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華麗
內容摘要:興趣是學習知識的動力,是發展思維的前提。興趣的濃淡,情緒的好壞,產生的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有興趣,學習自然高效。
關鍵詞:中學生 學習興趣 培養
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說:“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符合興趣的學習能使學生達到最優化的效果。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學生學好知識和發展能力的前提,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
一、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興趣培養的基礎
融洽的師生關系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促進師生的互動。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同時也伴隨著心靈的接觸,情感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首先要用高尚的道德行為影響學生;用淵博的知識征服學生;用自己的愛心感動學生;用生動風趣的教學語言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其次在平時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尊重,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勿無端訓斥,漫罵,甚至冷眼相看,冷嘲熱諷。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是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疑,提出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是最有效策略。如何創設情境,依托情境,便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創設良好的提問氛圍很重要,要讓學生大膽提問。教師要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要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教師理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真誠、坦率地與學生平等相處,時刻提醒自己與學生平等對話,給學生創設一種暢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創新的教學情境。教師以足夠的寬容心對待學生,因勢利導,給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合作的氛圍,使學生敢于質疑,有自己的見解,敢于與老師、同學教學探討。
三、優化教學方法,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
優化和改進教學方法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一個重要途徑。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主導”的作用。
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學方式的與時俱進。新課程的實踐也證明,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很受學生的歡迎。多閱讀,增加學生閱讀面,影視等視頻資料也可以讓學生涉獵。在教學中,只要是提到這些,學生自然有話題可言,教師要做的只不過提示、補充、點評而已。課堂于是就活了起來。所以用好教材,大力拓展學生的閱讀空問。只有走進他們的閱讀世界,才可能引領他們的閱讀方向。因此語文教師要有選擇性地推薦課外讀物,尊重他們的閱讀激情,引導他們欣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以學生為主體,是要讓學生掌握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自研自探,合作交流。在語文教學中,應盡可能讓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四、加強學法指導、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環節
1、讓學生學會討論
怎樣才能讓課堂“活”起來呢?在就需要學生“活”起來,教師必須引導他們大膽參與討論,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探求獨特的見解和認識。教學中一定多組織學生教學討論,通過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討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的發展。
2、調動學生的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用激情點燃激情,沒有激情的課堂是低效的,在今天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去體驗某種情感,而不是照本宣科機械地傳授知識,要讓學生產生愉悅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便也水到渠成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