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經玲
摘 要:背誦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礎。在語文學習中,背誦可以積累豐厚的文學功底,為其他方面的語文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精力旺盛,記憶力強,背誦起來記得快、記得準。教師應該重視小學階段的語文背誦,優化背誦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背誦篇幅;教學方法
古語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語文的學習的確如此,當學生背誦、積累的優秀文學作品多了,他們就會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具備基本的語文素養,從而促進其他方面的語文能力的發展。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積累基礎語文知識的黃金階段,學生年齡小,記憶力強,教材中又不乏優質的美文佳作。因而,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利用這些有利因素,改進背誦教學方法。
一、創新背誦方法,讓學生對背誦感興趣
一提到背誦,許多學生就會唉聲嘆氣,情趣全無。要改善背誦給學生留下的不好印象,老師可以通過創新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重拾對背誦的興趣。比如,我在教學中,時常用做游戲的方式來鼓勵和幫助學生背誦。背誦接龍是很好的一種游戲方式,首先由教師起頭背誦出第一句,然后學生按照自己的座位順序依次往下接著背誦兩句,直到全班學生都背誦過一遍。
二、適當為學生增加課外背誦篇幅
與應試教育不同,素質教育不僅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教材中規定的必備篇幅,還要求學生有一定量的課外積累。況且,多積累美文佳句有百益而無一害,小學階段的學習,課業壓力并不大,學生有時間也有精力背誦一些課外美文。在實際教學中,我會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一篇適合學生的課外文章讓學生背誦。這樣,通過點點滴滴的積累就能豐富學生的文學積淀。
三、教會學生一定的背誦技巧
背誦并不是“死記硬背”,背誦也講究背誦技巧,能夠讓人記得快、記得準、記憶持久。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教會學生一定的記憶方法。我時常告訴學生“熟能生巧”,意在告訴他們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背誦。除此以外,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找到記憶的支撐點。一些關鍵的詞語、典型的句子或者是課文中的配圖就是記憶的支撐點。學生通過對這些詞語、句子的擴展就能連句成篇,通過配圖的提醒也能想到相關的句子。
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說:“任何一個人語言能力的養成、發展,都必須立足于豐厚的語言積淀,接受前人的優秀成果。積淀的質量越高數量越多,其語文素質、語文能力自然也就越高。”背誦就是豐富語言積淀的有效手段之一。語文教師應該重視背誦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 陜西延安吳起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