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二衛等
摘 要:在國家大力推廣農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經營的大環境下,專業化的運行成為煙草行業的發展方向。目前各地合作社的運營模式不同,效果不同。該文以威寧縣朝陽烤煙專業合作社為例,剖析了運營的優勢和不足,提出了發展方向,為煙草行業專業化合作社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合作社;運營;探討
中圖分類號 F27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5-08-04
Abstract: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promotio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and family farm management,specialization operation of the tobacco industry i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Different mode of operation mad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 present cooperative.This paper takes Chaoyang tobacco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of Weining County as an example,analyzes the operation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the tobacco industry.
Key words:Cooperatives;Operation;Study
目前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途徑之一是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美國,由農業合作社加工的農產品占農產品總量的80%,而且美國全部出口農產品的70%左右是由農業合作社完成實現的。由此可見美國的農業合社地位的重要[1]。由于各國的國情和農業發展道路不同,因而合作社的發展模式也有很大區別,主要有3種模式:一是歐洲模式,以法國、荷蘭、德國為代表,以專業合作社為主,其特點是專業性強;二是Et韓模式,以日本、韓國、以色列為代表,以綜合性合作社為主;三是美加模式,指美國、加拿大、巴西的大農場,大農業基礎上的跨區域合作社模式[2]。肖正[3]認為土地使用權流轉有利有弊,政府只有加快完善相關政策,加強對農業土地使用權流轉的監管,建立相應的信息監管機制。農場制是取代農戶制的最佳方式,以農場制為基礎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中國農業發展的方向[4]。高健斌[5]也認為農場制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方向。
建設煙農專業合作社,是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煙葉穩定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強煙區基礎設施管護的有效途徑,是提升煙葉原料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迅猛發展,一種新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截至2012年末,經全國經工商部門注冊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將近7萬個。但由于對“合作社”的社會化作用存在認識不足,資金嚴重短缺,農經、農機、農技等人才缺乏等因素。致使相當一部分合作社“空殼化”,真正能夠運營起來的僅僅一小部分。為此,在這里探討貴州威寧縣朝陽烤煙專業合作社的運營實踐,或許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 基本情況
威寧縣朝陽烤煙綜專業合作社于2009年7月正式注冊組建,現有理事會成員7人,社員782人(其中煙農社員774人,占99%),組建有煙葉育苗、機耕、烘烤、植保、分級5個專業化服務隊,擁有服務人員1 380名,服務面積0.15萬hm2,覆蓋秀水、哈喇河2個鄉19個種煙村,791個種煙主體。
2 運營現狀
2013年,合作社堅持“以煙為主、綜合服務”的發展方向和“普惠制、廣受益”的要求,按照“社統隊分、片區服務”的服務模式、“收支分離、合理定價、微利運行”的運行模式,強化機構建設,優化業務流程,實施工序化作業,突出服務面積及服務水平,建立“全程、全面”覆蓋的專業化服務體系,切實提高合作社建設水平,開展了全過程的專業化服務,其中專業化育苗100%、機耕80.9%、烘烤80%、植保50%、分級100%。2013年實現盈余37.9萬元。
3 運行實踐
3.1 政府切實發揮了主導作用 針對合作社“空殼化”狀態,秀水鄉政府采取積極主導措施。先后分別組織鄉現代煙草農業建設黨工委、煙草部門有關科室、煙葉收購站、合作社理事會、監事會以及社員代表大會,從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合作社法》入手,首先解決“認識”問題,使大家達成到以下3個共識。
(1)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作核心是《合作社法》及其規范的章程,理事會在全體社員民主監督下,行使自身職責,使農民擺脫單個獨干的生產經營方式,走向規?;幏痘沟棉r民的權益得到法律的保護。
(2)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本性質可以理解為以農民為主體的集體股份制企業,理事會為決策管理層,有權聘用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合作社的財務制度要求與企業一樣,按照國務院財政部制定的財務制度進行核算,只是在發展和興起的過程中有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扶持與引導。
(3)合作社必須堅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盈余主要按照社員的交易量(額)和占的股份比例返還及分紅。在認識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礎上“政府主導、煙草扶持、煙農主體”的原則更加清晰。鄉人民政府因勢利導,從我做起,圍繞“以煙為主,產業富民、生態特色、循環煙草”的既定方針,結合實際,幫助合作社協調土地流轉,引導個別持觀望態度的煙農踴躍入社,提升了規?;?。還協調解決了遺留基礎設施青苗補償糾紛、建設占地用地矛盾,以此加快了合作社引進自建項目建設進度。當年秀水合作社配套建成65.3hm2草場,建成3 700m2養殖場,不僅使循環煙草示范建設有了生機,也確實為朝陽合作社建設和運營注入了活力。
3.2 改“托管”為監管 威寧縣朝陽合作社組建幾年來,烤房大棚設施修繕、機械養護油耗、理事會人員工資等,甚至連生活費無一不從煙草部門的扶持資金中支付。賬務制度“不健全”、活路“不主動”、張口“沒法干”、伸手“只要錢”,實際上成了合作社的“托管所”。由于合作社法的深入人心,煙草部門依法理清思路,圍繞“種植在戶、服務在社、管控在站”的要求,按堅持“普惠制、廣受益”的原則,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支持合作社建設的力度,不但投入1 583.6萬元,配套建設育苗工場4.46萬m2,烘烤工場2個230間烤房,購置農機具145臺(套),形成的可經營性資產全部移交合作社管理,為合作社開展專業化服務提供了物資裝備保障。還細化了扶持政策。從種到收,加大生產環節專業化服務補貼,加大指導力度,建立烘烤服務“風險補貼基金”,并由秀水煙葉工作站站長擔任監事長,以加強合作社業務指導,全力推進合作社的建設。政策、措施的發力,降低各方風險,有效促進了合作社的運行,通過開展育苗、機耕、烘烤、植保、分級等專業化有償服務和多種經營,合作社造血功能得到提升。
3.3 充分發揮社員代表大會的積極作用 由于廣大煙農較深刻的認識到合作社的社會化作用,入社積極性空前高漲,新型農民和社會能人都踴躍加入合作社,入社率達到100%。且自治力大大增強,重新選舉產生了理事,組建了理事會。合作社從健全賬務,完善各項制度入手,先后制定完善了合作社章程、管理辦法、崗位職責、業務流程、服務標準、服務價格等規章制度。主動接受監事會監督,定期不定期請煙草部門的領導給予工作指導。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人才問題的初步解決,合作社的運營有了起色。以人為本強化了專業化服務隊伍,使合作社運營很快步入正規化。目前,合作社有各類專業服務人員1 380名,其中,育苗專業隊8支187人,服務面積0.15萬hm2;機耕專業隊12支,224人,服務面積0.13萬hm2;植保專業隊2支,45人,服務面積0.08萬hm2;烘烤專業隊20支,224人,服務面積0.12萬hm2;分級專業隊伍2支,隊員342人,服務面積0.15萬hm2,服務量286.5萬kg。全面提升了烤煙生產專業化服務水平。
4 合作社有收益,廣大煙農得實惠
4.1 減工降本效果顯著 通過開展專業化服務,煙葉生產標準化水平不斷提高,減工降本成效明顯,烤煙生產667m2平均用工從原來的28個降至19個,減工9個,平均每667m2用工成本降低630元。
4.2 入社煙農普遍受惠 機耕,按市場價60元/667m2,合作社只收40元/667m2,社員直接受惠20元/667m2;煙苗,市場價100元/667m2,合作社僅收50元/667m2,社員直接受惠50元/667m2;植保,市場價10~15元/667m2,合作社只收3元/667m2,一季煙下來,僅植保一項,社員直接受惠50元/667m2;烤煙,燃料、工資等費用平均250元/667m2,合作社只收社員125元/667m2;分級,合作社在煙葉收購站的技術指導下統一組織,基本解放了煙農;年終合作社還將盈利的60%按社員入社土地面積、與合作社交易量給社員分紅。
4.3 合作社看到希望、有了奔頭 2013年合作社實現產值520萬元,扣除成本482.1萬元,盈余37.9萬元。提取利潤的15%(5.7萬元)作為公積金,剩余32.2萬元作為可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中60%(19.3萬元)按照交易量返社員,20%(6.4萬元)按照資產量份額普惠煙農,20%(6.4萬元)作為經營管理獎金,較好實現了“服務煙農、普惠制、廣受益”的要求,合作社的“造血功能”得到了提升。
首度盈利使合作社看到希望,理事們經營管理興趣高漲,個個沖鋒陷陣,人人出謀劃策,合作社發展有了生機。
4.4 規模化程度明顯提高 隨著合作社的不斷發展,專業化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加快了土地的合理流轉,戶均種植面積逐年提高。據統計,2013年秀水煙葉基地單元戶均種植面積從上年的0.93hm2增加到2hm2,1.33~2hm2的種植專業戶382戶,面積達587.53hm2、占種植總面積的38%,2~3.33hm2的3 776戶,面積達831hm2,占種植面積的53%。
4.5 烤煙生產水平顯著提升 通過全面開展專業化服務,育苗、烘烤、分級等關鍵技術到位率不斷提高,井窖式移栽、膜下小苗移栽、散葉烘烤、專業分級散葉收購實用新技術推廣成效明顯,煙葉生產整體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秀水煙葉基地單元2013年50kg均價達1 254.44元,超全縣均價13.99元;上等煙達64.89%,比全縣上等煙比例高2.52個百分點。
5 今后合作社發展的重點
朝陽合作社的運營剛剛起步,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很多,一些突出問題需要進一步商榷,以尋求農民合作社發展壯大的捷徑。
5.1 提高認識,需要全社會認識農民專業合作社這一新興組織的社會作用 首先,要提高認識,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社會化的基層經濟組織。我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又是個農業大國,任何時候農業的基礎地位都不可動搖。但農業基礎、糧食安全更加顯得尤為重要。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單單是農民、農業、農村的經濟組織,而且也是我國社會化的基層經濟組織。其二,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從農村開始的,我國經濟能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是第一輪農村改革成功帶來的,這一點世人有目共睹,毋庸置疑。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改革如何深化?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農村新一輪改革開始的產物,從經濟體制入手,步入大農業。其三,雖然《合作社法》已頒布近10a了,但現階段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仍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急需要全社會、全方位扶持培育。其四,今天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解放初期的農民合作社有“質”的區別。1956年我國實行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造以后,農民擁有了土地,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絕大多數農民僅僅持有分得的土地、沒有或缺少牛、犁、車等),生產資料嚴重短缺,政府引導、農民自發建立由互助組到合作社,小農經濟尚不成型,政府強加于農民進入“人民公社”。思想仍處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形式圖的是“大而全”,道路走是集體化,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結果適得其反。中共十一屆三中后,農村改革,嘗試以家庭為主的土地承包經營制。30多年來,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棄農經商、棄農從工、鄉村辦企業、農民職業化等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隨著城市化的推進,社會專業化分工越來越明顯,農民自發的組織和實施機耕、作物規?;N植、大田專業化管理、收獲等專業服務組織應運而生。今天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體現了大農業和現代化,組織形式專業化,經營模式規模化,生產過程科學化,經營行為市場化。
5.2 明確職能,全社會為合作社興起營造氛圍 黨政機關要依法引導廣大農民積極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形式的經濟實體。以《合作社法》為依據大力宣傳合作社這一振興農村經濟的新型社會化經濟組織;以典型引路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團結互助的精神;以具體政策指導新型農民自發組建和廣大農民積極加入合作社。政府職能部門要針對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制定、完善、細化具體的相關規章。以國際大農業的標準要求、以現代農業的理念、以農業工廠化的思路、以農業工業化的魄力策劃各類農民專業化經濟組織。不斷加大培育、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力度。社會團體、經濟組織以及有志之士要蘊釀農業項目、滲透農業資本、參與農業開發。以城市化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工業反哺農業以充實農業資本;以富不忘本的感恩情懷回饋父老。千方百計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增添活力、注入生機,從而進一步夯實我國農業基礎。
5.3 克服主觀性、盲目性,防止形式主義,依法因勢利導 據隨機了解,造成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化”現象,有“形式主義”之嫌。為打造工作“亮點”或處于某種目的,一拍腦袋,突擊包裝,“某某合作社”一夜之間成了“明星”合作社,為完成分配指標、實現工作(年度)目標,層層分攤指標、下派任務,不得不抓重點、搞突擊,幾天時間在一個村、一個鄉普及了合作社;處于部門利益或個人利益,不惜政策傾斜“拉郎配”指派發起人,強行農民入社;更有甚者出現了以合作社名義套取扶持項目等等。不是農村能人發起、不是農民自愿、沒有絲毫自發性的內在動力的,勢必形成一些合作社有名無實、有照無章、有牌無人、組織程序機構形式俱全沒有實際服務內容等情況,純粹是形式主義。故農民專業合作社必須堅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則依法因勢利導。
5.4 加強農民的素質教育,不斷提高農民的專業水平和自治能力 利用職專、職高、職業技術學校、行業培訓中心定期不定期進行農民骨干培訓。讓農民自己把握好自己的命運,讓農民自覺自愿自發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社,從合作社組織中收益。并在合作社組織中用足用好國家相關政策,不斷發展壯大合作社。使廣大農民知道只有合作社組織才是走上現代化大農業的陽光大道。
5.5 政策要給力,監管要到位,嚴防腐敗滋生 煙農專業合作社,享受的國家扶持政策多來自國家各級煙草部門,監管部門自然是基層煙草公司。目前的狀況是要么無監管,要么管的太死。如何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需要研究。筆者認為,應監管政策以內的,必須把握政策底線,杜絕違法違規現象,嚴防腐敗滋生,政策以外的,只加以指導,盡可能給合作社留下自主發展空間。像合作社經營項目成本的核算、管理層的工資等完全沒有必要去監管。又如合作社的盈利部分多大比例給社員分紅,由社員大會去定,監管的原則應傾向合作社,在確保合作社正常運營、發展、壯大的基礎上適當讓社員分紅收益。
5.6 用足用活國家相關政策,為一方百姓造福 目前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多局限在相應業務范圍之內。如涉及煙草行業的各類農民合作社只知道依附國家煙草相關扶持政策。應面向大農業、社會各個行業,需要廣泛的政策支持。像秀水朝陽烤煙綜合服務合作社那樣與蔬菜部門聯系的“煙菜間作”項目、與農業部門聯系的“農業設施綜合利用”項目等,廣集社會財力,謀求合作社發展壯大,為當地百姓造福。
6 小結
威寧縣朝陽烤煙綜專業合作社初步運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政府、廣大煙農和煙草部門的認可。從朝陽烤煙專業合作社的運營實踐來看,合作社的發展必須從內部制度安排、外部制度環境和農村體制創新等方面進行著力改造,以進一步完善農業合作社管理。在朝陽合作社的外部環境是煙草部門作為投資的主力,變托管為監管,煙草部門派出監事,對合作社的運行進行監督;合作社內部有內部監理,重大事情由社員代表大會決定,合作社成員處處以合作社發展前途為重,不斷找出合作社的利潤增長點,保證合作社運行中得到收益,獲得發展基金,使入社的農民得到實惠,這是發展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梁棟.美國合作社成功經驗[J].農經,2009(6):74.
[2]胡宗山,付強.國外農村合作社:歷史、經驗與借鑒[J].社會主義研究,2006(5):105.
[3]肖正,廖夢怡,何天馳.關于農業土地使用權流轉利弊分析[J].青年與社會,2014(1):94-95.
[4]李遠東.中國農業生產方式根本性變革的實現途徑—農場制[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9,25(3).
[5]高建斌.從家庭承包制到農場制:我國農業發展的第二次飛躍[J].天津商學院學報,2006(2).
[6]劉潔,祁春節.我國農業合作社制度創新的動力機制及完善對策[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32(2):192-195.
(責編:張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