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祿 張慶慶
【摘 要】務川仡佬族民族歷史文化悠久,民族傳統體育內容豐富,多彩獨特。篾雞蛋便是其中的一種,進入校園體育課堂對弘揚民族傳統體育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通過對篾雞蛋在務川中學校本開發現狀闡述,分析校本開發特征、應遵循的原則和教學方式,提出其校本開發的對策與建議,以其為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篾雞蛋;校本;開發
仡鄉人的祖先王誕生于水中沖來的竹帶之中,仡鄉人的生活與竹有著不可分的聯系,竹是他們生活的財富和精神依托。仡佬人從竹中來,居竹林中,用竹之器,以竹為球,他們的生活便逐漸富足充實起來,打篾雞蛋最早見于南宋朱輔的《溪蠻叢笑》“仡佬土俗,于歲節數目,人赴野外,分兩隊,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來拋接,名飛紽。”飛紽即篾雞蛋,用竹編制成空心球,往來拋接娛樂。兩隊在比賽中在鑼、鼓、镲、鏺等打擊樂的強烈伴奏下,更多的是人體活動技能的充分發揮和舒張,而且群情激烈,不時發出高呼吼嚎,雙腳踏跳,用手離地飛躍、用手入斗。在激人心弦的鼓點下,實在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篾雞蛋的特點是靈巧、快速、多變,技術要求有拋、傳、接、頂、踢、拍、躲閃,人數7-12人,古代叫“牛碾?!?,現代人稱東方的橄欖球。篾雞蛋已成為仡佬人慶祝節日的文體活動,帶著仡佬族遠古的民族信息,以現代的方式向我們走來,在2007少數民族運動會獲表演金獎,收到國家民委的高度重視,要科學的利用它,使它更規范和便于競技與表演,更加保持少數民族特色。
一、篾雞蛋在務川中學校本開發現狀
2007年將篾雞蛋這一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引進務川高中體育課堂,作為學生的必修科目,受到學生的喜愛,篾雞蛋集娛樂性、游戲性、健身性于一體,使學生在練習中既鍛煉了身體又弘揚了民族的體育精神,另外還培養了學生們的團隊合作意識。為了更好的開展這一體育項目,我校將篾雞蛋作為校本課程進行了開發和研究。務川中學的務川仡佬族篾雞蛋傳統體育的校本教材中對篾雞蛋的單元教學做出了明確的安排:
第1次課,教學內容:(1)仡佬族篾雞蛋起源、規則;(2)一般性身體訓練。第2次課,教學內容:(1)傳接篾雞蛋(原地);(2)行進間距離由近到遠練習傳接篾雞蛋,頭頂、腳踢準確性練習。第3次課,教學內容:綜合性技術練習和身體素質練習;第4次課,教學內容:教學比賽,每半場15-20分鐘。
但是上篾雞蛋的教師往往是就給高一剛進校的學生上,到2009年10月份為止高二和高三的學生沒有學過篾雞蛋。高三的學生只知道學校有老師給高一的學生上篾雞蛋,平時上體育課的時候看見過高一的學生上篾雞蛋,但篾雞蛋到底是什么?怎么玩?有什么規則?等等都不知道。單就高一的學生來說一節篾雞蛋課就把仡佬族篾雞蛋的規則;原地傳接篾雞蛋;行進間距離由近到遠練習傳接篾雞蛋,頭頂、腳踢準確性練習和教學比賽全部學完了。下課之后問他們學到了什么時,他們的回答也就是篾雞蛋可以用手拍、腳踢、頭頂而已。
二、篾雞蛋校本開發的特點
篾雞蛋在體育教學中有三個“簡”的特點,只要能夠把握這些特點就能很快有效制定其教學過程。
(一)簡便易教
民樸素的品質造就了篾雞蛋的教學應樸實無華,教學過程要講究實效,避免華而不實的形式,教師要全面準確掌握項目的比賽規則,并運用到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在規則要求范圍內的技術和戰術是教學的靈魂。
(二)簡單易學
由于篾雞蛋長期的教學是口傳身教,缺乏經過文字的整理或通過研究得出的技術參數,對教師來說,缺乏教學參考,只有依靠教師自身不斷實踐后歸納出技術要領和動作組合及技巧。對學生來說,不斷摸索通過練習改進動作從而提高技術進而創新和發展。
(三)簡捷易賽
篾雞蛋的比賽經過長期的演變,操作起來比較簡捷,很多項目初步掌握了基本技術和戰術就可進行對抗,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練習。
三、篾雞蛋校本開發應遵循的原則
(一)因地制宜及安全原則
因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對篾雞蛋的體育教學通過實踐最好的教學形式就是以本土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為重點,在有一定的參與群體和認識程度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可以較好的推動該項目的發展和弘揚,與此同時,還可以開發和拓展新的項目,將篾雞蛋傳統體育的教學不斷深入和開展。篾雞蛋是一項表演與競技并存的項目,有一定的身體接觸和劇烈的運動量,因此在體育教學時存在一定的危險隱患,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應由易到難,練習手段由簡到繁,不可急于讓學生進行配合練習,練習難度逐漸增大,在多人組合練習中,注意應用正確的技術動作,教師要經常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監督,防止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二)寓教于樂及循序漸進原則
培養和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學生在活動過程重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體會快樂,篾雞蛋是民族節日的表演,鑼鼓聲體現了歡快喜慶的氣氛。在教學中要發揮它的優勢,根據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情況,適當降低技術要求,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練習,提高技術,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篾雞蛋無論個人技術和多人組合技術,動作難度較大,在拋接中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對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抖有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增加難度。
(三)創新性及綜合性原則
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鼓勵學生根據篾雞蛋傳統的打法,舉一反三創編簡單的技術和戰術,可讓學生自己評判新技戰術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篾雞蛋有個人表演也有多人的配合,要求在配合上要有一定默契,在學生練習中要充分體現集體的團隊合作意識。
四、篾雞蛋校本開發的教學方式
(一)游戲教學
篾雞蛋蘊涵著很多游戲成分,具有集趣味性、娛樂性、健身性為一體的功能。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形式,以及學生的掌握情況運用一些游戲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對技術的進一步掌握和提高,有助于學生對技戰術的理解和合理運用。民篾雞蛋以游戲的形式可以使一些個體有差異的學生消除顧慮,克服心理障礙,體驗成功和快樂體育的感覺,為培養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endprint
(二)能力教學
在素質教育中最強調的就是發展學生的能力,篾雞蛋來源于生活,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建立戰勝困難的能力,培養不怕挫折的精神,以及創新的能力。
五、篾雞蛋校本課程開發對策
(一)認真作好收集、挖掘、整理工作
民族傳統體育大都源自民間,體育教師在把某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引進課堂之前,應根據當地實際深入民間生活進行調查考證,對項目名稱、發展及技術要求有所了解,真正要引進體育課堂,以繁榮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二)認真總結、積極交流
體育教師除認真上好教材之外,還要根據各地實際,把自己通過努力收集到的內容,在本校傳授之后,同其他學校教師進行交流,以便使內容更具科學性、實效性、可行性。積極做好器材的改制和活動形式的改進工作,根據學校體育教學的規模及各年級學生理、心理特點的實際需要,對民族體育器材進行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一材多用、靈活搬運的原則進行必要適當改制,對許多呆板、單調劃一的動作在保留實質的基礎上改進為適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靈活多樣、歡快輕松的運動項目。
(三)要認真作好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
民族傳統體育引進學校教學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為了讓民族傳統體育能夠不斷延續下去,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教師不了解民族傳統體育的基本技能、方法,就不能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更談不上是學生的領路人。因此,要通過舉辦各種觀摩課或集中授課培訓方式,使體育教師提高認識,普及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方法,真正作到把我國文化瑰寶——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繼承并發揚下去。
展望未來,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將為繼承、發揚、傳播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提供良好的場所,學校體育要適應新大綱、新課標的要求,加大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比重,樹立素質教學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理念,建立完整的體育教學體系,讓民族傳統體育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遺產,經過提煉與發展為學生所掌握與運用、傳播到社會中去,練就健壯的體魄,保持充沛的精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溫佐慧,陳振勇.西部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地域體育文化理論探微[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34(1).
[2] 文展.桂西北水族桐子鏢的體育文化價值與現實意義[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9,28(3).
[3] 胡小明.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多元價值[J].體育學刊,2007,14(8).
[4] 羅玲.西部地區民族傳統體育與學校體育課程的互動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8).
基金項目: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科青年項目(編號:10QN26)。
作者簡介:李華祿(1977- ),男,貴州仁懷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