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濱
摘 要:網絡流行語對高職學生的語言習慣、思維方式、道德意識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對高職語文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高職語文教師應該通過啟動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開發,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引領學生感受經典以及建立新型的教學評價體系,探索出高職語文教學的相應對策,使高職語文教學更有針對性。
關鍵詞:網絡流行語 高職學生 語文教學
課 題:本論文是黑龍江省教育廳高職高專院校科研項目——《網絡流行語言文化現象研究》課題的科研論文,課題編號:12535078。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的數據表明,截至2013年底,我國上網人數A已經超過6億,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人群中互聯網使用率已達96.1%。網絡流行語言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影響著高職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影響著高職課堂。面對這種沖擊,高職語文教學工作者應該充分認識到網絡流行語對語文教學的影響,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
一、網絡流行語對高職學生的影響
1.對高職學生語言習慣產生了負面影響
網絡流行語因其形象、新穎、便捷的特性受到眾多高職學生的喜愛。形象生動的網絡流行語增加了高職學生話語表現內容的彈性,為其留出了較大的想象空間,豐富了高職校園話語的內容,增加了對話交流的情趣。但是由于網絡流行語創造群體的文化素質參差不齊,再加上網絡環境的虛擬性,導致高職學生在使用網絡流行語時出現了很多負面的問題。首先網絡流行語導致高職學生語言使用的不規范。這種不規范有如下表現。
(1)隨意改變詞義。在校園中,經常發現學生們在運用網絡流行語的時候,隨意改變詞義。例如當課后作業比較多的時候,學生們就會說“我又被作業套牢了”。句中“套牢”這個股票行業用語原意是“股票買入后由于價格下跌賣不出去”被學生們改為“課業繁重”的含義了。
(2)混淆了句子的構成原則。現代漢語語法是有其規律性的,是要講究句子內部之間的相互搭配關系的。如狀語修飾謂語,是要放在謂語之前的,可是高職學生們在使用網絡流行語的時候,經常不注重這些。例如他們經常說“看個書先”,“先”這個狀語被莫名其妙地后置了。另外,他們在使用省略句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你在學校上網嗎?”省略為“校?”的現象。這種毫無原則的省略,嚴重違反句子的構成原則。
2.對高職學生的思維方式產生不良影響
語言和思維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語言相對于思維的作用是,它是思維活動進行的載體,它對思維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影響著他的思維能力。在人際溝通中,高職學生如果能夠正確掌握口語交際的詞匯和語法標準,就可以逐步養成正確的思維邏輯。但是如果高職學生過度地接受網絡流行語的影響,他們的思維就會發生不正確的改變。比如受網絡流行語影響較深的高職學生,在與人溝通的時候,往往會過度地表現自我,突出自己的感受,忽略他人的反應。另外,相對于人的思維具有深刻性、廣泛性、靈活性和敏捷性來說,高職學生由于出生在一個充斥著大量的視覺圖像信息的時代,思維的深刻性較差,不能全面去思考問題,因此急需提高思維的深刻性。但是網絡流行語在思維特征方面的缺點也是流于膚淺,深刻性差,因此無法幫助高職學生改善這方面的思維缺點。
3.對高職學生道德意識產生了消極影響
雖然網絡流行語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自由度,但網絡語言內容卻具有庸俗化、淺薄化的特點。高職學生由于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是非標準和成熟的價值觀,還無法用辯證角度去看待問題,再受到網絡流行語庸俗化和淺薄化特點的影響后,比較容易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產生懷疑感甚至否定感。這會對高職學生的道德意識產生較大的消極影響,也容易造成他們對人生的迷失。
二、高職語文教學的相應對策
網絡流行語言在對高職學生的語言習慣、思維方式、道德意識造成嚴重的消極影響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高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對語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文化產生排斥感,高職語文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面對這種情況,高職語文教師應該有所作為。
1.進行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開發,大力推進高職語文課程改革
高職教育是就業教育,就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社會需要的復合型職業技術人才的教育。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最關鍵的就要加快高等職業學校的課程改革和課程開發。高職語文課程體系的構建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開發,堅持提升學生的內在素質為導向的課程開發,堅持為崗位能力服務為導向的課程開發。運用模塊化教學的理念對高職語文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加大對應用文教學和口語教學內容的選擇力度,注重培養高職學生利用語文為職業崗位服務的能力,使高職語文教學成為打造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2.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
網絡流行語具有很強的娛樂趣味性,能夠很快地吸引高職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轉移了他們對高職語文學習的興趣。如果要改變這種狀況,高職教師就應該通過更新教學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樣才能將學生投入到網絡流行語中的精力轉移到高職語文學習中來。例如在進行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時候,高職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講、練模式,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通過創設一個個模擬情景,讓學生在模擬的工作情景中通過完成寫作任務,提升應用文寫作的能力,感受團隊合作的快感以及完成任務的成就感。
3.感受傳統文學經典,提升審美情趣
傳統文學經典承載著我國悠久文化的精髓,歷久彌香。高職教師應該引領學生去真正的體驗文學經典,感悟經典,讓高職學生領悟到真正的語言之美,抵御網絡流行語的消極影響。感受文學經典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誦讀,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誦讀。在引領學生誦讀之前,高職教師要率先垂范,通過自己的誦讀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們親近文學經典的興趣,培養其養成閱讀文學經典的習慣。例如高職教師通過向學生誦讀宋代蘇軾的《定風波》,帶領學生進入到《定風波》別樣的意境中,讓學生去體味蘇軾面對人生風雨的那份灑脫與淡定、從容與大度,去領略到《定風波》的意境之美。當學生經歷這份審美體驗的洗禮之后,他們對傳統文學經典的認同感和親近感產生了,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也就逐步得到了提升。
4.建立以學校和社會相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
通過考核成績激勵學生主動考取社會認可的職業技能證書,如秘書職業資格證書、普通話職業等級證書等,來實現以學校和社會相結合的考核體系。這樣既縮短學生職業能力與社會就業需要的差距,又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高職語文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只有通過加強對網絡流行語的研究,充分認識到它對高職學生的影響,并且探索出切實可行的高職語文教學的相應對策,才能使我們的高職語文教學更有針對性,才能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鐘志奇,劉利.網絡流行語對大學生教育的影響及對策探析[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2]楊吉春,趙麗光.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述評[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10(1).
[3]張惠英.高職語文課程的現狀及教學改革策略[J].科技信息,2011(4).
(作者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