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于實際,從檔案工作的發展和創新兩個方面,對城市文化戰略對于檔案工作所造成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且從保管條件的改善、資源建設力度的提升、服務能力的提升三方面的要點處,對城市文化的戰略背景之下,檔案工作提升的著力點進行了詳細的探討。以期為我國當前的城市檔案工作的發展措施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城市文化戰略;檔案工作;提升
城市檔案資料除了對社會、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內容進行記載之外,還對人類的認識思想、文化藝術、風土人情、科學技術等各領域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因此具有著較強的文化功能和屬性。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之中,檔案負擔著積淀和傳播城市文化的責任,通過檔案工作,能夠使人們對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1 城市文化戰略對檔案工作的影響
1.1 推動了檔案工作的發展
文明作為城市存在和發展的根基,是城市文化戰略的核心所在。在對文明城市進行測評的體系中,出于人文環境方面的指標,檔案館作為重要的城市文化設施之一被納入了測評的內容,這一舉動為檔案的建設工作賦予了新的意義。首先將檔案館的建設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指標之一,必然會引起各地黨委和政府的對檔案館的重視,并且得到城市范圍內的推動。其次,將檔案館作為文化設施來進行建設,能夠使社會大眾的檔案意識得到有效的增強,能夠使檔案館的公共功能以及文化功能得到高度的強化,有利于城市文體設施資源的整合與開發利用的促進。最后,在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之中,對市級檔案館和一定比例的區級檔案館有著一定的指標要求,部分檔案館應該達到國家一級、二級檔案館的建設標準,這將會對城市檔案館的建設起到大力的推動作用。
1.2 促進了檔案工作的創新
自從十六大以來至今,我國在文化事業的改革方面取得了較好的實際效果,在文化體制的改革方面,有三個方面的變化較為明顯。其一是對新的文化建設理念進行了明確,將文化建設分為文化事業以及文化產業兩大類型來進行發展。其二是文化機制和體制改革的推進,其主要內容是政事、事企和政企的分開以及管理和監督職能的分離。其三是促進了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快速發展,隨著對文化事業體制所進行的改革,我國的檔案工作在機制、條件以及工作的方式等方面,都實現了一定的創新。比如在工作機制這一方面,近幾年來我國各地的檔案部門立足于檔案工作的實際,在檔案工作機制的創新方面獲得了大量的優秀經驗和優秀的做法。首先是機關檔案的管理中心、文件中心或者現行文件閱覽室等設施的建立,為市民提供現行文件的查找閱覽服務,在檔案管理體制方面實現了突破;其次是對檔案館增強和開發各項服務功能,通過檔案館對本城市的重大活動所留下的檔案進行收集以及提供利用,并將檔案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來建設,使檔案館的服務機制得以拓展和創新。再次是各級檔案管理部門注重宏觀管理的加強,注重使用政策進行引導,依照相關的法律來推進檔案工作在機制方面的創新,將各級檔案館建設成為文化展示、教育宣傳、民生服務、政務公開的基礎平臺以及重要的窗口。最后為了適應新的市場經濟形勢,對檔案服務功能社會化的道路進行積極的探索。
2 在城市文化戰略之下提升檔案工作的著力點
2.1 著力于檔案保管條件的改善
檔案保管庫房,是對檔案進行保管的基礎性物質條件,自后漢以來,我國歷朝歷代都有專門的保管庫房用來進行檔案的保管存放,比如西漢時期的蘭臺,唐朝的甲庫、明代的皇史宬等,并且這些古代的檔案保管庫房建筑在建筑工藝、文化造詣、保護技術等方面都有著各自的特色,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筑藝術方面的智慧結晶。古代的檔案庫房為各自朝代檔案文獻的完整保存和代代流傳,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當前城市文化戰略的大背景之下,公共檔案館作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中重要的文化設施,其所有的文獻檔案收集儲存功能、傳遞信息的功能、作為建筑物所具有的文化符號等方面的功能,是城市文化戰略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之一。因此在檔案館的建設中,應該按照相關的設計規范以及五位一體的標準,大力推進檔案館的建設,使公共檔案館能夠成為功能齊全、設計科學、設備先進,并且能夠使城市歷史文化得以凝聚和體現的城市標志性建筑,保證檔案館能夠成為城市文化建設中完整重要的資源保管基地。
2.2 著力于檔案資源建設力度的提升
檔案資源體系的建設,是使檔案工作質量得到保證的基礎,也是檔案工作生存以及發展的必要前提條件。檔案資源體系的建設包括了檔案文獻的資源總量、內部結構以及空間布局。立足于當前檔案資源體系的發展現狀而言,其建設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在檔案的征集、收集等方面沒有足夠的執行力度,導致館藏總量嚴重不足;其次是館藏的檔案文獻種類較為單一,且現有結構極度不合理,尤其是在涉及反應民生內容的檔案文獻嚴重缺乏;再次是檔案資源保存較為分散,對其進行查找收集和保護利用的工作難以開展。最后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檔案資源嚴重缺乏。
國家檔案局表示,在十二五期間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戰略方針,建立完善能夠對人民群眾進行覆蓋的檔案資源體系。為了實現這一目的,首先應該大力加強檔案收集的工作,除了做好常規的檔案收集工作之外,還應該對記錄和反應城市自然風貌、歷史傳承、風土人情、重點項目、民生活動等方面內容檔案的收集工作進行加強。其次應該適應城市的多元化發展,保證檔案文獻資源的多元化,使新型載體的檔案種類得到大幅的增加,使館藏的內容得到極大的豐富,并對館藏文獻的結構產生優化的作用,以便于具備自身特色的檔案資源體系的形成。最后應該對檔案資源文獻的整合工作進行加強,通過對檔案資源的內部結構以及空間布局等方面進行調整,使檔案資源能夠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還應該加強數字檔案資源的建設工作,以城市記憶為核心建立數字檔案資源庫,使檔案資源能夠實現社會的共享;另外還要對檔案資源的整合模式進行創新,力爭實現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之間的信息連接,共同實現文獻資源信息平臺的構建,形成一股文化信息的合力,以使信息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得到增強。
2.3 著力于檔案服務能力的提升
檔案工作是為社會大眾提供檔案利用服務的一項專門性的工作,十八大指出我國應該致力于文化軟實力的提高,使文化推動發展、教育人民、服務社會、引領風尚的作用能夠完全發揮出來。檔案資源是城市文化中重要的成分之一,因此對檔案的服務模式進行創新,對檔案的服務功能進行拓展,對檔案資源中蘊藏的文化財富進行充分的挖掘、展現以及傳承,是城市文化的生命力得以提高的保障。其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重點著手。其一是將愛國主義的教育作為檔案服務的重點,突出檔案資料在社會教育方面的功能,使城市的文化氛圍得以活躍。以檔案館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為基礎,結合館藏的特色資源文獻,大量開展愛國主義、文化、歷史、科學等各個方面的專題教育展覽或者講座、報告、演講以及征文比賽等活動,實現愛國主義的弘揚、公共素質的提高,使科學文化知識以及社會的進步思想得以傳播。其二是以大眾服務為重點,對檔案館的文化休閑功能進行拓展。當前文化休閑已經成為社會的發展潮流,因此檔案館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對自身的文化休閑功能進行拓展,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品牌,建設具有自身特點的大眾文化休閑場所,采取休閑設施的完善、優雅舒適的文化休閑氛圍的營造、提供新式文化休閑項目等手段,來實現檔案館大眾文化休閑服務的建設。其三是檔案文化產品的開發,其一,城市檔案館應該做好和其它文化部門的交流溝通,積極為其它部門之中文化產品的開發提供優質的檔案服務。其二,檔案部門應該在依托自身檔案資源的基礎上,對各種服務大眾的文化產品進行積極的開發,尤其是應該努力開發精品的檔案文化產品,以實現檔案的使用和傳承。
3 結語
當前我國在城市檔案的建設方面,存在著重管理、輕開發和利用的問題,另外有很多城市的館藏檔案信息難以滿足大眾的需要。要想提升檔案管理的工作,使檔案作為信息資源的作用完全的發揮出來,就必須改善其保管條件、提升資源建設的力度、提升檔案的服務能力,使檔案資源能夠更好地為社會所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小云,王運彬.檔案信息質量評價之指標體系構建[J].檔案管理. 2008(04)
[2]黃明初.開展檔案事業發展綜合評估工作的效應[J].中國檔案. 2008(03)
[3]張錫田,車婷婷.檔案事業綜合評估指標體系的理論思考[J]. 檔案學通訊. 2010(06)
[4]陳士鳳.論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方向[A]. 貴州省檔案學會2004年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2004
[5]宋鑫娜.“保存城市記憶”背景下檔案展覽工作的創新與發展[J]. 北京檔案. 2009(12)
[6]黎妍暉.關于城市記憶視角下的檔案工作思考[J]. 湖北檔案. 2010(04)
[7] 李愛萍.用城建檔案銘記城市的發展與歷史——對城市記憶工程的思考[J]. 城建檔案. 2013(01)
作者簡介
鄭云鵬(1981-),男,河南鄭州人,職稱:助理館員,學歷: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檔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