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靈
摘 要:語文是人文文化的體現,所以要和現代社會的教育背景結合在一起,尤其是農村的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環境的影響對語文的教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現代社會;教育背景;小學語文
社會大的環境發展對教育也有很重要的影響,而語文其實是學好其他學科的一個基礎科目,所以,語文的學習不是孤立的,課堂也不是老師一個人的,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要符合現代社會的教育背景。
一、現代社會教育背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個人素養
現代是一個知識爆炸的年代,信息的傳遞量非常大,文字是這些信息傳遞的載體和媒介,我們要緊跟時代背景的要求。在教學中不能局限于課堂知識內容的灌輸,要讓學生走出課堂,靈活地運用知識,用學到的知識來解釋社會的熱點問題。比如,在教學《白楊》這一課的時候,我們講的是白楊的生長環境,進而引出白楊的精神:堅持和正直。我們也要將學生培養成具備正直品格的人。因為社會是由個體的人組成的,每一個人的能量、才能決定著這個社會的發展方向,所以,我們要學會做一棵白楊,雖然不起眼、不偉大,但是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
二、現代社會教育對農村學生的影響
讓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這樣學生不但能學會做人的道理,還能用淺顯的知識理解政策的發展,尤其是在農村語文教學中,農村相對于城市接觸的信息量還是少,加上周邊的文化氛圍一般,就很容易就單一的對課本知識進行學習,割裂了語文和社會的關系。所以,現代的教學背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人素養。
三、現代社會教育背景下的信息技術促進語文教學
對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進行運用可以解決知識的局限性,把知識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知識從間接變為直接,通過多媒體可以了解我國淵源流長的文化背景知識。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我們生活在內陸,對西沙群島了解得很少。那么在上課之前,首先要學會引領學生看一些相關的紀錄片《美麗的西沙》,通過紀錄片的觀看,大家就會知道西沙群島的一些基本情況。這樣就拓寬了學生對知識的接觸面,讓學生看到的不僅僅是眼前的一些情景,也能看見他們平時看不見的情景,同時還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對于農村教育來說,這是擴寬他們知識面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他們長大以后適應社會有很大的幫助。
語文的教學不僅僅是進行課堂知識的講解,更多的是課外知識的引入。因為農村的教學條件有限,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和大的教育環境和背景相結合,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安利鋒.淺談現代社會教育背景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J].學周刊,2013(17).
(作者單位 四川省武勝縣南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