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琰
摘 要: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基礎會計教學改革的各環節中,讓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的基本理論、技能和知識,為后續的專業課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基礎會計 教學改革
基礎會計是職校財經類專業課的基礎課程。因為該門課程的專業性和實踐操作性都非常強,對于基本沒有接觸過財經知識的中職學生來說難度會很大。所以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格外重要。在該課程的教學中,會計核算是主要的教學內容,而現在的職校學生因為較少接觸社會,對企業的運作、經營也缺乏了解,就很難掌握課程知識點。學生若學不好,教學目標就達不到。怎樣才能將學生帶進學習該專業課的大門,怎樣才能讓學生學好該門課程,怎樣才能讓學生掌握本課程的知識點,了解企業的財務核算過程,提高學習專業的興趣和效率?筆者認為在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需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必須對傳統會計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
一、注重課堂內外的專業教育,加強該課程與其他相關聯課程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基礎會計是專業課的基礎課程,在課務上會安排在所有專業課的學習之前,所以該課程就顯得非常重要,學生只有對該課程有興趣了才能學得好。只有該課程學好了,才會為以后其他專業課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比如新生的入學專業教育。入學教育能讓學生在學習課程之前就對會計工作的過程和重要性有所了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可以帶領學生去一些公司的財務部門進行實地參觀,讓學生對會計工作有感性認識,以此來激發學生專業的學習興趣。另外,每一門專業課都與專業基礎課有或多或少的聯系,在授課過程中要讓學生找出這些相關的聯系?;A會計課程中會較多地運用到數學、統計學和管理學的相關知識。教師應加強相關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相關知識的重要性,也為以后會計專業知識的學習做好知識鋪墊。
二、科學組織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職校學生的特點是學習興趣低、學習習慣差、基礎知識薄弱。如果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持續地加以引導,不注重對其學習興趣的激發,還是采用原來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就會使學生對該課程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是勢在必行的。
1.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和學習興趣的激發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的引導,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具體授課過程中,要以教綱為原則,將知識點進行整理,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來思考、討論,最后總結。也可以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進行分析和解答。這樣對學生的知識鞏固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較好的作用。
2.課堂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加強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案例教學法是現在課堂上加強理論與實際聯系的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該方法主要是通過實例分析和研究,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基礎會計課程的案例教學中,學生要針對教師給出的案例先梳理出與之相關的已學過的知識點,然后進行分析。在此過程中,要多思考、多討論。此時可以采取小組的形式討論歸納,這樣可以鍛煉學生口頭表達和團隊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加以指導、啟發,最后進行總結。這樣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透徹。
三、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多動手操作,提高動手能力
職業學校的教學應以培養適應企業和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而現在培養的學生基本不能真正達到企業要求。因此在基礎會計的學習過程中,要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平時的課堂中教師可以結合講解的知識點,讓學生完成一些與之相關的企業經濟業務的核算。知識點介紹完畢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會計實務題或找一些經濟業務較少的小企業,讓學生從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開始動手,一直到完成會計報表的編制。另外也可利用實習基地讓學生進行實習,并且用多媒體、網絡等工具將會計的理論教學與會計的實際工作過程結合起來。這樣能讓學生增加感性認識,讓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提高其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王會蘭.高校財務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2]劉曉麗.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06(20).
(作者單位:江蘇省丹徒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