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權
摘 要: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與傳統化學實驗教學相結合,能為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帶來生機,能幫助學生操作準確,能增強實驗的安全性,并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運用課件動態模擬,生動形象,感染力強,利于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實驗教學;教學效率
一、信息技術利于目標達成
1.能確保達成實驗課的教學目標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實驗前將教學目標等制成課件,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過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構造、性能和注意事項。這樣不僅提高了實驗課的教學效率,而且為實現實驗課的教學目標提供了依據。
2.能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實驗現象來吸引學生,增設一系列趣味實驗。通過課件,結合圖像、圖形、動畫,使學生感到新奇,然后向學生提出與日常生產等相關的問題,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易突破實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許多實驗在課堂中無法完成,運用多媒體課件能把難以完成的演示實驗通過生動的圖像、清晰的文字和優美的聲音展現給學生,而且傳輸信息量大、速度快、質量高。
二、信息技術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安全性
1.改變了傳統的實驗教學,提高了實驗教學的對比性和安全性
(1)提高實驗的對比性。有些實驗需要對現象對比才能得出結論,由于現象的差別不大,對比起來比較困難。如,化學實驗中有關氣泡形成、顏色變化、沉淀產生的對比實驗,借助Flash動畫與實物投影來完成就會更加清晰明了。
(2)使實驗操作準確,增強安全性。如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這些具體的操作都要求準確、規范,教師可以利用動畫加以展示,讓學生看到更規范的操作。
2.化學實驗中的微觀模擬作用
化學概念和原理大多較為抽象,例如,物質的微觀結構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只靠語言和文字描述,學生較難理解,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動畫模擬,生動地表現分子、原子、離子的微觀運動特征,讓學生直接認識微觀世界。
3.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1)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實驗教學。課件的動態模擬演示,把文字、聲音、圖像集于一身,操作規范、實驗現象明顯、分析表述準確簡練,能優化實驗教學過程,達到教學目的。
(2)可提高實驗教學效率,拓展知識面。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在實驗教學中涉及許多具體的物質,這里面有我們實驗室見不到的物質,也有在課堂上無法演示的實驗,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學生可親眼目睹很多實際生活的化學實驗現象和一些化工生產場景。
總之,將現代信息技術這一現代教學工具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與傳統實驗教學相結合、互相滲透,能為農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帶來生機。
(作者單位 重慶市開縣盛山初級中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