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霞
摘 要:課外閱讀,是指讓學生脫離基本的教材內容,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課外閱讀和學習。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再將學生的閱讀范圍局限于傳統的教材范圍內,只會限制學生的思維,阻礙學生的良性發展。通過豐富的課外閱讀,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的見識,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策略
小學的課外閱讀,教師除了要注意閱讀的內容,還必須注意相應的尺度。相比于枯燥的教材內容,課外閱讀的內容在趣味性、選擇性上都更加吸引學生。在閱讀內容的選擇
上,教師還必須注意內容的健康性。這個階段的學生,正是心靈快速發展成長的階段,接受負面不健康的信息,對學生將來的發展非常不利。
課外閱讀,必然是指課堂教材以外的閱讀。教師可以立足教材的內容,做到引申,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的背景進行課外閱讀。這種指導方法具備的優點顯而易見。
首先,立足教材的課外閱讀,能夠更進一步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的背景,提高自身的認識,自然而然地提高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其次,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課外閱讀,也能夠提高教材內容學習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最后,教材的內容必定是符合學生當前發展狀況的。也就是說,這些閱讀內容是能夠被低年級學生理解和掌握的,不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另一方面,立足于教材的課外閱讀內容,必定是正向積極和健康的,不會誤導學生。
以《黃山奇石》這一課的內容為基礎,教師顯然可以指導學生以黃山為背景進行課外閱讀。這就能夠充分體現上述三種優勢。以黃山為背景的課外閱讀,能夠進一步讓學生理解黃山的特點,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景物的描寫方法和手段。
另一方面,以黃山為背景的課外閱讀,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優美的散文。學生會因為曲折的故事而沉迷,也會因為優美的描寫而沉醉,非常容易讓學生對語文課產生學習興趣。最后,以黃山為背景的課外閱讀,其中的閱讀內容自然是健康積極的,不會出現不健康的信息。因此,對小學低年級進行課外閱讀的引導顯然是可以立足教材做到引申的。
總的來說,課外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正確的課外閱讀指導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和家長要從課外閱讀內容的選擇、課外閱讀的時間等方面進行指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課外閱讀帶來的助益,降低其帶來的負面影響。
(作者單位 陜西省華縣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百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