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業紅
【關鍵詞】多媒體信息技術 體育課堂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5A-
0126-01
當前,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基礎教育改革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小學體育課程中,不少教師認為體育課程是以身體訓練為主要教學形式,以操場或運動場為教學“陣地”,再完美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也毫無用武之地。事實上,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提高學生運動技能等方面具有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以下,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運用。
一、激發體育熱情,拓展學生的視野
現代體育朝著國際化、社會化、科學化方向發展,終身體育、快樂體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小學體育課程在教學模式、訓練內容、拓展方法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及時向學生介紹當今體育發展的最新資訊,組織學生觀看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滿足學生旺盛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不僅如此,運用多媒體輔助體育教學還可以擴大課堂的容量,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學生透過體育運動的節奏、速度、力量等去體驗運動的美,從而產生運動的欲望。例如,在進行小學低年級“雙腳跳”教學時,筆者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展示袋鼠、青蛙、小白兔等小動物跳躍的動作,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再如在教學“小籃球三步上籃”訓練時,筆者用多媒體播放了籃球比賽中的一段精彩投籃片段,學生觀看了視頻后眼睛里流露出驚嘆、興奮、好奇的神情,表現出了躍躍欲試的學習興趣,為本節課的訓練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突破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體育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其健康成長。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高質量地完成規定動作。雖然教師可以通過當堂示范進行演示,但是由于一些動作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很難讓學生準確領會和把握,而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恰恰彌補了這一不足。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把各種重難點運動技術、常見錯誤動作示范等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反復觀察完整、準確的技術動作,甚至可以觀看技術動作在三維空間的變化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學生練習的準確性。例如田徑跳躍項目中的空中動作,體操支撐跳躍的連續動作、技巧的滾翻、單杠的回環動作等不便于學生在現場觀察教師動作演示的分解要點,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慢動作、停鏡、重放等功能進行講解,縮短了教學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跨越式跳高”訓練時,筆者發揮多媒體優勢,將正確的示范動作在大屏幕上反復播放,既增強了學生的直觀感知,又對助跑起跳技術進行了強調,從而使教學重難點迎刃而解。又如在教學“前滾翻”的技術動作時,筆者運用多媒體課件將前滾翻的整個技術動作以圖形配文字的形式進行了分解說明,這樣學生對“蹲撐”“兩手撐墊屈臂”“低頭”“兩腳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團身滾動”“枕骨、肩、臀部依次觸墊”“抱小腿團身成蹲撐”等動作了然于胸,教師再加以講解和示范,學生就能輕松地掌握技術要領。
四、發揮媒體作用,培養體育品格
《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指出:“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學生要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痹隗w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高尚的品格,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視聽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心理,不僅讓學生有信心戰勝困難,而且還能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迎接挑戰。例如,在“隊形隊列”訓練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時間一長,還會使學生產生疲憊感、煩躁情緒,隊形訓練就會越來越凌亂。為了激發學生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筆者利用操場上的多媒體電子顯示屏,反復播放天安門廣場國旗護衛隊演習時的視頻畫面,配上高亢激昂的軍樂曲,使學生在訓練中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教學應當貫穿在學生的興趣之中,使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一個階段都能連貫的表現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動。”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提高他們的探究學習能力,以此不斷增強體育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實效性。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