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王芳
摘 要: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采取灌輸的方式,不但氛圍枯燥而且不適合初中生學習,特別是信息技術這樣一門需要靈活性和技術性的學科,更是要擺脫枯燥、變革方法,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來改變課堂乏味的現狀。創新混合式學習模式,探究有意義的學習方法,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學習效率更高效。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混合式學習
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科技的應用出現在生活發展的各個地方,人們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的應用。信息技術知識普及得也更加全面,初中生的信息技術教育也就更需要得到重視。然而,在傳統的、延續時間已久的課堂“授—受”的學習模式中,特別是考試較少的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加上無聊無創意的課堂學習方式,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越來越低,學習的興致越來越差,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普及學生信息技術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就應該注意有效的學習方式,提升課堂效率,混合式學習模式就是一種新穎的信息技術課堂學習的方式。
一、教學內容混合多樣聯系法
隨著計算機應用范圍的增大,信息技術應用需求的增加,教師講課的內容也應該多樣化。多讓學生了解些信息技術知識,并能互相聯系起來,給學生解釋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大知識學習的實用性,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幫助學生消化知識,教會他們懂得如何簡單、有效地將課堂上學習的內容應用到生活實踐中。比如,對于很多對信息技術學習不夠、了解不深的初中生,在生活中也會面對一些文檔的使用、表格的設計,卻不知道他們之前聯系的緊密型。有的初中生只知道在Word里打文字內容,在Excel中使用表格,卻不知道怎么將他們聯系在一起用,在網上提交一些調查活動的內容、假期生活實踐的記錄時,總是文檔表格一起發,其實在Word里本身就自帶表格插入,只是他們沒有發現,不會使用而已,還有圖片與鏈接方式的插入等,教師在講課時順便也混合一些生活中可能面對的這些小的問題,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想了解更多的欲望,發現信息技術與生活之間關聯的有趣之處,讓學生更愿意主動去學習信息技術。
二、小組合作混合學習法
在完成一項教師課上講完后接下來布置的任務時,很多學生都會因為上課沒能跟上或者沒有記住而不知道如何接下來去做,也就阻塞在完成任務的道路上。教師雖然可以下來輔導,卻不能保證照顧到所有的學生,也就導致了有些學生因為學習知識時的不順暢而對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喪失了信心。在完成這種任務時,可以將班級學生混合分組,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在任務執行前,先明確分工各自的職責,誰負責哪一部分,自己沒記住的地方可以請教知道如何操作這一點的組員,自己記熟了的地方就可以操作給其他組員看,小組內部互幫互助,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團結合作,還可以培養團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在遇到組內成員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在請求教師的幫助,把大家不懂的問題一起提出來,讓教師一次性作答。這樣,因為互助中給教師減少了一些簡單問題的講解的內容,而且也不需要全班到處為不同的學生講解,從而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愛好特長混合交流研究法
在傳統的初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中,一般都是教師死板地根據課本上編寫的內容按部就班地講下去,這樣的課程傳授的形式乏味無新意,并且課本上的用語很多都是晦澀難懂的專業詞匯,學生很多都不了解,越聽越迷糊,最終干脆放棄了這門課程的學習。而學生放棄了聽課也就不會提出疑問、發表見解,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也就不能及時地為學生不懂的內容進行講解,繼而造成更多的不能理解的問題的累積,這樣就步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初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就如同虛設。這是我們設想的最壞結果,然而,課堂學習中交流的減少,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在信息技術的教學和學習中是很大的阻礙。面向在信息技術方面學習興趣不同的學生,應該采用一種混合交流式學習法。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所在,自由分組,共同研討合作學習。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做簡單的Flash,有的學生想要學習一些簡單的匯編語言,有的學生愿意多練習一下辦公軟件的應用等,根據不同的興趣方向,自主地分為幾個小組,可以在以后課程的學習中有個照應,既可以在一起研究想了解的知識,又可以為其他組在這方面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一些自己掌握得好的方面的幫助。教師也可以通過分組的情況,對學生的強項和薄弱的地方的調查設計自己講課的方式和傾向,營造出一種班集體積極向上,共同努力的學習氣氛。
這種運用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并不是課堂雜亂的混合,而是有根據的、有可行性、有方法依據的混合式共同學習方式,對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羅冬梅.混合學習模式下的教學過程設計與實施:以《網絡教育應用》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0(10).
[2]李雪.淺談混合學習模式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0(09).
[3]張艷瓊.微博在教學中的應用探微:以新浪微博在大眾傳播學中的使用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0(03).
(作者單位 江蘇省鎮江市索普初級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