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瀟瀟
一、大學英語教育現狀的分析
從整體上來說,我國目前大學英語教育受到了教育部的重視,在學校和教師的一直努力下,大學英語教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我國的高校大學生基本都接受了從初中到大學至少10年的英語教育,英語基礎較為厚實,積累的英語詞匯量和語法知識量大,英語能力較強。但是由于大學的學習時間松散而且自由,基本的學習以自主學習為主,教師的英語課程設置不再像初中、高中階段如此頻繁,很多學生不愿意再投入到英語的學習中。加上在日常生活中,英語的運用范圍十分狹窄,很多學生只是為了應付四六級考試而學習英語,帶有較強目的性,學習效果不好,學習效率低。目前大學英語教育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下面將進一步分析大學英語教育中的問題。
二、大學英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的大學課堂中,基本采用的教師口述為主,教師自己制作多媒體課件,不再像以往一樣在黑板上進行板書,英語的教學基本拘泥于此。這種教師主導、學生聽課的模式使得學生喪失了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眾所周知,語言重在運用,大學生的英語需要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得到實際的運用,通過實際運用,學生能夠將英語的理論知識轉化為一門屬于自己的語言,而英語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也就發揮了自己的作用。顯然,目前的大學英語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功利色彩嚴重
大學的擴招使得我國每年的大學生畢業數量與日俱增。與此同時,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會要求大學生有一些得到國家認可的證書,比如四六級證書、計算機證書等等,以此選拔出質量較高的大學畢業生。因此,很多大學生進入大學,為了降低自己未來就業的難度,就純粹開始為了工作而學習,不再追求知識,開始參加各種資格考試。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也默認甚至支持這種行為。因此英語的四六級考試成為大學生必考的考試之一。
(三)學生的英語能力差距較大
不同學生對于英語的掌握能力不同。有些學生有著較大的詞匯量,但是語言知識較為薄弱;有些學生理論知識強,但是表達能力差;有些學生雖然英語知識弱,但是應試能力強。英語水平高低不一的學生就導致了教師在課堂上教學難度的加大。教師講得太淺,難以滿足成績較好的同學的知識需求;教師講得較為晦澀,導致成績差的同學跟不上課堂進度,英語水平也會越來越差,陷入惡性循環。這兩種情形對于提高英語的教學效果而言,都是有害無益的。
(四)大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差
英語是一門通用的國際性語言。它的最基本的功能是運用于實際的人際語言交往過程中。然而,大學的英語教育已經偏離了這個正確的方向,他們更側重于資格證書的獲取。
在英語的課堂上,英語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時間,很少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英語的教學中,缺乏對于口語的重視,在很大程度上都忽略了大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的口語能力十分薄弱,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差。
(五)英語的實際應用范圍窄
在我國的大部分高校中,同學之間的交流基本以普通話為主。除了特設的英語角和英語課堂,基本英語沒有什么“用武之地”。高校缺乏一個運用英語的語言氛圍。很多學生的英語理論知識很強,卻難以在實際生活中發揮出來,基本都是應付考試為主。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用到英語,我國除了一些特殊行業,基本所有的語言都是以漢語為主,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外國友人少之又少,使得英語的使用范圍又縮小了很多。
三、完善大學英語教育的對策分析
(一)優化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
我國的大學英語教材的內容需要更新,使英語教學內容更加貼近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在教學課程及內容的安排方面,有差別的進行設置,盡量使得大學英語教才內容豐富多彩,新穎有趣,既能夠滿足現實的需要,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需求。同時,在遵從大學英語教學客觀規律的前提下,破除“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合理利用多媒體,增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重視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模式應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過渡。教師作為一名引導者的角色加入課堂中,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
(二)因材施教,活躍課堂氛圍
我國的高校課堂中,課堂氛圍僵化,英語課堂充斥了枯燥和乏味。我國目前的大學生基本以90后為主,他們追求個性與自由,性格特點鮮明,自我意識強。
(三)加強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可以圍繞“聽說讀寫”四個階段來進行。首先是在課堂上,要采用英語教學,課堂上的交流一律采用英語;還可以播放一些英語的對話,以滿足學生的課外需求。其次,鼓勵學生在課外多寫作、多閱讀、多朗誦。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長期的朗誦和寫作、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感,積累大量的詞匯和語言知識,以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
(四)明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杜絕為了考試而學習
高校教師為了提高四六級通過率,將課堂的教學內容以四六級考試為基礎,純粹為了考試而教學,沒有真正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這種畸形的教學模式需要得到糾正。大學英語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以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為基礎,傳授符合英語教學課程要求的語言基礎理論知識,努力提升大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五)分層教學,差別教育
既然我國的高校的大學生的英語水平高低差異較大,那么就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分層次教育。首先,堅持以往的必修課程,根據學生的水平高低分班教學,大致可以按照學生的英語成績來分層次教學,這樣可以降低教師的教學難度,使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制訂教學內容進度,避免學生跟不上的現象產生。其次,可以搭配選修課程以鞏固高校的英語教學效果。高校的英語教學的開展應該是持續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薄弱項、具體板塊來進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