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鶯
【摘 要】《出納實務》這門課程的教學要按照市場的需求,和職業能力的要求進行教學。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以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流程作為參照,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從而使其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達到增強其就業競爭力的目的。因此,在現代的教學中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而模擬教學法的運用就增加了會計實踐操作的內容,實現《出納實務》課程教學從理論到實踐的一體化教學。本文將詳細闡述模擬法在《出納實務》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出納實務》課程 模擬教學法 應用
《出納實務》是一種會計專業的技能課程,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出適應于出納崗位工作的人才。現代企業要求出納崗位的人員要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較高的綜合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以及較強的溝通能力,能夠做到快速頂崗作業。針對這些崗位能力的變化形式,我國各具有相關專業的院校就要改變其傳統的教學方式,從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來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提高其綜合素質。而模擬教學法的運用,給學生創造了一個直觀的、仿真的工作場景,由學生模擬其中的崗位角色。通過這種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能夠使學生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地掌握出納實務的理論知識,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專業教學質量。同時為學生日后能夠很快的融入崗位工作中奠定了基礎。
一、模擬教學法的優勢
(一)模擬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模擬教學法是在理論教學中穿插了實踐教學方式。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做引導作用給學生創設一個仿真的工作環境,具體的實踐操作由學生來完成。在這個模擬環境中真實、生動的案例能夠引起學生利用學習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強烈愿望。通過實際的操作,能夠使學生很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并積極主動地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具體的問題,這樣便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給調動了起來。
(二)通過實踐操作,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模擬教學法是把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再通過運用促進更深的學習。即是在設置的仿真環境中,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在操作中對于欠缺的知識進行再學習。因此學生對專業技能的運用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時還熟悉了出納崗位的工作流程和要求,進而對個人的學習做出適當的調整,以提升個人的工作能力。此外,在此模擬環境中進行小組合作,能夠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和溝通能力,為日后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礎。
二、模擬教學法的教學思路
(一)在教學過程緊密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出與現代企業出納崗位相符的項目,從中通過出納工作任務的真實體現來提升學生的各項技能。
(二)具體的操作。教師是模擬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需要在課前根據教學的內容認真編寫備課教案、設置好相應的情景,并準備好情景操作需用的設備工具。作為模擬教學活動中的主要角色——學生,需要進行事先預習,對所學內容的理論知識有個大概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和學生的良好配合,從中使學生掌握會計核算的方法和崗位技能。
(三)在這一教學過程結束后,由老師根據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具體表現對學生的崗位能力進行評價,讓學生對于這種情景操作過程中的體會進行表達。這樣的模擬教學很好的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一體化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中提升個人的能力。
三、模擬教學法在《出納實務》教學課程中的應用
模擬教學法是通過利用模擬實訓讓學生在近似真實環境中進行不同出納業務的處理,主要是對現金的收付辦理、銀行匯票的結算、出納業務的實際操作流程和現金以及票據的保存等,能夠進行合理的安排。而模擬教學法實現課程從理論到實踐的一體化,主要是從以下三種形式的運用中得以體現的:
(一)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情景教學法中,首先需要教師對于教學的內容做好事先的準備工作,根據教學內容對應相應的理論知識點設計好教學方法、教學實踐過程,以及教學需用到的工具。其次,為了實現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師生互動,需要學生做學前的預習工作。下面以“銀行匯票業務為例”具體說明模擬教學法在《出納實務》教學課程中的應用。
(1)情景的設置。設置一個與本節學習內容一致的情境中,在設置此情景時教師需要結合會計工作環境和工作規范給學生提供手工操作的各種實驗資料和工具,例如支票、賬簿、報表和印章等盡量和實際的會計工作相同,模擬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開展記賬憑證的編制、現金的記賬、銀行匯票的操作、賬表的啟用和裝訂等一些基礎的出納實驗內容。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掌握和運用本節的理論知識,同時還獲得一些職業操作經驗。下面舉例說明“上海某企業需購買一些機械設備費用為100000元,現公司以支票付款的形式進行付款各供應商”。(2)提出問題。教師在提出銀行結算這一項目時要進行深入的研究,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設置討論項目,在對項目內容進行分析時要講究藝術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確定項目的任務。例如:支票的類型(現金,轉賬、普通);支票的期限問題;支票退票的處理;支票遺失的處理。(3)學生的自主學習。針對提出的問題,由教師進行引導,給學生一些解決問題的線索,例如:支票的填寫要求。之后由學生自己按照教師的提示進行深入的學習。(4)團隊合作。在模擬情景中學生可以進行分組學習,也可自發地進行討論、交流,通過小組成員之間不同的觀點對所學知識點進行補充、修改,從而加強學生對此知識的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升。(5)總結分析。在實驗操作完成后,由學生寫出實驗心得,并講述自己或團隊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環節需要教師耐心的聽取學生的發言,增加學生積極參與的信心,之后由老師對他們做出綜合評價,并共同討論在此實驗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于學生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修正和補充。
(二)模擬教學法中的案例模擬。案例模擬教學法是利用與教學內容關系緊密的案例來提高學生對出納實務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的。主要步驟為:問題的設置、列舉實際案例、學生思考和分析、教師講解和總結。下面以具體的實例來具體說明案例模擬教學法實現出納實務教學實踐和理論的一體化結合。endprint
先由教師設置問題。出納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對現金、支票以及銀行結算的票據進行保管,但是除此之外,能否對支票印鑒進行保管呢?下面給出相應的案例:某有限公司擔任會計出納的王先生利用職務之便以及公司領導對支票的查核存在很大的漏洞,便多次開具虛假支票提取公司現金,之后在利用公司其他資金進行填補以掩蓋事情的真相,但是,隨著數額的逐漸增多,王先生的行為敗露,他貪取公司資金用于個人享樂。
首先,通過這個案例要學生進行分析其原因所在,主要是沒有建立票、印分管制度和出納人的個人品行較差。其次,在由教師對此案例進行具體講解。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各企業應建立相應的票、印分管制度,并結合教材內容總結出對企業現金、票據、印章保管的要求。
案例教學是把抽象的理論概念應用到具體的操作之中,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洞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模擬教學法中的綜合模擬。在出納實務教學過程中要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除了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了解和記憶外,學生自己的實踐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實踐操作過程是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嘴進行討論和表述等活動來對理論知識進行理解,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同時建立一定的知識概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出納崗位工作分為具體的實踐活動,例如現金管理制度;銀行存款和收支業務、票據結算業務;現金清查和銀行存款的清查。針對這些活動可以要學生進行具體的實踐操作,相應的讓學生自己動手編制現金的收付憑證;銀行收付憑證的填制和審核以及銀行存款日記賬簿的登記;對現金支票、轉賬支票和商業承兌票等的填制與審核;對企業現金的盤點以及銀行賬單的核對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更深刻地理解出納的理論知識,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體驗那種艱辛和樂趣,最終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四、結束語
在出納實務課程教學中運用模擬教學方法,能夠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過程的一體化結合,教學方式轉變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使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還能夠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最終滿足現代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吳茜.基于情境模擬教學的《出納實務》項目課程設計[J].當代職業教育,2010(08).
[2]吳慧萍.高職教育《出納實務》項目課程設計與實施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9(07).
[3]朱惠華.淺談案例教學法在中職會計教學上的運用[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