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玉
【摘 要】教書育人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做為語文教師要利用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特點,認真做好教學中滲透德育工作,達到教書育人之目的。
【關鍵詞】語文教學;德育;滲透
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這樣講“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小學階段是人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良好品質形成的初始階段,他們就像一張白紙,他們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與勞動習慣;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及其他人文方面都是學校立德、樹人內容。語文學科作為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學科,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優勢,做到既授業又傳道,既教書又育人之目標。
一、情境教學是滲透德育的平臺
在教學中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可以起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情境根據刺激物對兒童感官或思維活動所引起的不同作用,大致分為實體情境、模擬情境、語表情境、想象情境及推理情境,語文教師則要根據文本域預設德育教育內容確定選擇哪種情境適合。
語表情境即運用語言表述的情境。在教學實踐中,常常是語言描繪與其它直觀演示手段結合運用,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讓學生既容易掌握語言文字知識,又容易接受教師預設的德育教育。
熱愛祖國是一個比較枯燥的話題,祖國怎樣偉大,怎樣為偉大的祖國刻苦學習,這朝夕嘮嘮叨叨“你要熱愛祖國”效果肯定不好,這需要教師語言描繪與其它直觀演示手段結合運用,使學生在愉悅有趣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產生祖國的美好祖國的偉大的理解與認識。我教學韻母“ao”時,先出示圖片:奧運五環圖,再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標志,最后從得出的結論中創設課堂情境:課件演示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拼搏的畫面,演示中國等幾個國家獎牌獲得數,中國獲51枚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獎牌總數100枚,創4項世界紀錄。獲金牌數超越美國,獲獎牌數超越俄羅斯,位列奧運會金牌榜第一,獎牌榜第二,這是中國參加奧運會歷史上的最好成績,創造了中國競技體育新的輝煌。接著我引導:中國獲得金牌的運動員平時訓練辛苦不辛苦?學生都說:那是很辛苦。我又引導:你要取得好成績該不該刻苦學習?學生齊聲說:該刻苦學習。一次中國偉大在形象演示中得予知曉,一次要刻苦學習在潤物無聲中得到啟發。
二、朗讀教學是滲透德育的媒介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所選篇目,都是眾多教育專家精心挑選編排,文質兼美,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德育內容涵蓋《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真是豐富多彩五彩繽紛,非常適合朗讀,學生可以通過朗讀理解課文的詞句篇章,受到作者思想熏陶感染。
孝敬長輩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如今的孩子是家庭的寶貝,他們在父母的溺愛中生長,有許多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因此語文教師要針對現實情況,以文本為例子,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我在教學《棉鞋里的陽光》時:在教學第一到第五自然段,先讓學生自由讀,讀中體會哪些句子寫了媽媽對奶奶的關心;再進一步指導讀媽媽說的話,讀出關心的語氣;然后安排分角色朗讀,讓學生明白了媽媽對奶奶的關心體貼。教學第六到第八自然段時,利用分小組朗讀,分角色朗讀,指導有感情地個人讀等方式,自然而然地滲透關心長輩,體貼長輩的教育。在學生領悟孝敬長輩的基礎上,安排拓展活動:學了課文后,你喜歡小峰嗎?為什么?你也準備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做些什么?學生不僅在知識上有了增長,更重要的是在道德品質上得到很好的塑造,使學生銘記孝敬長輩,從做小事孝敬長輩。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會感恩是中華美德之一。《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就是進行感恩于有幫助過我們的人的最好題材。我教學時,先安排自由讀,從中了解課文大意:鄉親們吃水不忘毛主席。與此同時,為了我充分利用課程資源讓學生了解毛主席,再進行老師范讀,小組接力讀,分角色表演讀,強調“沒有井,很遠”,從中明白鄉親們吃水困難;強調“挖了一口井”讓學生感悟毛主席為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的好思想、好品質,流露出對偉大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強調“挖井人”讀慢一些,感悟鄉親們飲水思源的好行為。最后再安排拓展練習:同學們,說說你們的學習、生活中有沒有發生過被人幫助的事?你會忘記他們嗎?學生的回答令我感動,感恩教育達到我預設的教學目的。
三、識字教學是滲透德育的一陣地
小小漢字,奧妙無窮。識字教學看似與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毫無關系,其實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形象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眼、口、手、耳、心等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教師也在學生愉悅的識字中預設的德育教育便水到渠成。我指導“和”、“香”的書寫時,提醒“和”中的禾字旁的“捺”懂得了謙讓,要不如果“捺”寫得和“香”的“禾”中的“捺”那么長,就會吵架了。“和”中的禾字旁的“捺”一讓,字就好看了緊湊了。當學生寫起字時,就會更加講究書寫美,“相互謙讓”就能美好的思想意識印在了學生的腦海里。
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方式方法很多,諸如語言文字與讀寫訓練、語文課外活動、學生勞動實踐等等,只要我們心中裝著學生,就會用心實踐與研究,不斷挖掘教材德育因素,不斷找到滲透點,使小學語文教學成為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
總之,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一位語文教師,務必挑負起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責任,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吉林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海市港尾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