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貞芬
摘 要:小學升入初中后,英語教學方法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初中英語銜接教學要重視教學方法、教學環境和拓展教學的銜接處理,讓初一英語教學更具實效性。分析了初一開展英語銜接教學的必要性,提出了初中英語銜接教學的創新思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銜接教學;對策
從小學到初中我們的英語學習環境和學習內容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不及時摸清每個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并從實際學情出發做好有針對性的銜接工作,那肯定就有些學生在跨級過程中掉下隊來。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好地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我們必須重視小學跨入初中的銜接教學,從教學的轉變和適當調整來實現初中英語的有效教學。本文分析了初一開展英語銜接教學的必要性,提出了初中英語銜接教學的創新思考。
一、初一開展英語銜接教學的必要性
1.教學方法差異,需要銜接教學
小學升入初中后,英語教學方法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主要表現在:(1)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主要依靠游戲和對話訓練。因為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多數會采用大量的游戲活動來組織教學,并通過反反復復的對話訓練來鞏固所學的知識。而進入初中以后,初一的英語教師往往會直接進行大量的單詞教學,然后分析英語語法和課文,學生直接訓練的機會明顯變少了。在這種情況下,差異過多,學生就會感覺很難適應。(2)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量較少,教材知識量決定了學習內容偏少。初中階段就不同了,英語知識的學習量明顯增加,而且學生除了感知材料外,還必須理解語言材料。
2.環境變化差異,需要銜接教學
小學升入初中后,英語教學環境產生了明顯的變化。主要表現在:(1)學習團體發生變化。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使學生之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友誼團體,也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學習小組。在學習小組中進行英語訓練,小學生已經養成了習慣。走入初中的校園,學生的學習小組發生了變化,這樣就使很多學生對合作學習產生了懷疑。(2)師生關系發生變化。小學生進入中學后,面臨著一個全新的環境,他們對校園環境、師生環境等都感到陌生。例如,大部分初一學生對新教師的教學不適應,包括新教師的教學方法、板書、講課時的聲音、言談舉止等。學生對此感到陌生不理解,以至于影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3.拓展教學差異,需要銜接教學
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有許多課本教材之外的拓展內容,這一點與小學英語教學明顯不同。小學階段的課外拓展較少,而且都有教師進行直接指導。在小學,英語拓展學習活動多數是完成課外預習、完成簡單的板報、進行家庭對話等,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直接進行指導。中學階段,教學內容不斷豐富,需要學生拓展學習的內容也愈來愈多,包括自己閱讀文章、查閱相關的單詞、開展全面的對話訓練等。而且,在這些活動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在不斷發生變化,教師由知識傳授者變為引導者、組織者,導致學生由小學時跟著教師教鞭走,到拿起書本自己走,這一變化學生適應難度大。例如,教學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 2 Lets play sports的Welcome to the unit時,教師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讓學生對自己喜歡的運動進行討論,然后教師打出了幻燈片,介紹了各種運動項目,并由此呈現了新單詞和詞組。面對如此快速的拓展內容,學生往往很難適應。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初中生平常能接觸到的事物也隨之增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成熟度都有所提高。因此,拓展教學活動必須要做好銜接教學處理。
二、初一開展英語銜接教學的對策
1.教學方法銜接對策
初一英語教師要重視教學方法的銜接處理,以此來適應初中英語教學的變化。首先,教師要適當保持活躍的課堂氣氛。教師仍然可以利用一些游戲內容來組織活動,當然游戲的量要減少,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寓教于樂,學以致用,又要調整教學方法,以適應初一年級的教學目標,逐漸從模仿、機械訓練過渡到交流運用。針對較為枯燥的語法教學指導則要重視訓練,少用一些解釋性的語言,讓學生感覺枯燥。
例如,教學2012新版譯林出版社英語七年級教材Unit 1的語法知識“動詞be的一般現在時”時,教師就要多運用例句來指導學習。I am from China.我來自中國。He is 12 years old.他十二歲。We are very happy.我們非常高興。This cat is very cute.這只貓很可愛。These apples are big and red.這些蘋果又大又紅。另外,為了更好地完成銜接教學,教師要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應布置預習任務,幫助學生養成預習習慣。教師要督促學生養成每天復習當日所學,每周、每月進行單元復習的習慣。同時也傳授一些應試技巧,幫助學生在測試中發揮出正常水平,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2.教學環境銜接對策
教學環境的銜接教學要從兩方面來開展:(1)要重視師生關系的融合。教師要經常開展鼓勵教學“very good”的鼓勵語言要經常說一說,讓學生在“表揚—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過程中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同時,在指導學習方面,教師更多的是作為組織者、促進者和監控者參與其中,培養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以及學生的觀點,不能對學生的觀點進行武斷的評判。(2)要重視生生融合關系的指導。教師要盡快建立起相對穩定的學習小組,然后讓學生經常在小組內進行學習,并用最快的速度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關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學生良好的聽說讀寫的學習方法,牢固確立英語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逐步形成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激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教學拓展銜接對策
教學拓展的銜接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開展多元化的拓展活動,然后對初一學生的活動投入更多的關心,讓學生能夠逐步從小學教學的活動模式中,轉變為初中獨立拓展的模式。可以開展的活動包括:英語角、英語廣播、英語沙龍、英語演講、英語課本劇、故事會、英語手抄報等。特別是對于初一拓展活動來講,主要是英語學習興趣和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因此可以進行英語歌曲比賽、英語模仿比賽、英語聽力競賽、英語講故事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完全沉浸于濃郁的英語氛圍中,并真正做到聽說領先。
例如,小學英語多側重與文本知識的誦記,以求初步培養語感,而初中階段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去發散思維,對所學句型進行拓展和延伸,學生可以在課外媒體或者英語沙龍學到許多句子表達,比如,你來自哪里(Where are you from?I am from...)也可以用I come from句型來回答;針對“我很高興”,小學時候我們可能會說“Im very happy.”初中階段我們就要嘗試用一些表達技巧,如,“Im as happy as I can be.”這就是能力拓展。拓展銜接教學開展一段時間后,教師就能夠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課外活動,進行聽說訓練了。
上文是筆者結合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對如何做好初中英語銜接教學的心得體會與總結。綜上所述,初中英語銜接教學首先要摸清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然后才能整合教學資源,設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要重視教學方法、教學環境和拓展教學等方面的銜接處理,這樣才能讓學生盡快地融入良性的初中英語學習中來。
參考文獻:
[1]劉璇.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實踐與思考[N].課改專題網,2011(5):23.
[2]盧琴.運用新課程理念解決英語教學中小銜接新問題[N].研修專題,2013(12):28.
[3]張亞聰.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研究[N].溧陽教育信息網,2013(5):31.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蠡口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