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珊
摘 要: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已經成為廣大教師工作中的重點研究方向,“生活化”教學過程的融入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共同探索的目標。結合《小學語文個性化與生活化教學之間的內在聯系及發展方向》這一課題展開相應的研究,希望對今后繼續探究工作的開展能夠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生活化”;發展方向
新課標實施背景下,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已經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生活化”教學理念是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開展的前提因素,在課堂教學中將“生活化”模式與教學內容相互融合,進而達到對學生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逐步提高的教學目的。
一、“個性化”與生活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內在聯系
1.“生活化”教學模式是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開展前提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思想主要以教學聯系生活實際為主,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從而充分了解學生內心發展動態,使得學生個性特點得以充分展現,實現“個性化”教學目標?!吧罨苯虒W模式注重對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激發,因此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進行總結,進而對學生個性發展進行全方位了解,教學過程“針對性”較強,將學生自身存在的個性展開具體培養。
2.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是“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體現
“個性化”教學是“新課標”對當今小學語文教學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對學生能力全方位培養的具體體現形式。“生活化”教學注重課堂教學與生活元素相融合,對學生學習興趣不斷激發,從而使學生“個性”充分展現,教師進行正確引導,達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正確培養目的。在此之中,“生活化”教學理念對教師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思想的轉變過程發起了巨大的挑戰。
二、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是“新課標”發展的主要方向
“生本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是站在學生發展角度進行問題的思考,面向全體學生進行課堂教學。例如,在《習作2》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對學生進行系統分組,開展小組討論,這樣學生自身的觀點能夠充分表達。小學語文“探究性”教學特點在于普遍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以及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對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正確引導,這是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思想的體現形式之一。
三、“生活化”教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模式
1.“體驗教學”成為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構成的重要部分
小學語文“體驗教學”是對“生活化”教學理念加以實施過程中最有效的教學手段。將課堂教學過程走向生活環境,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生活體驗,這樣的教學環節往往會使學生印象更為深刻,教學效果也會更加明顯。例如,在進行《居里夫人的三克鐳》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居里夫人放棄了鐳的專利,她的這種行為,你認為她很傻,還是覺得她大公無私,具有偉大的人格,給予你們怎樣的啟發?很自然地“拎”出主題,學生圍繞這一問題進行積極探索,將自身觀點進行闡述,從而教師進行正確引導,達到“個性化”教學目標。
2.實踐拓展教學是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主要體現形式
實踐拓展教學過程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學手段,結合不同地域特色展開相應的教學過程,最終使得學生在參與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融入民俗文化之中,進而使得學生通過實踐過程對自身興趣特點進行展現,同時對自身問題思維方式也能進行充分體現。例如,在四年級《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將課堂教學轉移到生活實際中,讓學生體驗“不愛護環境”的感受,這樣對學生的啟發過程會更加全面。
3.觀察生活是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的關鍵環節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是新時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個性化”教學理念實施過程中的重要步驟所在。教師通過課堂教學的有效引導,使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例如,在五年級口語交際《個性與性別》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將學生進行系統分組,開展小組討論,個性差異與性別差異在為人做事及學習上都有什么表現呢?哪一種差異更大?男生、女生各有什么優勢和劣勢呢?這樣學生自身的觀點能夠充分表達,并且學生可以針對其他人的想法對自身思考范圍進行不斷完善。
四、“個性化”與“生活化”教學模式相互融合,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1.通過“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個性化”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過程中融入生活元素,通過對學生的生活啟發使得學生問題思考方向逐漸發生轉變,進而使得學生自身內心情感得到初步培養。這樣的教學過程對于學生“個性化”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將課堂教學“生活化”與“個性化”教學理念相互融合、共同促進,實現“以學生為本”這一教學目的。
2.“生活化”教學模式以“個性化”教學為契機,展現學生發展特點
“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應以“個性化”教學過程為根本,使得學生自身興趣愛好以及發展特點進行充分體現。結合學生不同發展狀況展開具體研究過程,從而使得小學語文教學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并對學生思想的形成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兩者之間的相互融合對學生內心以及思想的發展過程具有積極促進的意義,同時也是對學生自身特點以及發展方向不斷明確的重要教學理念。
3.“個性化”與“生活化”有機結合,形成小學語文教學“多元化”發展
小學語文“多元化”教學過程的形成主要在于不同教學形式的有機結合,通過不同教學形式的運用,形成教學形式的優勢互補,促使學生“個性化”教學目標的實現?!皞€性化”與“生活化”教學形式的有效結合,對學生自身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對學生發展特點進行有效引導和培養的關鍵所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這兩種教學形式進行有效結合,運用到教學實際之中,實現小學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興趣愛好以及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主要方向,在此之中,“個性化”與“生活化”教學過程是重中之重。對學生能力提高以及個性培養具有關鍵作用,廣大學者及教師應加以充分地重視。
參考文獻:
[1]殷淑平.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研究[J].成功:教育,2008(12).
[2]曹春和.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2009(06).
[3]柏宏權.適應性教學系統中個性化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
(作者單位 廣東省茂名化州市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