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華 溫惠霞 馬玉琴 郝建軍
郝建軍在新產后運用八珍藥膳湯“治未病”診治經驗
何江華 溫惠霞 馬玉琴 郝建軍
介紹郝建軍教授在新產后運用八珍藥膳“治未病”診治經驗。強調辨證施膳, 益氣養血固本為主, 宜通為用, 宜溫服。
新產后;八珍藥膳湯;治未??;名醫經驗
新產后, 是指產后7 d以內[1]。新產后為特殊的生理狀態,一般需要住院護理。與產褥期類似, 是指生殖系統完全恢復到妊娠前的狀態。臨床表現為出現畏寒、自汗、盜汗、倦怠、氣怯、嗜睡、缺乳、抑郁、產后傷口未愈合、惡露未凈、疼痛等。
郝建軍教授現任廣州市中醫藥學會副會長、黃埔區中醫藥學會理事長, 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腫瘤/急癥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常委。被稱為全國優秀基層名中醫, 黃埔區名中醫, 同時擔任主任中醫師。從事臨床內科專業研究30年,擅長中西醫結合方法診治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晚期腫瘤等疑難雜癥。其認為臨床在此關鍵的過渡期, 應當積極治未病,兼顧脾腎, 顧護先天之本與后天之本, 以通為用, 令氣血生化源源不斷, 有效防治產后諸病, 于是擬方, 研制了八珍藥膳湯。在臨床中, 受到產婦的歡迎, 并且逐漸推廣開來。具體應用如下。
古有產后“彌月為期, 百日為大滿月”。凡婦人新產, 榮衛俱虛, 腠理不密[2]。產后一般精、血、津、液耗損, 百脈空虛[3]。因此, 郝教授認為, 新產后屬于中醫“治未病”范疇,正是“治未病”的絕佳時期。
由于產時用力汗出過多和產創出血, 所以氣血驟虛, 衛表不固, 抵抗力下降;并且血室開放, 惡露排出, 胞脈空虛,邪毒容易乘襲而入。產創和惡露的排出過程, 都伴隨著瘀血的形成。所以本虛標實, 即“虛、瘀”是結構與功能的病理概括。郝教授歸納新產后具有以下臨床特點: ①不易發現。②不能正規治療, 失治誤治, 遷延數年, 難以治愈。③不單獨為病。
郝教授認為新產后多與脾腎肝等臟腑相關。分析其病機, 具體闡釋如下:①與脾胃相關:《黃帝內經·五藏別論篇第十一》:“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 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 藏于胃, 以養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惫恃云⑽负筇熘? 《黃帝內經·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飲入于胃, 游溢精氣, 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 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水精四布, 五經并行, 合于四時五藏陰陽, 揆度以為常也?!碑a婦在新產后脾胃素虛或傷氣及脾, 升降失司, 而致陰挺;脾氣失約, 而致產后出血;氣虛, 腠理不固, 產后自汗、盜汗;氣血乏源, 產后乳少;另外脾胃虛弱, 中樞不利, 氣滯、水濕、痰飲、瘀血易生,變證泛濫。 ②與腎相關:腎為胃之關, 腎陽命火, 暖胃熟谷,脾土得腎火資助而升降有度, 運化不止。故言腎為先天之本。新產后由于腎氣虛, 帶脈失約, 沖任不固, 無力系胞, 而致流產、早產、陰脫等;腎精不足, 精血乏源, 產后乳少、產后身痛。③與肝相關:《黃帝八十一難經》:“七十七難曰:經言上工治未病, 中工治已病者, 何謂也?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 則知肝傳之與脾, 故先實其脾氣, 無令得受肝之邪, 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 見肝之病, 不曉相傳, 但一心治肝, 故曰治已病也。”產婦在產后角色轉換, 嬌妻初為人母;創傷尚未愈合;喜女生男或是重男輕女;婆媳關系不和等誘因;加之內在肝血不足, 疏泄失常;更加氣機不暢而致產后抑郁、焦慮、失眠等。
上述病機以脾腎氣血虛弱為本, 而肝郁、痰濕、瘀血是不可或免的病理誘因, 各種因素相互夾雜, 終致產后諸病變生。因此郝教授認為當分清主次, 調理先后, 固本為主。
2.1 調中理氣法 適用于新產后乏力、畏寒、多汗、納少、腹脹, 舌體胖大, 舌苔薄白, 舌質黯淡, 脈象沉細。治以補益脾胃, 兼以理氣, 寓補于通。常用紅參、西洋參、黃芪、黨參、白術、山藥、五爪龍、炙甘草等補益脾胃。若不思飲食, 納少,則加砂仁、麥芽、谷芽、雞內金等健脾消食;若腹痛喜暖喜按,則加防風、白芍、木香、陳皮、枳殼理氣;若腹墜, 甚至陰挺,則加柴胡、廣升麻等升提。
2.2 補腎益精法 適用于新產后貧血, 產后出血、頭暈、耳鳴、心悸、腰酸腿軟, 手足發麻、舌質淡、苔少、脈象沉細無力。治以填精補血, 兼以化瘀, 寓補于通。常用熟地、白芍、阿膠、龍眼肉、何首烏、當歸、田七, 益母草等填精、補血、活血。若出現陰血暴亡, 氣隨血脫, 面色蒼白, 四肢厥逆, 冷汗淋漓,神情冷漠或煩躁不安, 則加人參、紅參、太子參等益氣固脫;若伴腰痛加杜仲、續斷、黃精等固腎強腰。
2.3 養血柔肝法 適用于新產后煩躁易怒, 善太息, 抑郁,喜泣, 失眠, 舌質黯滯, 舌苔薄, 脈象弦細或數。治以養血柔肝, 疏肝理氣, 寓補于通。常用白芍、赤芍、山萸肉、女貞子、枸杞子、當歸、生地黃等養血柔肝;用柴胡、枳殼、佛手等疏肝理氣。若抑郁哭啼不止, 則加素馨花, 合歡花, 百合等解郁怡情。
3.1 中醫學 “藥食同源”之說源遠流長?!饵S帝內經》載有“藥以祛之, 食以隨之”, 唐代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中卷二十六為“食治”, 載序論、果實、菜蔬、谷米、鳥獸蟲魚五節, 論述了食療理論及各種食物的性味、良毒、功能主治等。在“序論”中提出“若能用食平疴, 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的觀點。
3.2 老火湯是嶺南文化的精髓 嶺南瀕臨大海, 全年雨水豐富, 空氣濕度高, 氣候炎熱, 年平均氣溫20℃以上, 被稱為“炎方”[4]。嶺南人民智慧勤勞, 養生保健意識很強, 藥膳知識非常普及[5]。他們將中藥與食物相配伍, 運用傳統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加工方法, 制成色、香、味、形俱佳, 具有養生保健和治療作用的藥膳食品[6]。藥膳具有的優勢:首先,祛除濃烈的藥味, 患者易接受, 順應性好;其次藥食配伍后,味多甘淡醇厚, 甘入脾, 保護脾胃之氣, 增進藥食營養的吸收與利用;最后, 真正做到未病養生, 未雨綢繆;欲病施治,防微杜漸;已病早治, 防止傳變;瘥后調攝, 防其復發[7]。
3.3 新產后胃腸功能需要逐步恢復 本院推出的八珍藥膳湯不僅為流質飲食, 還具有藥物治療的效果。辨證施膳八珍藥膳湯, 并適時運用, 這樣不僅解決了家屬的困難, 又最大限度的有益于產婦的產后康復。
例如, 某產婦在新產后自汗、盜汗、乳少、傷口愈合慢;舌體胖大, 舌質黯淡, 舌苔薄, 脈沉細。根據上述的病因病機分析及辯證施膳, 郝教授建議藥膳食譜及服用方法如下。
①藥膳食譜選藥:黃芪、黨參、當歸、白芍、熟地、枸杞子、川芎、龍眼肉;食材:烏雞;各適量, 加蓋蒸燉為湯。1盅1份, 1次/d。②必須溫服:由于胃腐熟水谷, 所以藥膳以60℃為宜, 不宜過燙。也不宜冷涼, 否則皆致寒凝氣滯。③時間:服藥時間有講究, 一般在兩餐之間為宜, 如上午9:00,下午3:00。另外服用后宜安坐半小時為宜, 不可疾行、勞作、持重、彎腰等。
此產婦在服用藥膳后, 自汗、盜汗減少, 乳汁增加, 傷口順利愈合。
本院運用八珍藥膳湯后, 對新產后的缺乳、產后出血、身痛、失眠、抑郁、促進傷口愈合等, 取得一定的臨床效果。根據我院自2009年的統計數據, 運用八珍藥膳湯后產婦新產后的產后出血減少, 純母乳喂養人數增加。在2012年分娩量為1152例, 產婦新產后的產后出血11例(9.5‰), 純母乳喂養人數為1150例(99.8%)。
[1] 馬寶璋.中醫婦科學.第1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06:178.
[2] 明·龔廷賢.壽世保元.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59:445.
[3] 韓延華, 韓延博.百靈婦科傳真.第1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7:8.
[4] 唐蕓, 王洪琦.廣東地區濕熱證侯易感性成因分析.中醫藥導報, 2009, 15(3):14-16.
[5] 唐鐵軍.鄧鐵濤教授運用嶺南草藥經驗介紹.新中醫, 2003, 35(5):7-8.
[6] 袁天慧, 冼紹祥, 楊忠奇, 等.嶺南中醫藥文化與養生保健.中醫雜志, 2013, 54(3):266-268.
[7] 楊肖, 王小寧, 朱方石, 等.以冬季為例探討中醫“治未病”之四時養生.中醫雜志, 2012, 53(23):1987-1990.
2014-03-11]
510700 廣州市黃埔區中醫醫院