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曉嘉
【摘 要】職業教師的“大門”已面向社會敞開。如何架設自己專業成長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實施課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為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宰?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師;發展
引言
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即是專業新手到專家型教師的過程。近日,筆者調查了我區十所中職學校數控專業100名教師的情況。結果顯示師范類畢業的教師有28人,其余為非師范類畢業的教師,筆者十分關注這些非師范類畢業的教師的發展情況。
教師的專業成長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所處環境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取決于自己的心態和作為。如何架設自己專業成長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實施課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為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宰?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重大課題。
一、了解職校教育:教師專業成長的前提
這類非師范類畢業的教師大多是自來職業院校學生,他們更了解中職生的想法,所以站在中職生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分析問題,這對他們的教學很有幫助。了解學生的想法及需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基礎,從學生實際出發,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學中,他們既是授業者也是管理者,以家長滿意、學生滿意、學校滿意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們是教改課改的實踐者,積極參與學校的教學改革工作,在教學實踐中,應用四步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使教學過程不只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重視知識的聯系性及學生的主體性,加強實踐。他們的教育觀念更容易改變,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解決一些現實問題來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技能大賽:教師專業成長的舞臺
作為一名中職老師,如果沒有一技之長及過硬的教育教學技術,是不能滿足本職工作的要求的,也不會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俗話說:打鐵還須自身硬,便是這個道理。
從2004年開始,全國每兩年舉辦一屆的職業技能大賽,這是年青教師快速成長的平臺。通過參加競賽使年青教師的文化知識更豐富、專業理論更系統、專業技能更全面、視野更開闊。另外,技能競賽是一個良好的交流的平臺,可以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采眾長,不斷提高操作技能及教學能力。
另外,經常參加企業研修、學習,自覺接受和學習新技術、新工藝、新知識、新方法,是年青教師專業成長的必之路。在實踐中學,在學中實踐,努力使自己成為既懂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理論+技能型教師;使自己站在講臺上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專業教師,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在生產一線是一個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工人,有較高的實踐能力。
三、教育研究: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
課題研究由于問題的現實性、參與的廣闊性、內容的豐富性,為培養教師集體專業扎實成長搭起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課題研究要以教育教學改革中碰到的現象為研究對象,通過“問題發現——資料查閱——形成方案——根據方案去實施——總結與反思”的基本流程,圍繞專題多次反復研究,找尋對策,逐一解決問題,以提高教師實踐新課程的教學能力。其優勢表現為:一是研究的教學問題來源于教師本人及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濃厚的興趣,熱情高,能有效地促進教師對教育教學規律、本質的認識及對教學技巧的掌握,加強了教育研究的水平及能力。二是克服了對課題盲目性、隨意性。可將零散的研究對象整合在一起,將培訓、教研、教改三者合一,以培養教師的團隊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專業團隊。三是課題組成員共同探究,交流與分享,共同分享成功與困惑,教研過程是課題組成員互助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
四、教學反思:教師專業成長的指南針
任何一個教師,在其執教的過程中也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決策和教學效果,能有效地糾正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上的偏差,在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等方面有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這樣方能提高自我覺察能力及教學監控能力。作為一名年青教師在上完課后,要及時分析總結這一節課的教學效果,并做出評價,肯定優點,找出問題,做原因分析,提出改進措施,這就是教后記。教后記是從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它是教師思想智慧的結晶。它的作用有:取舍或補充教材內容的,安排課時計劃,確立教學目標,選擇教學策略,確定教學重點難點,組織教學內容,編排教學程序,選擇教學方法,運用教學媒體,分析教學現象,探討典型問題,設計學生學習,思考學生反映,檢評教學效果等。
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教師專業水平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課程改革的成敗。學校根據自身情況,努力為教師搭建專業成長的平臺,尋求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新途徑,讓教師專業水平與新課程改革齊頭并進。教師不在于他(她)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她)是否用心教了多少年書。
結束語
教師發展是教師人生價值實現的過程,是教師在充分認識教育意義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精神追求,增強職業道德,掌握教育規律,拓展學科知識,強化專業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課程評價觀,強烈沖擊著現有的教師教育體系,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充分認識教育意義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精神追求,增強職業道德,掌握教育規律,拓展學科知識,強化專業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姜大源.關于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理性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6,15期:30-33
[2]錢方平.中國教育問題報告[M].北京: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3]雷正光.現代職教培養目標定位研究[J].職教論談 (作者單位:廣西機電工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