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萌
摘 要:在從事技師學院學生實習、就業指導的工作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在進行職業選擇時,存在一定的心里誤區。這些誤區導致學生難以找到自己適合的理想工作,在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上備受挫折。同時對技師學院的學生就業工作也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筆者結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技師學院的學生就業心理誤區進行了分析和匯總,并提出了相對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就業指導 技師學院 就業心理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競爭日益加劇,技師學院的學生如何順利實現擇業、就業,并在自己的職業道路上成功踏出第一步,成了困擾很多學生和老師的問題,也成為很多技師學院就業指導工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針對不良的心理誤區進行有效疏導,幫助學生實現自身的職業理想,對當今技師學院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以及學院自身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影響技師學院學生成功就業的心理誤區分析
1.過分依賴他人
在高校擴招、民辦教育逐漸發展的大環境下,學生和家長可選擇的院校越來越多,技工類院校的招生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提高學校的競爭力,很多院校在招生宣傳的過程中,打出了“包分配”“100%就業”的宣傳旗號。招生人員在進行招生宣傳時,主要介紹與學校合作的優勢企業的情況,對具體的工作崗位和就業形式介紹比較少,許多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的就業情況了解比較片面,認為學生只要上學一定會有好工作,以后職業選擇的事情跟自己沒關系,自己只要服從學校的安排即可。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很多學生過分依賴學校,一味等待,從不主動從自身出發尋找適合的崗位,對自己的條件和性格也缺乏足夠的認識。
此外,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家長出于無奈而將其送來“托管”的,學生本身無心求學,沒有學習動力,連專業知識和技能都是老師“強行”灌輸給他們的,所以,在他們的頭腦里根本沒有“讀書為了就業”的觀念,到了該就業的時候,卻不知所措,過分地依賴老師和父母。
2.忽視自身綜合素質
在學生擇業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現象。學生想去的單位面試不上,而能夠接收的單位,學生又不愿意去。這主要是因為部分學生對自己的綜合素質認識不清,職業角色定位不準確,就業期望值高,過分關注單位的待遇、福利,忽視了自身的綜合素質是否與崗位需求匹配,就業時挑肥揀瘦,導致自己無法順利就業。
3.“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由于當前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學生在就業時,必然要面臨著面試一關。在面試時,學生需要與同學競爭,有時還需要與社會其他人員一起競爭,許多平時在學校表現一般或者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在面試的過程中,屢戰屢敗,這極大地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于是他們干脆不參加面試,也不積極找工作了,存在了一定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二、深化技師學院學生就業心理指導的對策
1.將職業指導貫穿到整個學生教育體系中
學生的就業指導并不只是相關就業部門的事情,也不僅僅是班主任、輔導員的事情,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的所有活動,從校園環境、宿舍衛生到課程學習,都應該注入職業指導的思想。同時,在建立教學體系的過程中,要將就業指導納入教學體系,充分發揮輔導員、班主任、任課老師等渠道的作用。
2.開展就業心理指導專題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開辦優秀畢業生講座。邀請往屆畢業學生返校做講座,講述自身擇業的經驗以及工作后的體會。學生與自己的學姐和學長之間比較容易拉近距離,因此也就能夠認真傾聽講座的內容。以筆者所在的煙臺工貿技師學院為例,學校每學期都要召開一次優秀畢業生講座活動,從學生一入學開始,就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她們的就業心理進行分析與指導。
舉辦模擬招聘大賽。模擬求職綜藝類型的節目,開展模擬招聘大賽,同學們在一個假定的環境下進行職位的選擇,互相之間進行PK。使同學們通過比賽,了解擇業的方式,根據自身的性格特點和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學會跟面試官打交道,迅速了解所應聘職位的發展方向。模擬比賽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更有利于對學生的就業心理進行指導,使得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綜上所述,技師類院校必須重視學生的職業心理指導工作,全院上下,齊抓共管,根據學生的特點,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確保學生以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理性地對自己進行剖析,根據自身特點,合理地選擇職業崗位。就業率是許多技師學院宣傳的一大砝碼,只有將就業指導工作落實到實處,才能為創立學校品牌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煙臺工貿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