提供一定參考。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在重慶市江北、南岸、沙坪壩、北碚選取被試,共發放問卷1020份,有效問卷977份,回收率95.8%。其中,男性491人,女性486人。
(二)方法
自編《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問卷,通過個別訪談、半開放式問卷,參考相關文獻,編制了初測問卷,經過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改確定了最終問卷。該問卷采用5點計分,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記1至5分,共17個題目,包括對低碳生活的認知、對低碳知識的掌握、對低碳生活的向往3個維度。各維度的a系數分別為0.760、0.733、0.884,總問卷a系數達到0.874,且各維度與總問卷的相關系數較高,驗證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與數據的擬合較為理想,問卷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對低碳生活的認知是指城鎮居民對低碳生活重要性的認識、看法和評價;對低碳知識的掌握是指城鎮居民對于低碳生活有關常識的掌握;對低碳生活的向往是指城鎮居民對于低碳生活所帶來的更加清潔、自然、健康的生活環境的向往。
二、結果
(一)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現狀
(二)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人口統計學變量差異比較
三、討論
(一)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的總體狀況
重慶市城鎮居民的低碳生活觀念總體良好,他們已經對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產生了擔憂,希望生活環境能夠好轉,已認識到低碳生活對保護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但他們對低碳知識的掌握不夠,通過與部分被試交流,我們發現原因有:現有的低碳宣傳和教育目標不夠明確、內容不夠具體、渠道不夠多樣以及形式不夠吸引人。
(二)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的差異分析
女性城鎮居民對低碳生活的向往比男性強烈。我們認為低碳生活所帶來的生活環境更加清潔、自然、健康,迎合了女性的要求,所以她們對低碳生活的向往更強烈。喻雪紅(2003)的研究與本文一致。此外,在與部分被試交流中,我們發現男性理解的生活質量更注重物質條件的享受,而相對忽視環境質量,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30-39歲的被試在對低碳生活的認知、對低碳生活的向往上比其他年齡者顯著偏低。通過與被試交流,我們發現他們忙于謀求事業發展、生兒育女,家庭經濟壓力大,缺乏空閑時間和動力去了解低碳生活,從而影響了其低碳生活觀念的形成。
不同學歷被試的低碳生活觀念有極顯著差異,呈現出學歷越高,得分越高。我們認為:學歷越高,其知識相對越廣博,辯證思維相對較好,因此更容易接受低碳生活觀念。公務員最能夠緊跟國家的方針政策,教師和醫務工作者擁有較高學歷,接受新生事物較快,因此其低碳生活觀念發展較好。個體戶公益意識較薄弱,因此較難形成低碳生活觀念。家庭月收入4000元以上者比4000元以下者的低碳生活觀念更好,家庭月收入2000以下者得分最低,我們認為當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達到較高程度后,才會更多地關注低碳生活等社會性、公益性問題。
(三)應有針對性的教育宣傳,改變城鎮居民的不良生活觀念
首先,低碳宣傳和教育的內容應更加具體實用,貼近日常生活;其次,要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宣傳和教育,既要引導廣播、電視、報刊和網絡等大眾傳媒參與低碳宣傳,又要利用社區、單位等開展貼近日常生活的低碳教育活動;再次,要多選擇居民的身邊事,深入淺出、寓教于樂地開展低碳宣傳和教育,才能吸引城鎮居民,使其樂于接受。此外,要特別重視對男性的宣傳和教育,使他們正確認識低碳生活的好處,激發其對低碳生活的向往??梢酝ㄟ^對30-39歲城鎮居民子女或父母的低碳宣傳和教育,使他們在應對生活壓力的同時也能關注到低碳生活。學歷較低的城鎮居民較難理解低碳的相關知識,對他們應減少理念的傳授,增加低碳行為規范的教育。要特別關注那些持“自我保護型”環保意識的個體戶,讓他們深刻認識到低碳生活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建設低碳社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參考文獻
[1] 喻雪紅.倡導女性可持續消費,促進環境保護[J].四川環境,2003(1):74-76.
[2] 張亞靜.淺析低碳經濟背景下公民節能環保意識的提高[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38-41.
[3] 于洋,靳磊.城市居民低碳消費理念認知狀況的調査分析[J].綠色科技,2011(10).
[4] 馬曉婉.信念與行動:當代大學生低碳觀念與低碳生活行為透視[J].信陽農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1(3).
作者簡介:張興偉(1986- ),男,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研究生,中山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思想政治輔導員,研究方向:社會性心理發展與教育、青少年社會性發展與教育。endprint
【摘 要】重慶市是國家首批低碳試點城市,要完成十二五期間的節能減排目標,離不開廣大城鎮居民的積極參與。本研究調查了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的現狀,對于加強對重慶市城鎮居民進行有針對性的低碳宣傳和教育,使他們樹立低碳生活觀念,對更好的推廣低碳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調查
碳排放過多給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棘手的問題:全球變暖導致世界各地極端氣候顯著增加,引發海平面上升、糧食危機、水資源短缺,加重各種自然災害,嚴重阻礙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威脅到人類的生命和健康。要使人類生活更加和諧幸福,并為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就必須建設低碳社會,廣泛宣傳低碳觀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
低碳指較低的溫室氣體排放。低碳生活是指社會生活的各項活動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少碳排放。低碳生活不僅要求在工業生產中發展和改進節能技術,更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從細節著手,節約能源消耗。低碳生活觀念是指人們對于低碳生活的認識、了解和看法。
重慶市是我國第四個直轄市,隨著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將成為城鎮居民。龐大的城鎮居民數量意味著大量生活能源的消耗以及大量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其面臨的節能減排任務較嚴峻。重慶市要建設低碳、環保、節能型城市,就要加強對城鎮居民的教育,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低碳生活觀念。本研究旨在調查重慶市城鎮居民的低碳生活觀念現狀,為更有效的進行低碳宣傳和教育提供一定參考。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在重慶市江北、南岸、沙坪壩、北碚選取被試,共發放問卷1020份,有效問卷977份,回收率95.8%。其中,男性491人,女性486人。
(二)方法
自編《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問卷,通過個別訪談、半開放式問卷,參考相關文獻,編制了初測問卷,經過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改確定了最終問卷。該問卷采用5點計分,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記1至5分,共17個題目,包括對低碳生活的認知、對低碳知識的掌握、對低碳生活的向往3個維度。各維度的a系數分別為0.760、0.733、0.884,總問卷a系數達到0.874,且各維度與總問卷的相關系數較高,驗證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與數據的擬合較為理想,問卷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對低碳生活的認知是指城鎮居民對低碳生活重要性的認識、看法和評價;對低碳知識的掌握是指城鎮居民對于低碳生活有關常識的掌握;對低碳生活的向往是指城鎮居民對于低碳生活所帶來的更加清潔、自然、健康的生活環境的向往。
二、結果
(一)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現狀
(二)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人口統計學變量差異比較
三、討論
(一)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的總體狀況
重慶市城鎮居民的低碳生活觀念總體良好,他們已經對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產生了擔憂,希望生活環境能夠好轉,已認識到低碳生活對保護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但他們對低碳知識的掌握不夠,通過與部分被試交流,我們發現原因有:現有的低碳宣傳和教育目標不夠明確、內容不夠具體、渠道不夠多樣以及形式不夠吸引人。
(二)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的差異分析
女性城鎮居民對低碳生活的向往比男性強烈。我們認為低碳生活所帶來的生活環境更加清潔、自然、健康,迎合了女性的要求,所以她們對低碳生活的向往更強烈。喻雪紅(2003)的研究與本文一致。此外,在與部分被試交流中,我們發現男性理解的生活質量更注重物質條件的享受,而相對忽視環境質量,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30-39歲的被試在對低碳生活的認知、對低碳生活的向往上比其他年齡者顯著偏低。通過與被試交流,我們發現他們忙于謀求事業發展、生兒育女,家庭經濟壓力大,缺乏空閑時間和動力去了解低碳生活,從而影響了其低碳生活觀念的形成。
不同學歷被試的低碳生活觀念有極顯著差異,呈現出學歷越高,得分越高。我們認為:學歷越高,其知識相對越廣博,辯證思維相對較好,因此更容易接受低碳生活觀念。公務員最能夠緊跟國家的方針政策,教師和醫務工作者擁有較高學歷,接受新生事物較快,因此其低碳生活觀念發展較好。個體戶公益意識較薄弱,因此較難形成低碳生活觀念。家庭月收入4000元以上者比4000元以下者的低碳生活觀念更好,家庭月收入2000以下者得分最低,我們認為當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達到較高程度后,才會更多地關注低碳生活等社會性、公益性問題。
(三)應有針對性的教育宣傳,改變城鎮居民的不良生活觀念
首先,低碳宣傳和教育的內容應更加具體實用,貼近日常生活;其次,要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宣傳和教育,既要引導廣播、電視、報刊和網絡等大眾傳媒參與低碳宣傳,又要利用社區、單位等開展貼近日常生活的低碳教育活動;再次,要多選擇居民的身邊事,深入淺出、寓教于樂地開展低碳宣傳和教育,才能吸引城鎮居民,使其樂于接受。此外,要特別重視對男性的宣傳和教育,使他們正確認識低碳生活的好處,激發其對低碳生活的向往??梢酝ㄟ^對30-39歲城鎮居民子女或父母的低碳宣傳和教育,使他們在應對生活壓力的同時也能關注到低碳生活。學歷較低的城鎮居民較難理解低碳的相關知識,對他們應減少理念的傳授,增加低碳行為規范的教育。要特別關注那些持“自我保護型”環保意識的個體戶,讓他們深刻認識到低碳生活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建設低碳社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參考文獻
[1] 喻雪紅.倡導女性可持續消費,促進環境保護[J].四川環境,2003(1):74-76.
[2] 張亞靜.淺析低碳經濟背景下公民節能環保意識的提高[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38-41.
[3] 于洋,靳磊.城市居民低碳消費理念認知狀況的調査分析[J].綠色科技,2011(10).
[4] 馬曉婉.信念與行動:當代大學生低碳觀念與低碳生活行為透視[J].信陽農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1(3).
作者簡介:張興偉(1986- ),男,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研究生,中山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思想政治輔導員,研究方向:社會性心理發展與教育、青少年社會性發展與教育。endprint
【摘 要】重慶市是國家首批低碳試點城市,要完成十二五期間的節能減排目標,離不開廣大城鎮居民的積極參與。本研究調查了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的現狀,對于加強對重慶市城鎮居民進行有針對性的低碳宣傳和教育,使他們樹立低碳生活觀念,對更好的推廣低碳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調查
碳排放過多給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棘手的問題:全球變暖導致世界各地極端氣候顯著增加,引發海平面上升、糧食危機、水資源短缺,加重各種自然災害,嚴重阻礙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威脅到人類的生命和健康。要使人類生活更加和諧幸福,并為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就必須建設低碳社會,廣泛宣傳低碳觀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
低碳指較低的溫室氣體排放。低碳生活是指社會生活的各項活動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少碳排放。低碳生活不僅要求在工業生產中發展和改進節能技術,更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從細節著手,節約能源消耗。低碳生活觀念是指人們對于低碳生活的認識、了解和看法。
重慶市是我國第四個直轄市,隨著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將成為城鎮居民。龐大的城鎮居民數量意味著大量生活能源的消耗以及大量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其面臨的節能減排任務較嚴峻。重慶市要建設低碳、環保、節能型城市,就要加強對城鎮居民的教育,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低碳生活觀念。本研究旨在調查重慶市城鎮居民的低碳生活觀念現狀,為更有效的進行低碳宣傳和教育提供一定參考。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在重慶市江北、南岸、沙坪壩、北碚選取被試,共發放問卷1020份,有效問卷977份,回收率95.8%。其中,男性491人,女性486人。
(二)方法
自編《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問卷,通過個別訪談、半開放式問卷,參考相關文獻,編制了初測問卷,經過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修改確定了最終問卷。該問卷采用5點計分,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記1至5分,共17個題目,包括對低碳生活的認知、對低碳知識的掌握、對低碳生活的向往3個維度。各維度的a系數分別為0.760、0.733、0.884,總問卷a系數達到0.874,且各維度與總問卷的相關系數較高,驗證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與數據的擬合較為理想,問卷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對低碳生活的認知是指城鎮居民對低碳生活重要性的認識、看法和評價;對低碳知識的掌握是指城鎮居民對于低碳生活有關常識的掌握;對低碳生活的向往是指城鎮居民對于低碳生活所帶來的更加清潔、自然、健康的生活環境的向往。
二、結果
(一)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現狀
(二)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人口統計學變量差異比較
三、討論
(一)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的總體狀況
重慶市城鎮居民的低碳生活觀念總體良好,他們已經對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產生了擔憂,希望生活環境能夠好轉,已認識到低碳生活對保護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但他們對低碳知識的掌握不夠,通過與部分被試交流,我們發現原因有:現有的低碳宣傳和教育目標不夠明確、內容不夠具體、渠道不夠多樣以及形式不夠吸引人。
(二)重慶市城鎮居民低碳生活觀念的差異分析
女性城鎮居民對低碳生活的向往比男性強烈。我們認為低碳生活所帶來的生活環境更加清潔、自然、健康,迎合了女性的要求,所以她們對低碳生活的向往更強烈。喻雪紅(2003)的研究與本文一致。此外,在與部分被試交流中,我們發現男性理解的生活質量更注重物質條件的享受,而相對忽視環境質量,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30-39歲的被試在對低碳生活的認知、對低碳生活的向往上比其他年齡者顯著偏低。通過與被試交流,我們發現他們忙于謀求事業發展、生兒育女,家庭經濟壓力大,缺乏空閑時間和動力去了解低碳生活,從而影響了其低碳生活觀念的形成。
不同學歷被試的低碳生活觀念有極顯著差異,呈現出學歷越高,得分越高。我們認為:學歷越高,其知識相對越廣博,辯證思維相對較好,因此更容易接受低碳生活觀念。公務員最能夠緊跟國家的方針政策,教師和醫務工作者擁有較高學歷,接受新生事物較快,因此其低碳生活觀念發展較好。個體戶公益意識較薄弱,因此較難形成低碳生活觀念。家庭月收入4000元以上者比4000元以下者的低碳生活觀念更好,家庭月收入2000以下者得分最低,我們認為當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達到較高程度后,才會更多地關注低碳生活等社會性、公益性問題。
(三)應有針對性的教育宣傳,改變城鎮居民的不良生活觀念
首先,低碳宣傳和教育的內容應更加具體實用,貼近日常生活;其次,要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宣傳和教育,既要引導廣播、電視、報刊和網絡等大眾傳媒參與低碳宣傳,又要利用社區、單位等開展貼近日常生活的低碳教育活動;再次,要多選擇居民的身邊事,深入淺出、寓教于樂地開展低碳宣傳和教育,才能吸引城鎮居民,使其樂于接受。此外,要特別重視對男性的宣傳和教育,使他們正確認識低碳生活的好處,激發其對低碳生活的向往??梢酝ㄟ^對30-39歲城鎮居民子女或父母的低碳宣傳和教育,使他們在應對生活壓力的同時也能關注到低碳生活。學歷較低的城鎮居民較難理解低碳的相關知識,對他們應減少理念的傳授,增加低碳行為規范的教育。要特別關注那些持“自我保護型”環保意識的個體戶,讓他們深刻認識到低碳生活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建設低碳社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參考文獻
[1] 喻雪紅.倡導女性可持續消費,促進環境保護[J].四川環境,2003(1):74-76.
[2] 張亞靜.淺析低碳經濟背景下公民節能環保意識的提高[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38-41.
[3] 于洋,靳磊.城市居民低碳消費理念認知狀況的調査分析[J].綠色科技,2011(10).
[4] 馬曉婉.信念與行動:當代大學生低碳觀念與低碳生活行為透視[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3).
作者簡介:張興偉(1986- ),男,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研究生,中山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思想政治輔導員,研究方向:社會性心理發展與教育、青少年社會性發展與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