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麗
農村小學由于受思想觀念、經濟條件等方面的制約,加上學校環境差、教學設備有限,學生普遍不愛說,不敢說,無處說。這種“啞巴英語”,已嚴重阻礙了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如何使用恰當的教學手段提高口語水平成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營造語言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農村孩子學習英語的時間大多是在學校里,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一切時間和機會為學生創造交際訓練環境。首先,在給學生上第一節英語課時,我會給班上每個孩子取一個英語名字,讓學生一開始就非常感興趣。我會做個自我介紹:“Hello, my name is Sally. Whats your name?”讓學生逐個用自己的英文名字做自我介紹,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都紛紛舉手,膽子小的學生也躍躍欲試。這時我適當鼓勵不太敢發言的學生,讓他們自信起來,大膽的開口說出來。在教授新單詞時,我盡可能利用直觀教具,如在PEP三年級下冊Unit 4 “Do you like pears?”中,我把水果帶到了課堂上,學生們都眼前一亮,非常想知道這些水果用英語該怎么樣表達。我擺成水果店的樣子,設置了到水果店買水果的情景。T:Hi, Tom. Lets buy some fruit. S:OK! T:Do you like apples? S:No, I dont. T:Do you like grapes? S:Yes, I do!教學26個英語字母之前,我先播放“ABC songs”,學生紛紛跟著錄音唱,不出三遍,幾乎全班都會唱了。然后我再利用分組,分男女生唱來比賽。學生的情緒更激昂了,興致更高了。
利用游戲活動,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這一點,可讓學生在各種游戲中鍛煉口語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絕大多數學生會全身心投入到游戲中,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大方講英語,逐漸提高語言組織能力。遇到學生不太理解的,我就通過手勢和表情來引導,讓學生逐步領會這些語言并試著運用。例如學完了三年級上冊“Look at me”這一單元,我設計了“摸鼻子”這一游戲,訓練學生聽單詞并快速作出反應,如說nose,學生必須馬上用手指鼻子,并說:“This is my nose.”當學生非常熟悉后,還可以提高難度,可要求學生聽到哪個單詞不許摸哪個部位,如聽到nose,學生不可以摸鼻子,但可以摸眼睛并說:“This is my eye.”或者摸耳朵并說:“This is my ear.”最快、最準的學生獲勝。對于高年級的學生,還可以設置“拆分單詞鏈”的游戲。教師出示一個單詞鏈,如thependoored,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將單詞鏈拆成最多的單詞,如:the he pen end door red.…并且快速的讀出來,學生們積極投入,思維敏捷,課堂氣氛活躍,極大程度地訓練了口語,真正做到了“學中玩,玩中學”。
利用多種形式,加強口語訓練
(1)課前演說。對于低年級學生,可以利用課前兩分鐘進行Free talk,內容可以是自我介紹或者介紹朋友等的一些簡單句子。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可以要求進行Daily report,講一個故事、一個笑話,難度要稍微加大點。全班輪流進行,人人參與。(2)表演課本劇。針對少年兒童喜歡模仿的特點,讓學生把學過的課本內容表演出來,鞏固和升華學到的英語知識,也創造了優美和諧的英語學習環境,訓練了口語的表達能力。(3)英語角。在班中開辟一個英語角,讓班里口語能力強的學生作好示范作用,帶動其他同學,保證每一天有一定的時間進行英語口語的練習。給學生互相交流的空間,才能大大的提高口語能力。(4)收看電視中的英語節目。看少兒英語節目是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的途徑之一,這些英語節目大多配以適當的情景,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英語,模仿英語口語表達。
總之,教學方法有很多,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方設法讓學生產生說的欲望。為了能讓學生開口說英語,教師還應注重自身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能力的提高。教師在教學中不止充當一名教者,更要充當一名引導者,使學生從敢開口到樂于開口,盡一切努力來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幫助農村小學生創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