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利
摘 要:反饋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使課堂信息由單向傳遞變成雙向傳遞。利用反饋教學法對課堂教學優化,能使學生隨時鞏固、掌握所學知識,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反饋法 精講精練 能力培養 反饋矯正
一、反饋教學法的特點與優點
反饋教學法是根據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創立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即在學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教師根據課堂巡視、提問、小測驗等收集到的反饋信息和教材的要求,針對學生理解的重難點進行突破,并通過達標測評使學生強化正確理解,糾正錯誤,查遺補漏,從而達到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以及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目的。
這種教學法的特點是:把學習結果返回老師和學生中,從而調整教與學,重新組織第二次學習,使大多數學生能夠掌握所教的內容。對學生來說,反饋信息可以強化正確理解,糾正錯誤,找出差距,改進學習方法;對老師來說,可以及時掌握教學效果,有利于及時調控教學過程,改進教學。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它有以下優點:
首先,反饋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全部精力集中到某一問題上,有利于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其次,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注入式教學,使課堂信息由單向傳遞變成了雙向傳遞,即學生把學習成果通過各種渠道輸送出去,然后收回外界的評議,以檢驗學習效果,從而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調控。
第三,反饋教學法突出了精講精練的原則。由于教學的容量大,所以對教師的講授過程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的語言、板書要精煉,講解問題要有針對性,以便為多次反饋提供時間,并促使學生多次動手動腦,強化了課堂參與嘗試,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啟發性的教學原則。
二、反饋教學法新課的教學過程與能力培養
首先,課前復習。在上課之前,教師通過課前練習、提問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檢查,充分了解學生對上一節課所學的知識是否理解以及與下節新課有密切聯系的知識的掌握情況。
其次,引入新課。新課的導入主要是考慮如何促進知識的遷移。根據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引發學生對學習新內容的興趣,促使學生迫切要求學習。
第三,指導閱讀。閱讀教材是課堂精講的基礎,能讓學生閱讀的內容,應盡量有的放矢地讓學生閱讀。閱讀根據教材的難易而定,不是整章整節地讀,而是讀一小段或一部分。對比較難的內容,可課前閱讀,較易的內容則當堂閱讀。閱讀前,教師先指出閱讀要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其過程為:閱讀、思考、歸納、記憶和存疑。
第四,教師精講。課堂精講是閱讀教材的發展。在學生閱讀教材掌握了一定知識的基礎上,教師根據反饋信息和教材的要求進行精講,講重點、講難點、講關鍵、講問題、講方法、講規律與聯系,把教材由多變少,便于學生記憶和掌握。
第五,課堂精練評講。在新授課的主要內容結束后,教師布置練習。練習要精選,避免學生忙于應付作業,飽嘗題海之苦;精練是練雙基,練重難點及系統知識,練易忘易錯的概念。精練要以不同形式的題目進行練習,把學習中似是而非的問題搞清楚。
三、通過實驗,反饋信息,培養創新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因此,搞好演示和分組實驗,有助于課堂精講的進行和知識的深化。實驗要做到“教師點撥,學生動手,引導創新”。能讓學生做的實驗盡量讓學生動手操作。教師要及時指導,根據學生操作情況,及時糾正錯誤。對學生易忘易錯的實驗,教師要求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并仔細觀察,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對一些實驗,要根據實情,舊新聯系,啟發設計,引導創新,讓實驗得以深化。
四、達標測評,反饋矯正
達標測評中的“測”與“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每次進行測試后應立即進行評價,隨之進行的步驟應是反饋和矯正。這實際上是一個雙向反饋過程。一方面,根據控制論,教師為自控系統,可根據學生測試的情況改進教學方法,這是信息的輸出;另一方面,學生也是自控系統,通過自己測試的結果和教師的評價來獲得各種信息,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是信息的接收、輸入和加工。所以說,評價是為了更好的反饋,反饋是為了更好的矯正。在教學上只有及時進行測試、評價、反饋、矯正和查漏補缺,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以上的方法、步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教學實踐中,反饋教學法只是一種反饋方法,并不是具體講授知識的教法,因此,它不僅與其他各種教學方法沒有矛盾,而且必須借助于其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現代化課堂教學應是全方位的立體化教學,我們應該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去為課堂教學服務。這些方法能夠更大地發揮教學方法的效能,進一步改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袁麗娟.雙向反饋教學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6.
(作者單位:山東省高密市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