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
摘 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人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如果具有高尚的情操,堅韌、百折不撓、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每位教師都能成為教育工作中的行家里手。
關鍵詞:教師;高尚;教學;教育工作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每位教師都能成為教育工作中的行家里手。
一、加強教師師德修養,明確教師職業道德的精髓是“愛生 奉獻”
孔子曰:“不正其身,如正人何!”所以,教師的道德面貌就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課堂內外,在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都是給學生做出的榜樣。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可見,教師的道德水準、言談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是極大的。當下,正是在中國夢大背景下教育教學改革時期,面對這種形勢,教師必須自覺加強道德理論學習,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二、教師必須具有創新能力、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思考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
教師創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強弱。如果教師僅拘泥于“一支粉筆,一本書”的舊教學模式,就會扼殺當代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大膽創新,大膽探索,不斷豐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在掌握學科知識和常規教學方法、手段的基礎上,還要掌握與學科有關的學科知識及現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即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技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當前課程改革的必備技術能力。
三、教師的心理素質必須提升到新的高度,教師必須克服職業怠倦
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從事這一職業的人應具有特殊的心理素質。教師要有敏銳的感受力,還要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同時,教師還要有較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創造出和諧的工作氛圍,友好、互助的同事關系,能減輕工作中的巨大壓力。
在中國夢的大背景下,每位教師能夠做到以上幾點并且時時付諸行動,在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我相信,每位教師都能成為教育工作中的行家里手。
參考文獻:
[1]于潛.教師在校本教研中成長[M].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12.
[2]唐凱麟,劉鐵芳.教師成長與師德修養[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0.
(作者單位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第二高級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