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艷麗
摘 要: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是中華博大精深文化的傳遞者。語文在教育過程中有著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新教改下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是對教育發(fā)展極為重要的。主要圍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教改;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新教改實施過程中,更新觀念是關鍵。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實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是新課標教學的特點。注重能力培養(yǎng),是新教改的核心。對于小學語文來說,其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有太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對語文教育的不準確定位;課堂教學方式的死板老套等等諸多問題。因此,為加強小學生對語文重要性的深刻理解,必須對其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一、語文教學的標準
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中,語文被定義為一門不必深究,容易掌握的一門學科。持這種觀點的人大多把學習語文定義在識字的初級階段,顯然他們并不懂得語文學科蘊藏的文化底蘊。為了更好地進行語文教學,新教改為我們制定了新的標準:(1)要求開闊學生的知識領域,不要僅限于書本內容;(2)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把學到的知識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把看到的和聽到的用自己的語言充分表達;(3)采用互動式教學,打破陳舊的老師教,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增加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積極參加討論并提問。通過教學的新標準,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二、課堂模式
(一)課前準備
課前預習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做好了課前預習,在上課的時候才能夠緊跟教師講課的節(jié)奏,提高課堂效率,課下做題的速度也會得到明顯提高。因此,教師在課前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先研究課本,找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小學生活潑好動,具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讓他們自己進行復習有著一定的難度,對此,教師應積極發(fā)掘課本中的趣味性知識,對于課文中含有故事的,以讓學生表演為目的讓其復習,這樣容易增加學生對課本的探究興趣。
例如,在學習《一次成功的實驗》的時候,教師把實驗的過程進行簡單介紹,但不說出書中小女孩的辦法,讓學生自己回家對實驗進行探究。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就會自己讀書,學習書中的辦法,間接地做到了好好預習。即使學生不讀書,自己找辦法,那么本節(jié)課的內容也會深深地留在學生的腦海中。上課時,學生的注意力都會集中于課堂上,達到預習的效果。
(二)課堂教學多樣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的是思維的活躍,是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開動腦筋,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循循善誘,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同時學生的參與是必要的,如可以在課堂上對所閱讀的文章進行即興表演,使學生對文中所表達的感情有自己切身的感受,讓學生充分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課文內容的認識,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也可使小學生對不熟悉的漢字加深印象,增加學生對語文的熱愛。教學的時候,要積極地提出問題,對于溜號的學生進行提示,使其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課堂之上。
例如,在學習《晏子使楚》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分組,輪流上前進行表演。對于表演所需的一切東西都讓學生自己準備,教師對于事情發(fā)生的背景做出說明,讓學生自己對劇本做修改,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團結意識,展現(xiàn)出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可以積極地開拓自己的發(fā)散性思維。自己經歷的印象最深刻,學生通過自己表演可以加深對于課本的印象,強化了語文學習的能力。
(三)課下積極引導
課上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大多數(shù)的時間都在課下,教師可以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研讀,找出書中隱含的知識,下課時以思考題的方式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也記得學習語文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找一些自己感覺很好的課外讀本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受到文學的熏陶,進而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課外舉辦活動
學生長時間接觸語文,逐漸地會產生麻木的感覺,這個時候,舉辦一些課外活動就顯得十分必要。課外活動的舉辦類型非常廣泛,知識競賽、文章比拼、野外郊游都是良好的選擇,而活動舉辦類型及時間,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這些課外活動可以為學生單調的學習帶來色彩,為他們送去歡樂。競賽的時候,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可以使他們產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野外郊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去實地進行考察,然后在書本中搜尋與實地相匹配的詩句或者是文章,在學生嬉戲的時候進行適當?shù)囊龑В詈米寣W生自己想起語文知識。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歡樂的氣氛中學習語文知識,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作用。
學習語文不輕松,語文教學更不輕松。因此,小學語文教學需要突破模式化困局,實行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多元化接受知識,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表達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使語文發(fā)揮其真正的教學目的。教師要把語文教學當作自己的使命,用自己的行動幫助學生在以后取得良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楊記香.淺談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科學大眾,2013(06).
(作者單位 安徽省界首師范附屬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