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業
摘 要: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刻體會到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數學的重要保證。小學生由于自覺性不強,自控意識和能力較低,要依靠外界力量,主要是通過教育培養起良好習慣,兒童期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黃金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良好習慣;態度
下面結合本人教學實踐,談談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良好習慣。
一、培養端正認真的態度習慣
現在很多學生是一種“要我學”的狀態,而教師要把學生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首先要轉變他們的認識,讓他們知道學習知識不是為了家長、老師,而是為了自己學習本領。通過身邊的例子、父母的經歷、書上故事等讓他們體驗到不學習,長大以后要面臨的困境,讓他們對學習知識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其次是教師的及時監督和鼓勵。小學生自制力差,單純靠自己的認識無法長期保持狀態,這就需要教師提出具體要求,不斷進行提醒,及時進行鼓勵,讓他們既有自主意識又有成功的體驗,長期堅持下去,自然可以養成端正認真的態度習慣。
二、培養認真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培養自主學習的良好途徑之一。(1)選擇適當內容。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整數》時,新課前我告訴學生明天的數學課我們要檢查預習的效果。第二天學生認真預習了,練習題完成相當好。由于本節課的算理比較容易理解,所以在糾正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后,讓學生總結計算方法時,學生很快總結歸納出了正確的方
法。當然因為學生的能力水平不同,預習的水平也不同,在課堂教學中就要敏銳地捕捉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效果,照顧到全體。(2)制定科學有效的預習計劃和檢查制度。每次新課的預習我都要求:①閱讀數學教材,將例題讀通、讀懂。②說說自己的收獲,知道了什么。③試著做后面的習題,標出有困難的題目。④有什么疑問。檢測方式:先出幾道本節課的典型試題讓學生試做,看有多少人做對和做錯,錯在哪里,這樣了解了預習效果,再針對問題以及預習中的疑難進行講解,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也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在作業與考試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做錯題目的原因是沒有看清題目要求,讀懂題目。所以,在學生解答應用題時,首先讓學生仔細讀題,初步了解題意。然后仔細推敲字、詞、句,準確理解題意,在此基礎上再計算。例如,上海大劇院高40米,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比大劇院的11倍還高28米,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高多少米?讀題后,劃出關鍵句“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比大劇院的11倍還高28米”,
在“比”的后面圈出比較的量“大劇院”,通過審題理解“大劇院”的高是已知量,找出數量關系,列出算式。
四、培養認真傾聽的習慣
在教學中要明確目標,要求學生一定要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回答,并在教學中仔細觀察,及時對認真聽的學生進行鼓勵、表揚,對不認真的學生及時給予糾正。培養傾聽習慣的過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關心愛護學生,讓學生愿意傾聽老師的講課。(2)改進自己的語言風格、動作表情、課堂設計來吸引學生認真傾聽。
(3)以小組或同桌互助形式鼓勵學生說和聽,在合作過程中學會傾聽。(4)實行獎懲機制,適時恰當地評價學生。
五、培養獨立認真完成作業和自覺檢查的習慣
在教學中常常發現有一部分錯題并不是因為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而是由于作業習慣不好。良好的作業習慣應該包括:態度認真、書寫工整、獨立完成、及時檢查驗算等。培養獨立認真完成作業和自覺檢查的習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端正態度,提出具體要求。例如,統一用本,統一用筆等。(2)教會學生讀題、審題,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完成作業。(3)把握演算草稿和檢驗答案兩個
細節。
總之,要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長期堅持、反復強調的過程。因此教師要用新的觀念、超人的智慧、足夠的耐心選取最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科右前旗白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