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陸軍+王秀麗
摘 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是學生。要保障教學質量,就要保證教育的對象——學生不僅成才,更要健康成長、成人。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情操的高低決定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實現,而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整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作用不容小覷。
關鍵詞:高職院校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三全育人”觀
課 題:本論文支撐2012年立項的黑龍江省教育廳綜合教改課題:《“333”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模式的構建研究與實踐》,編號為J(GZ)201202398。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務是“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人”。同時,也是對大學生提出了“做什么人”和“怎樣做人”的基本要求,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開展什么教育”和“怎樣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院校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人為本的教學質量體系的構建作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更應該重視被培養人——高職院校的學生,他們有著高考成績不高、學習主動性相對弱、學習目標和奮斗目標不清晰等特點,因此在高職院校中,提高教學質量,應高度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體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將專業思想教育引進新生入學教育中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旨在培養活躍在經濟生產、管理、建設第一線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的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應用性特點,要求教師處理好專業理論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我國的高職教育在專業理論上要求以“必需、夠用”為原則,著重強化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但不能將此原則套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不能淺嘗輒止,既要重日常管理,又要重深層次教育。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從新生入學開始,就應將專業思想教育引入新生入學教育當中。即由專業課資深教師對新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從這個專業需要學習哪些理論知識到從事相應崗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和職業道德和素養,從用什么態度來學習本專業到用什么態度去面對未來的工作,教師從不同角度、分重點、分層次對新生展開專業教育,讓同學們通過專業的思想教育來了解即將開始的學習,建立起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習目標,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習。
二、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評教活動
每學期末,組織學生為每一位任課老師進行評教,評教內容包括教師課堂講授內容、精神面貌、儀表、表達能力、授課效果等。學生進行評教之前,由輔導員統一組織開會,強調評教的方法和重要意義,讓學生端正態度、放平心態,客觀地對每一位任課老師做出評價。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求真、求實的精神,給學生更好的教育內容,也是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得以保證的重要基礎。
三、利用文化載體培養學生良好的學風
由于培養目標的特殊性,思想教育的形式是多樣的。不僅要培養基本素質,還要注重培養“職業人”所特需的職業素質,如合作能力、協作精神、公關能力、解決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立足于學生培養的具體特點,聯系學生未來勞動崗位的實際,以職業道德教育為中心,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讓學生正確認識什么是成才、怎樣才能成才,從而確立學好職業技術、立志崗位成才的價值取向。
第一,通過主題班會在班級建立起一幫一或一幫多的學習互助模式,達到全班同學集體學習、共同進步的效果,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
第二,舉辦優秀畢業生報告會、學習標兵座談會、感恩孝心報告會等,充分樹立正面典型,發揮榜樣的力量,傳遞正能量。
四、實施“三全育人”觀,保證教學質量
“三全育人”觀是指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高職院校要保障教育教學質量,保證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的提高,就要樹立和實施“三全”育人觀念。
1.全員育人
指由學校、家庭、社會、學生組成“四位一體”的育人機制,主動參與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保證教學基本條件,重視激勵的作用,從不同角度對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完善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2.全程育人
要求學生從進入校門到畢業,從每個學期開學到結束,從雙休日到寒暑假,不管是校內學習,還是校外實習,學校都精心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始終。
3.全方位育人
要求學校在學生組織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學風建設、社會實踐等方面始終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
(作者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