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 要】準備活動在體育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各類體育運動不可缺少的前奏。適宜而充分的準備活動直接關系到一堂課的質量效果。體育教學中合理的準備活動能提高學生的興奮性與注意力,能有效地避免學生肌肉、 韌帶等組織的損傷, 使學生有效地掌握運動技術技能,提高身體素質, 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還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為學生今后參加體育運動時知道如何做準備活動打下堅實基礎,為學生終身體育能力服務。因而,體育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組織好體育課的準備活動。
【關鍵詞】準備活動 體育教學 興奮 組織形式 主導作用
1 準備活動的任務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任務是在有限的時間內, 運用各種方法, 盡快把學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體育課堂上來,迅速地進入體育教學的身體狀態(tài)中, 把學生從事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跟上運動的節(jié)拍, 精神飽滿, 情緒高昂地開始體育課的學習。內容有走跑練習、基本體操、韻律操、武術操、游戲以及各種專門性練習。
2 準備活動的作用
(1)做準備活動不但可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而且也帶動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大大提高興奮性和靈活性。增強內分泌, 使身體各器官機能迅速達到適宜運動的程度。
(2)準備活動能提高供氧系統(tǒng)功能, 增強氧運輸系統(tǒng)所有環(huán)節(jié)的活動, 使肺通氣量、吸氧量和心輸出量增強, 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細血管網(wǎng)舒張, 工作機能獲得更多氧和能量供應。
(3)準備活動能使體溫升高, 促進血液循環(huán).做準備活動后,人體的體溫提高了,便可減小肌肉與韌帶的粘滯性(減少阻力)增加彈性,并促使關節(jié)囊分泌更多的滑液,以減小關節(jié)的摩擦力,加大關節(jié)的靈活性。這些變化可以加大人體運動的幅度,提高速度、力量、靈敏和柔韌性等,從而預防肌肉、韌帶和關節(jié)的損傷。
(4)準備活動能增強皮膚的血流和降低泌汗閾,有利于散熱,防止正式練習時體溫過高。
3 對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幾點建議
3.1 準備活動的時間與運動量合理安排
準備活動的時間準備活動是為上好一節(jié)課的基本部分做準備的, 高職高專體育課是專項教學,時間90分鐘,除一般性性準備活動外還要進行專項性準備活動。基本活動時間一般20分 鐘左右,心律控制在每分鐘90-110 次左右,不能時間過長。氣溫較低時,準備活動的時間適當長一些,量可大一些。氣溫較高時,時間可短一些,量可小一些。在運動量安排方面,應遵循人體機能活動的規(guī)律, 按循序漸進的原則, 靈活掌握運動密度和強度, 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做到區(qū)別對待, 因材施教。一般情況下, 準備活動量不宜過大, 只讓學生自感身暖, 情緒興奮, 想運動, 脈搏在每10秒25-30之間, 這樣基本達到了準備活動的要求。準備活動幅度由小到大, 運動速度由慢到快, 要把專門性的準備活動放在準備活動的后半部分,準備活動時間過長、運動量過大, 學生消耗過大, 容易引起疲勞, 影響基本部分內容的完成, 影響教學效果, 還容易引起創(chuàng)傷; 運動量過小, 則失去準備活動的意義, 不同的教學內容, 不同的氣候, 學生的情緒等都應作為掌握準備活動量大小的依據(jù)。運動量稍小, 幅度大, 技術性強 , 要求素質高的項目要適當加長準備活動時間。
3.2準備活動的組織形多樣化
為了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把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課堂之中,在準備活動的形式上應多樣化, 單調無味的組織形式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通常在教學中采用的四列隊形一起做操,繞場慢跑等, 時間長了, 比較單調,學生注意力也易分散。通過實踐, 我在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如分組做操, 將原地集體做操變?yōu)榉中〗M做操、雙人做操等。同樣,單一的徒手操變成有節(jié)奏的韻律操, 或者配以悠揚樂曲的健美操等。還有一些游戲, 這樣能使學生很快集中注意力, 從而提高了學生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 達到了配合基本教材的目的。
3.3確立學生在準備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在組織準備活動時, 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容忽視。大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主動性、責任心等才能適應社會。體育課的準備活動如果做得好,也可以起到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性、責任感的作用。在準備活動中,教師可以倡導學生自己帶準備活動。比如先讓體育成績相對好, 大膽的學生帶徒手操, 剛開始由每個學生自編自帶一節(jié),也可以按照學號先后順序來, 然后過渡到由一個同學就能帶完一套操。對于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的學生及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來說, 可以適當降低要求, 只要他們站在帶操的位置, 對他們的點滴進步應及時肯定、鼓勵和表揚, 使他們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 找到自信。增強他們對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和進取心。教師對學生的不足之處提出改正, 使其他同學引起注意, 偶有不能帶操的同學由他邀請同學一起完成任務。既給學生鍛煉機會,又能活躍氣氛, 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體育學習中,發(fā)揮了主動性、能動性。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后進生同樣有進取心, 讓他們獲得某一種成功, 設法滿足他們的成功欲, 不僅可以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潛力,增強進步的信心和勇氣,還可以激起他們對更大成功的追求, 并由此引發(fā)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毅力。這種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學生減少膽怯心理,充滿自信地投入到各種教學活動中去。為他們將來積極主動地面對社會的挑戰(zhàn)奠定了良好基礎。
4 結束語
體育課教學實踐證明,準備活動的質量關系著體育課程的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準備活動能提高肌肉的溫度,克服人體的惰性,保證人體各器官進入最佳的運動狀態(tài),是預防學生發(fā)生運動損傷,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措施之一,應該在體育教學中引起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冉清泉, 易學, 豐效法. 現(xiàn)代體育準備活動[ M ] . 重慶: 西南大學出版社, 1996.
[2]許桂林, 姜林. 準備部分的教學改革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初探.
[3]曲宗湖,顧淵彥. 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4]魏勇. 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研究綜述體育教學[J]. 體育教學,2009(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